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海缘乡邑的景观演进与风景营建——以中山南朗为例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市南朗镇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里,其从宋代珠江口外的海岛隙地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民主革命的摇篮,经历了漫长的移民开拓与环境改造,即人化自然的过程,最终形成独特的“二龙戏珠”景观.通过文献考证,在GIS系统中复原了南宋至民国时期南朗丰阜湖小流域聚落及风景格局的演变过程:1)海湾时期,早期移民形成福佬与广府两大民系聚落群,奠定最初的地域格局;2)元明时期,农业开发下两大民系的空间竞合,带动小流域从海湾到澙湖的景观演变;3)清代,海防和外商活动打破了原有两大民系分立的格局,南朗破而后立,重新整合,从澙湖聚落发展为建筑设施近代化、生态景观基塘化的滨海乡镇.归纳出海缘乡邑“极化-竞合-辐射”的聚落景观演进模式,总结其“聚焦-牵引-默化”的风景营建机制特征,对现今生态文明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环节产生的根本性影响,针对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程标准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为课程标准开发提供了全面的开发思路和方向.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专业自身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发一个适用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标准是每一名专业教师的必修课.
选用乙酰化纳米纤维素(CNCs)作为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改性材料,通过共混改性方法制备新型CNCs/PVDF复合超滤膜,探究了乙酰化CNCs含量对CNCs/PVDF复合超滤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酰化CNCs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复合超滤膜的表层膜孔增多,膜通量恢复率及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明显增加,纯水通量、孔隙率均先明显增加后略微下降,水接触角明显下降;随着乙酰化CNCs含量增加,复合超滤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先降低后上升再降低;综合考虑CNCs/PVDF复合超滤膜的分离性
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硝酸铁为铁源,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铁硫氮三异质元素掺杂碳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和电化学站研究了硫掺杂对铁氮碳纳米纤维(Fe-N-CNFs)微观形貌、化学成分、比表面积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硫元素后,Fe-N-CNFs的纤维直径略有增大,纤维微孔分布更加均匀,形成C—S—C作为活性位点;比表面积和孔容量大幅提高,比表面积由813 m2/g提升至1374 m2/g,孔容量由0.366 cm3/g增加至0.579 cm3
从喷丝板孔径与熔体稳定性的关系角度出发,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苯硫醚(PPS)熔体流经不同直径毛细管时的流变性能;选取不同孔径48孔喷丝板,制备了细旦PPS纤维,探讨了喷丝板孔径对PPS纤维力学性能、结晶与取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熔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当剪切速率达到7000~8000 s-1时,黏流活化能仅4.07 kJ/mol,开始表现为切敏型,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已不明显,且PPS熔体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毛细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在纺丝速度1000 m/min、纺丝温度315℃下纺制单丝线密度为0.
在150℃和220℃下分别对自制的Ⅰ型热致液晶聚芳酯(TLCPAR)初生纤维及其热处理纤维进行0~480 h干热老化处理,研究热老化温度和热老化时间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老化初期,TLCPAR纤维强度下降较大,继续延长热老化时间,纤维强度下降趋势明显变缓;TLCPAR初生纤维在150℃和220℃下热老化时,强度损失率相差不大;TLCPAR热处理纤维在150℃下热老化时延长热老化时间对其强度影响较小,在220℃下长时间热老化后其强度下降比较明显,但热老化480 h后其断裂强度仍达8.6 cN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粒度和形状的铜(Cu)粉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Cu粉与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共混造粒制得Cu粉质量分数为1.1%的Cu-PA 6抗菌切片,再通过熔融纺丝制备Cu-PA 6抗菌纤维;分析了Cu粉、Cu-PA 6抗菌切片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研究了Cu-PA 6抗菌切片的可纺性、Cu-PA 6抗菌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油酸包覆球形Cu粉制得的改性Cu粉分散性、热稳定性良好,与PA 6基体的相容性良好;采用油酸包覆球形Cu粉制备的Cu-PA 6抗菌切片可纺性良好,
针对对二甲苯结晶体系中由苯与甲苯及C8芳烃组成的二元、三元及多元体系,选取了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Van\'t Hoff方程简式,利用该模型计算二元、三元及多元体系的低共熔点温度及对应的低共熔点组成,并绘制三元体系固液相平衡相图.结果表明:由Van\'t Hoff方程简式得到的苯-对二甲苯二元体系固液相平衡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所选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适合于由苯与甲苯及C8芳烃组成的体系固液相平衡计算;利用Van\'t Hoff方程简式计算得到了由苯与甲苯及C8芳烃组成的二元、三元、四元
自然资本是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本化,以资本的视角看待自然.绿色基础设施的物质客体作为自然资本存量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蕴含巨大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将自然资本与绿色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利于精准制定政策以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管理的关系,实现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本增值.通过梳理30多年来自然资本理论的演变特征,认为自然资本经历了“理论探索阶段”的道德合理化、“应用推广阶段”的应用普及和规范化,以及“制度建设阶段”的制度化变迁.在其影响下,绿色基础设施提升了生态内涵,创新了评估方法,最终二者在制度上走向了融
介绍了静电纺纳米单纤维结构调控及静电纺纳米纤维集合体力学性能增强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建议.静电纺纳米单纤维结构调控因素包括纺丝溶液性质、纺丝参数、环境因素等.静电纺纳米纤维集合体包括纳米纤维束及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束力学性能的增强方法包括热拉伸法、加捻法和化学法,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增强主要通过将纤维有序化,以及在纤维交接处形成黏连点等.此外,介绍了现阶段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悬臂梁技术测试纳米单纤维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采用单
资源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促进了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项目,高温隔热材料因优异的隔热、保温及热稳定性能而备受航空航天、工业熔炉等领域的密切关注.概述了高温隔热材料的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机理,介绍了稳态及非稳态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多孔、纤维状及纳米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高温隔热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将其功能化后有望用于建筑、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