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学与管理》从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来源 :湿地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湿地科学与管理》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表明《湿地科学与管理》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标志着《湿地科学与管理》的刊物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根据辽西凌源地区气候特点及牧草种植情况,开展了牧草补种试验研究,探讨了最佳补种时间及补种牧草,根据多年补种经验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产建议及技术措施。
指出了近年来,淳安以全县景区化为契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面积地开展了森林彩化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探讨了在具体设计、实施操作过程中,存在“彩化”即为“彩叶
鄂尔多斯高原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自本世纪以来逐渐呈干涸趋势;最大的湖泊红碱淖尔近年求水位也在明显下降;遗鸥繁殖群急剧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与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有"自然之肾"的美誉.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湿地分布集中的区域,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均分布于此.长江中下游滩地比较独持的特征可以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国人保护湿地的自觉性有了较大提高。回顾多年来湿地保护的工作.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哥大”湿地有人疼,而”小不点”湿地少人爱,这个问题
水葫芦被列为有害入侵物种的黑名单.也就意味着水葫芦当在取缔之列。这样对待水葫芦,笔者认为有失公平。
湿地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地表径流
人工湿地是在人们意愿支配的基础上,对地理条件及生物功能的有效利用.目的在于利用生态循环功能.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对自然生境和人类生存有害的污染物,促进人类的健康生存发展
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林业科技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2004年林业工作的总
血吸虫病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危害严重。研究表明,血吸虫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哺乳类动物(终末宿主)和钉螺(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的两个宿主。由于钉螺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