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泥质文物的修复方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泥塑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悠久的新石器时代,宁夏泥塑世家杨氏家族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而泥质文化和泥塑艺术由于其浓厚的艺术鉴赏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在2006年,入选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篇就以泥质文物的修复原则、方案选择、修复技法等多个方面来谈谈泥质文物的整体修复方法,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泥质文物修复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提供些许经验。
  关键词:泥质文物;修复技法;方案
  1 泥质文物的修复原则以及方案选择
  我国现存以及刚刚出土的泥质文物的共同点在于易碎、硬度差、易受潮,同时容易受到风化影响。由于泥质文物在国内考古领域出土文物中占据比重较大以及现存与民间、庙宇等地泥质文物的濒危状态。因此,对泥质文物这类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朽瑰宝的保护与修复,是考古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同时,泥质文物的修复方法也是相关文物修复人员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
  1.1 泥质文物修复原则
  由于泥质文物易碎、易受潮等特点,对这类文物的修复需要遵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章程与条例作为主要原则以及法律依据,在进行泥质文物的修复方面。首先,需要根据文物的遗存状态以及历史环境为基础进行保护,以延续泥质文物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价值,泥质文化的原本形态以及所处地形是保护的首先目标;其次,则是根据文物历史信息对濒危文物进行的抢救工作,需要根据文物的实际状态采用相应的修复技术。
  1.2 泥质文物修复的主要方案
  (1)残片搜集并进行分类拼接。在残损程度较轻的泥质文物修复中可以使用这类修复方案。因为在长期封存的地形环境中,泥质文物与空气的接触周期较短,所以不会出现严重的风化现象,但由于封存空间较为潮湿,空间内的土质砂石较为松软,在坍塌后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砂石之类的物质坍塌所造成的破坏力有限,泥质文物的大体结构不会被破坏,被破坏的部分也会存留在封存空间内。因此,这种修复方案主要就是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搜集,按照搜集部分的色彩进行分类,并与文物的整体结构进行比对、进行拼接。然而,在该方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小在1cm以上的文物残片都需要进行搜集,以确保修复后泥质文物的完整性。例如,对中宁石空寺中观音像的修复,就是采用残片搜集并按色彩分类进行拼接,从而完成修复工作。
  (2)刚柔并济加固文物受力点。泥质文物在出土后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科学的放置环境,便有可能因为风化以及雨水侵蚀导致严重的二次破损,而受到二次损害的影响,质地疏松的泥质文物便是加固文物受力点方案的主要对象。以石空寺几尊泥质石像为例,由于管理资金以及保护措施不到位,石像内部呈现中空,同时手臂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首先需要绘制出石像的全部受力点,在主要受力点上派生支受力点减少主要受力点的压力强度,并在内部寻找整体石像的支撑点进行加固,避免因为不均匀受力以及局部高强度受力导致的文物二次破损。在加固的材料方面应选用强度符合標准的松木条、桦木条等木质骨架,使用木座将加固材料进行固定,并使用调制泥将其与文物进行黏合。
  在泥质文物的修复方案选择过程中,文物的破损程度以及保存状态是主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对文物前期的观察、研究是选择修复方案的重点所在,细致入微的观察步骤是保证方案最符合文物实际状态以及修复需求的关键,不成熟的方案选择是泥质文物修复工作中需要避免的严重现象。
  2 泥质文物的修复技法
  2.1 古今结合法
  泥质文物由于制造年代的泥土质地与现代泥土质地有着较大区别,经过长年的风化影响以及潮湿环境的侵蚀,会在文物表面位置或是残损部位产生腐殖层,文物的氧化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腐蛀程度都会使泥土表面产生生物及微生物,从而导致腐殖层的产生,而产生的腐殖层的泥土与修复工作中新调配的泥土的可粘接性很差,使古代泥土质地与现代修复工作的泥土质地相结合便是古今结合法的重要目的。同时,使用古今结合法还需要根据严格的流程进行操作。
  (1)除垢。该步骤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狼毫毛笔、竹钳、长毛刷等不会对泥质文物表面造成损坏的柔性工具,主要清理包括文物的细微连接处、断茬处在内的积淀灰尘。除垢阶段也是开展古今结合修复技法的基础所在。
  (2)刷胶矾水。该阶段主要是对文物进行初期加固,使用不会与酸、碱物质产生化学反映的白矾作为加固原料,胶矾水不仅不会对文物表面造成腐蚀破坏,同时还能够直接渗透到文物的断面位置,使脆弱的断茬质地木质化。但是,通常胶矾水的调配需要鸡蛋清、无污染的清水以及少量白矾,胶矾水容器的直径也不大于15cm,保证清水与白矾的比例为10:1。同时,在使用毛笔在文物的断茬处刷胶矾水后,能够使断茬处产生白矾与蛋清混合而成的过渡带,现代修复工作调配的泥土便能够与古代泥土相结合。
  2.2 土洋结合法
