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n-Mg合金低温大变形中超细晶组织及形变机理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大变形锻造法,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低温大变形下的显微组织的演化,为制取超细晶组织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组织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通过超低温大变形能够得到超细晶组织,晶粒尺寸约为0.5μm.对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形变孪晶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合金的变形机制主要是位错滑移,晶粒碎化和几何动态再结晶机制.
其他文献
综述了TiN/Al2O3,AlN/Al2O3以及(TiN,AlN)/Al2O3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指出颗粒增韧是复相陶瓷材料增韧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其中纳米复合、纳微米复合、多相复合是实现颗粒增韧的有效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出单一相、均匀的Ce0.8SmxNd0.2-xO19粉体,XRD结果表明该粉体为单相萤石结构,粒径约在11.7nm~20.1nm之间。将粉体干压成型,在1400℃下无压烧结5h可得到高致
为了改善记录介质的磁性能,研究了溅射Cr和CrTi底层对Co68Cr17Pt15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玻璃盘基和CoCrPt磁性层之间引入100 nm厚的Cr底层,可使介质矫顽力从56 kA·m-1增加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o1-xPtx合金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其结构和磁学性能随x变化的规律.通过XRD结构分析可知:溅射态的薄膜当x≤28%时,为hcp结构;x=35%和40%时,为hcp和fcc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烧结活性的Ce0.8Gd0.05Y0.15O1.9(GYDC)粉体,通过流延-共烧法制备了NiO—GYDC阳极/GYDC电解质双层结构。结果表明:GYDC电解质薄膜经过1400℃
引入经典光学理论计算激光束与粉末流的相互作用,藉此研究了送粉速率对工件表面激光强度分布和不同位置颗粒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送粉速率的增加,激光强度以及颗粒温度
应用三元扩散偶技术测定了Ni-Cr-Mo三元系1358 K的等温截面,借助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Ni-Cr-Mo三元扩散偶的相区成分,并对其相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得Ni-Cr-Mo三元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