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联合mFOLFOX4化疗对肝癌晚期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mFOLFOX4化疗对肝癌晚期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6-03~2017-05收治的72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采用mFOLFOX4化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1年、3年生存状况。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B组总缓解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个体与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2,PRRT2)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由佳木斯中心医院提供的14例散发病例的外周血3mL,同时取健康人30例对照。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PRRT2基因外显子2的全序列,PCR产物分别送上海生工测序,测序结果用Blast与Genebank中的序列(NM—145239.3)进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06~2020-07我院ICU内收治的80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06~2019-06行常规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07~2020-07行多感官促醒干预模式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的苏醒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G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05~2020-12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评定系统判定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n=69)、中度病变组(n=58)和重度病变组(n=35),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60),比较各组血清Lp-PLA2,sdLDL-C及Lp(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sdLDL-C及Lp(a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并分析TIA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间的关系,为未来该类疾病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3~2019-12医院就诊的61例TIA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使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TIA患者应对方式与希望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个月时,面对评分及希望水平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回避及屈服评分均较治疗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干预在胸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7~2020-07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采用MDT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恢复进程、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02~2019-02收治的50例小儿癫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奥卡西平单独治疗,治疗组予以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脑电图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96%高于常规组68%(P<0.05)。治疗组患儿脑电图改善率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单独治疗小儿癫痫和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都具有较佳
目的:揭示PAICS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多组学和临床数据库LinkedOmics平台访问TCGA数据库,分析PAICS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利用癌症细胞生长依赖基因数据库DepMap分析PAICS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通过信号通路KEGG和基因本体GO分析PAICS基因促癌功能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PAICS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纯度、分子亚型、组织学类型和总生存率等临床指标相关联,敲除PAICS基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局部应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为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对32只Lewis大鼠,采用结肠造瘘术建立瘘管模型。从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转基因供体中分离ADSCs。动物模型被随机分配为AB两组,分别注射4×106干细胞(A组,16只)和安慰剂(B组,16只)在瘘周组织中。采用瘘管引流的方式,评估瘘管的愈合情况。应用D-荧光素后,分别在第0、2、7、14和30d,使用IVIS Lumina XR相机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分布。结果:在A组中有6例(38%
目的:探讨IGF-1通过调控p38MAPK影响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blot检测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术后24h(MCAO-24h),IGF-1治疗组(IGF-1)3组大鼠脑组织中IGF-1、p38、p-p38,Caspase3和Caspase9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GF-1蛋白含量比较,MCAO-24h组(0.71±0.05)低于Sham组(1.01±0.20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肋间臂神经,对胸肌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对胸前、肋间臂神经进行保留的患者设为A组,共37例;将术中未进行胸前、肋间臂神经保留的患者设为B组,共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及住院情况、感觉功能障碍量化评分、胸肌功能量化评分、并发症、随访一年内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8,t=0.721,t=0.387,P>0.05);A组淋巴结数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