氨氯地平经皮肤渗透给药对缺血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水凝胶(amlodipine gel)经皮肤渗透给药及其对大鼠缺血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0.5%、1.0%、1.5%、2.0%和2.5%氨氯地平水凝胶.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氨氯地平经大鼠皮肤的累积渗透量.在大鼠缺血随意型皮瓣外用氨氯地平水凝胶7d后,测定皮瓣的成活面积和给药后第2、6小时皮瓣组织中氨氯地平的含量.结果 氨氯地平的累积渗透量随氨氯地平浓度和渗透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0.5%、1.0%氨氯地平水凝胶中的氨氯地平的累积渗透量<1.5%、2.0%、2.5%氨氯地平水凝胶(P<0.05).1.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组织内氨氯地平的含量均>0.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P<0.05).0.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的成活面积为(391.4±65.4) mm2,高于凝胶基质对照组的(192.9±56.8) mm2及空白对照组的(191.0±50.2)mm2(P<0.05),但1.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265.7±88.3)mm2与两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可渗透进入皮肤组织;0.5%氨氯地平水凝胶可显著提高缺血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面积。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美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医学美容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毛发移植技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8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
隆鼻术是美容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大量低鼻梁者接受硅橡胶假体隆鼻术,由于L形假体置入后鼻尖及鼻小柱部位的皮肤张力过大,随着时间推移,部分隆鼻者出现鼻尖部皮肤发白、变薄,可看到假体轮廓,有的甚至穿破皮肤发生假体外露.近2年来,我们接诊了25例隆鼻术后鼻尖皮肤变薄、伴假体外露倾向的患者,采用鼻中隔软骨移植或取自体真皮组织覆盖于硅橡胶假体鼻尖部,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探寻临床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例8.5~9.1岁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进行双期矫治.第Ⅰ期: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第Ⅱ期: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直至(牙合)关系达到理想状态,给予保持,将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正畸治疗后,Ⅲ类骨面型得到改善;上颌及上前
目的 探讨应用大块真皮脂肪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正面部凹陷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2年3月至2012年10月根据面部凹陷的范围及深度,应用相应大小和厚度的大块游离真皮脂肪复合组织(体积30~64 cm3),移植修复16例面部凹陷畸形,其中11例为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1例为面横裂,其余4例为其他原因造成的面部凹陷畸形.结果 16例中有15例经Ⅰ期修复即获得较满意效果,1例因脂肪少量液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美学认识的进步,因乳腺发育不良或各种原因造成乳房切除等而进行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受术者逐渐增多,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我们对24例临床确认为置入硅凝胶隆乳假体并具有并发症的受术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和(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探讨MRI和CT在观察乳腺置人物状态、发现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一、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
期刊
目的 通过组织内激光介入治疗的方法,对面部皮下脂肪进行溶脂,以达到重塑面型的目的.方法 于面部鼻唇沟部位做长3 mm的皮肤切口,将半导体激光机(Velure S9,波长980 nm)的光纤置于面部皮下脂肪层,能量为9J;按照扇形分布方式作用于面部脂肪组织;术后加压包扎,3d后改用弹力面套包扎1个月.对照术前、术后面部形态的改变.结果 术后面颊部、下颌缘、下颌角、颏下区等脂肪堆积部位软组织厚度变薄、
Proteus综合征(Proteus syndrome,PS),又名变形综合征、鬼怪病,是一种罕见、散发、复杂的先天性错构瘤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变异相关[1,2],发病率男∶女为1.9∶1.0[3],常累及全身多种组织.该病在1979年,由美国遗传学家Cohen和Hayden[4]首先提出并进行了描述.1983年,德国医师Wiedemann用海神Proteus(普罗蒂斯)的名字命名.至
期刊
目的 探讨下唇交叉唇瓣修复上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下唇交叉唇瓣修复上唇缺损,缺损在唇中份者采用Abbe唇瓣,缺损在唇侧者采用Estlander唇瓣.手术分为两期:I期行唇瓣转移术,以唇动脉为蒂旋转180°插入上唇缺损区后,按黏膜、肌层及皮肤分层缝合;Ⅱ期行断蒂术同时修复红唇.结果 26例上唇缺损患者经Abbe-Estlander唇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随访3~12个月,唇部功能及外形均得到明显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个局部皮瓣协同修复颜面部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优势.方法 根据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及部位的不同,遵循分区修复原则,选择相应的局部皮瓣联合修复覆盖创面,使切口尽可能隐蔽及顺应面部自然轮廓线或皮肤皱纹线.结果 77例患者中74例创面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术后全部随访1~8个月,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相似度,切口隐蔽、无明显瘢痕,肿瘤切除后
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主办,激光亚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激光美容与面部年轻化学术大会,将于2014年5月8日~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现面向全国征集皮肤激光美容、注射美容与面部年轻化等相关论文与病例报告。欢迎投稿、参会、参展。国家I类继教学分。详情请登录中国医师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网站:www.prscn.com.cn,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网站http://sypf.cnmanu.net查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