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EPC项目设备生产管理流程质量体系概述

来源 :化工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多个粉煤加压气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经验,阐述自技术协议签订直至设备单体试车的全过程。作为设计院设备生产管理的整套流程质量体系——可集约、高效且全流程化的保障单体设备的生产进度和质量,对于项目的工期完成、顺利开车及稳定运行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三塘湖原油因凝点升高、黏度增大且输送管道落差大及沿线地温低等特点,需采取改性输送以保障管道正常运行。通过添加降凝剂和掺混稀油的改性试验表明:三塘湖原油对降凝剂感受性不强;红台原油对三塘湖原油降密效果较好;塔里木原油对三塘湖原油降凝和降黏效果均较好;当输送(三塘湖∶红台=10∶1)∶塔里木=8∶2的混合原油时,管道最小输量可降至290 kt/a,安全停输时间可延长至43.7 h。
应用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分析3台双吸式脱硫液循环泵断轴原因,提出了因泵管路布置方式、阀门型式和弯头选型不当而诱发的水击波作用是导致双吸泵断轴的根本原因,指出工程设计过程中正确配置泵设备管路的重要性。
通过对某油田玻璃钢管道失效案例汇总整理发现,某油田在用玻璃钢管道破损部位主要集中在螺纹接头连接处,发生破坏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季节交替时间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该油田所用玻璃钢集输管道螺纹接头失效的原因,明确了其强度薄弱环节,并提出防止脱扣失效的合理建议。
在气田天然气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只要存在压降就有利用压差发电的可能。高压天然气通过自由膨胀做功,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根据近年来天然气压差发电的研究进展,归纳膨胀压差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针对适用于气田气井井口、集气站、处理(净化)厂、门站及调压站等生产环节的膨胀压差发电技术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集气站、处理厂等生产环节的压力能回收。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体积分数(Volume of Fraction,VOF)方法结合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RSM),研究了高压力情况下压力旋流式雾化喷嘴的雾化流场特性。从仿真结果分析得到的雾化锥角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水流在出口处的射出速度随工作压力的提高而提高,最高射出速度从2 MPa时的48.81 m/s提高到8 MPa时的98.73 m/s,4 MPa后射出速度提高幅度趋缓;水流的射出运动由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主导;喷嘴的雾化锥角大小随工作压力的
高压注汽管道长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服役,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必然会发生材料老化现象。因此,为明确长时服役过程中高压注汽管道的组织和性能变化,以3种典型高压注汽管道材料(16Mn、13CrMo44、15CrMo)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未服役和长时服役后的管材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铁素体晶粒长大、珠光体球化、晶界上碳化物析出长大是高压注汽管道长时服役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的特征,同时也是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用变压吸附(PSA)制氧系统参数的精确控制,建立了一套PSA制氧装置,对其均压工艺和反吹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均压时间,其值与操作压力无关;压力曲线在均压升压阶段的斜率较大,说明均压时压力上升较快;在升压吸附阶段,无均压流程和有均压流程的压力曲线大致平行,且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反吹时间,进气流量越小,氧纯度越高,氧回收率越低;产品气量越小,氧纯度越高,反吹气量对氧纯度的影响越大。
基于南美洲某油气田地面工程EPC项目中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的成套设备絮凝剂加药撬的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关键设备的设计选型、系统自动化和一体化设计要点,加药撬具有集成化、成撬化、智能化和高度预制化的特点。
输送高黏含蜡原油的热油管道投产时包含管道预热和投入热油两个阶段,整个投产过程呈复杂的传热过程,采用Ledaflow模拟分析运行管道的温度场变化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并对管道运行中的结蜡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漏磁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漏磁检测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就缺陷特征对漏磁场检测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漏磁场垂直方向分量Bz峰值随提离值的增大而减小;缺陷宽度为2~3 mm时Bz变化较小;底板厚度6~10 mm时,Bz峰值随底板厚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底板厚度10~12 mm时,Bz峰值随底板厚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最小峰值为2.9 mT;检测方向对漏磁场影响明显,垂直长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B和Bz峰值远大于平行长轴方向的值,因此在实际漏磁检测中对于发现的异常缺陷应从不同的检测方向进行复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