  根据多年的泥质文物修复经验,采用与古代文物制造相同的手法及工艺进行修复工作,是粘接效果最好、最实用的修复技法。以石空寺空心像的修复工作为例,按照文物的制作工艺,首先计算出文物与底座之间的受力点位置,使用木桩将需要修复的文物整个套住,采用骨胶、木条加固底座与柱桩的连接强度,而在文物脖颈位置以及其他的结构连接位置需要使用泥土进行加固夯实,确保其支点的稳定性。在加泥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水分作为粘接的材料,水分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文物表皮的颜色淡化,甚至表皮在水分作用下脱离文物表面,为了在修复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原本色彩,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体直接接触,而使用干燥的橡胶手套开展修复工作。对底座的加固,首先需要凿刻出深浅不一的凹槽用于加固文物,在底座钉上木钉,并且对木钉进行防锈防潮处理,然后使用细丝将木钉连接为丝网,加泥工序就在丝网之中进行,在加泥结束后根据文物的整体形态对泥进行精准微调,在泥固定后拆下一系列加固物体。
  2.3 软硬结合法
  该修复技法是泥质文物的修复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是贯穿了修复工作全过程的方法。软硬结合法采用钢筋、木钉与稻草、棉花相结合的方式,两类物质虽没有共性,但通过科学的使用方法与组合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泥质文物的修复质量。在躯干部分风化严重的文物修复工作中,由于易碎的泥质以及脆弱的结构很可能出现捏碎、碰触损坏等情况,就可以采用软硬结合的修复技法。首先,对文物的中心桩以及主要受力点进行加固,使用棉花塞进文物的躯干部分,将钢筋作为主要材料,将需要大面积加泥的部分进行加固,保证泥土不会变形,调配的泥土软硬程度需要根据实际修复的文物情况而决定,残损的部位是修复的重要对象,对其他细节部位的修复则根据文物衣饰和动作形态的走向进行再塑。
  3 结语
  泥质文物的修复除了需要遵照基本的修复原则、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案以及采用符合文物实际状况的修复技法之外,还需要注重开展修复工作的季节等相关因素。一般来说,春季和冬季的修复工作的最佳开展周期,秋季是进行文物敷色工作的最佳周期,季节的周期变化是考验文物强度热胀冷缩的最佳措施。目前,泥质文物修复工作强调就地取材和传统技法,最大程度的接近文物的制作工艺以及使用材料,是保证文物修复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由于文物修复工作包含了大量专业性知识,修复中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文献制定文物修复原则,对濒危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对不修复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文物,根据同时期文物结构进行相应还原,最大程度的延续文物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积淀,是文物修复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杨贤龙.关于泥质文物修复方法的思考[J].石窟寺研究,2014(00).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当前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危害的种类、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对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危害的预防和防治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变化,教学模式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更新速度应该同步。本文主要是通过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
通过动作稳定器对煤矿工人安全行为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发现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因子为情绪、环境和工作性质,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对预防煤矿事故有一定积极意义。
五年一次的汉诺威国际消防安全展览(INTERSCHUTZ)将于2015年6月8~13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由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举办的此次展会预计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300家企业参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以帮助学生快速就业,实现高职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然而,从我国高职平
去年以来,全球IoT安全事件频发,威胁程度不断恶化,因此对当前IoT安全发展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在IoT技术架构的基础上,从脆弱性、安全威胁等角度对IoT安全风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阐述了MSOTN的产生背景,列举MSOTN新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多个厂家的MSOTN设备,提出了MSOTN技术引入网络建设的适当场景,以及其对不同业务的承载方式方法。讨论了实际网络建设当
在4G网络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2G网络停用的趋势,通过对2G/3G网络减频减容的背景、频率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联通2G/3G减频减容的方法和后评估办法,为移动网络
为了避免PCC决策中用户数据不一致问题,同时降低PCC业务运营复杂度,首先分析了用户数据在PCC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总结现有PCC决策用户数据库构建方案,然后探讨现有方案在运营中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备以下素质: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平稳的心态,强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