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思考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垒球性的经济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本文较为深刻地剖析了这次危机的诱因、会计的“原罪”和会计的“本真”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会计“原罪”;会计“本真”;会计对策
  
  一、关于危机诱因的思考
  
  从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算起,到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为止,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内,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成为全美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现在来看,这场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总危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危机,各国政要、专家和学者一方面忙着寻求应对危机之策,那些看似与自由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政府接管、政府贷款、政府救市”等方案纷纷出台,一时间,政府成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大救星”,甚至是惟一的“救命稻草”,政府干预大有代替看似失灵的自由市场之势;另一方面忙着寻找危机之因,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工具,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追溯到政府的放纵和不作为,追溯到资本的贪婪和人的私欲。
  表面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源于美国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全面推动、房贷打包证券化的过度运作、金融杠杆的无节制采用和投资银行、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及对冲基金的推波助澜。但是,进一步地分析,显然有更深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人的享乐性——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自我与一切的“享乐主义”的普适价值观;市场经济制度中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逐利性和贪婪性——无限度地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过度地进行资本及金融资本的投机;市场经济制度对“新自由主义”的教条性——迷恋非干预主义、市场之看不见的手和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可以说,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危机,是市场经济制度固有矛盾叠加的必然结果,是本源性和结构性的,而不是一场简单的金融生态性危机。
  尽管美国金融危机是根本性的、制度性的,具有周期性和不可避免性。但是,危机本身是可预防、可延迟、可控制甚至是可治疗的。任何事物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世界各国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探求对策,各学科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要积极投身到这次斗争中去,寻求预防、解决之道,会计学(这里讲的会计主要指财务会计,下同)当然置身于外。
  
  二、关于会计“原罪”的思考
  
  “原罪”(Original sin)本来是《圣经》上的一种说法,泛指人类生来具有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在《圣经·诗》中讲到: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不幸的是,一些金融界人士在寻找金融危机的“原罪”时,不自觉的扯上了“会计”,扯上了2006年9月15日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因为,SFAS157规定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报告,其公允价值的计算要根据企业所掌握市场信息的不同来判断,并列示了三个计价层次。一是“市值计价”(mark to market),即以市价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二是“类似资产计价”(mark to matrix),即以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价信息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三是“估值计价”(mark to model),即以矩阵定价、现值技术、期权定价等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同时规定这三种计价方式是顺次递减的,其中,“市值计价”是最为优先考虑的计价方式。
  这就来了问题,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超乎寻常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市场客观性”与“主观判断性”,从而导致了“估值偏好”主观上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也就是说,在市场高涨时,容易出现金融资产价值的高估;相反,在市场低迷时,容易出现金融资产价值的低估。市场形势看好时,乐观的估值问题并不大,经济后果不明显;市场形势逆转时,问题就比较突出,乘数效应非常明显,造成顺周期效应,就会“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当下,人们多是从这个意义上去讲会计是金融危机的“帮凶”。
  例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前主席威廉·伊萨克(Willian Issac)曾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荡。
  再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执行官认为:只要有一家金融机构因为财务问题折价出售了某类流动性不佳的资产,市场上的所有机构。就都可能必须按这一低价调整所持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
  第三,2008年10月1日,由60多名美国议员组成的两党联合团体曾致信时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的考克斯(Christopher Cox),敦促SEC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第四,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救助法案最终稿第132条授权SEC可以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停止执行SFAS157号和第133条要求SEC调查SFAS157号中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对美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以及修改该准则的可行性。
  最终,2008年10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签署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第133条。明确要求SEC调查SFAS157号中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2008年银行倒闭的影响、对提供给投资者的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FASB制定会计准则的程序、修改会计准则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能够替代SFAS157号相关条文的会计处理准则,并要求证监会在法案生效90日内向国会提交研究报告,汇报研究结果和决定(包括行政和立法建议)。
  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不是一个会计问题,充其量是一个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元凶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公允价值会计”。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相对于仅适用稳定环境、既定项目、较为可靠的历史成本会计而言,公允价值会计仅“打包”反映了金融市场上委托责任的乘数关系,而没有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创新的全过程及其所隐含的结构性系统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所以,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反思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废问题,而是一个改良与完善的问题,抑或是一个回归会计本真的问题。
  
  三、关于会计“本真”的思考
  
  “本真”就是会计的原本面貌。会计原本是什么?是一个信息系统,一个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管理企业信息流、控制企业价值流的完整系统。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对过去的所谓“会计改革”认真思考和梳理。要知道,反思过去不等于“秋后算账”,展望未来也绝不是“背叛过去”。
  
  1.“决策有用会计观”的再思考。
  现代会计是建立在“决策有用观”基础之上的,尽管也存在“委托代理观”和“管理活动观”。但是主流的看法是“决策有用 观”。一切的会计改革和会计理论建设都是围绕“决策有用观”而开展的。
  于是乎,会计的核算职能被无限度地扩大了,会计报告越编越厚、越编越浩繁、复杂。结果是,分量越来越“重”,质量越来越“差”,不知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无足轻重”的,借大家一双慧眼也难以分辨清楚,多数情况下是“雾里看花”。相反,会计的“参谋和助手”作用被弱化、被淡忘了,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对微观经济活动的预算、控制和评价,对企业战略定位的把握和生产经营的决策,等等。都弃之不顾了,说实话,也无暇顾及。
  肯定的是,会计本不是这样的。会计除了具有核算的职能以外,还有会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评价等职能。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会计核算的职能一定会让位于“机器或技术”,会计职能一定会也必定要由“核算”向“管理”转变,会计人员借助科学的会计知识、谨慎的职业态度全方位和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一定是常态工作,而不是应时之举、时有时无。
  
  2.“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再思考。
  会计提供怎样的信息才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是可靠?是相关?还是两者兼之。我们过去的会计改革主要是针对提高“相关性”而进行的,采信公允价值会计的主要依据就是它比历史成本更相关。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来公允价值会计并不那么“公允”、并不那么相关。只是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忽视了会计本来应该坚守的东西——会计的“本真”。
  于是乎,会计对象被随意“创新”,会计凭证(主要是原始凭证)被有目的的“化装”,会计方法(尤其是会计计量方法)被随意采用,会计信息被有意识的“改造”。一时间,针对不同目的提供不同会计报告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一种妇孺皆知的“皇帝新衣”。
  客观地说,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度”是很难把握的,这与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经济增长速度和人们的价值预期有关。古语讲:“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及天下”,用在这里比较恰当。在逆势时,人们想“可靠性”多一些,办事比较谨慎,不靠边、没有十分把握的事情绝不会入账反映;相反,在顺势时,人们想“相关性”多一些,行事比较张扬,差不多、沾点边就估值反映,八九不离十就行。
  但是,理性地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了可靠,抑或是弱化了可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相关、中立、可比、可理解、及时、稳健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了实际价值。“可靠性”在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
  
  3.“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再思考。
  目前确实到了重新厘定“公允价值”的关键时候了。FASB第157号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收到或转让一项债务付出的价格”。按照这个定义,公允价值其实就是市场价值或可变现净值,其计算所依托的是市场价格。问题是,在投机行为日益猖獗的现实社会中,依据市场价格确定的公允价值(其中还揉合了相当的主观因素),既不怎么“可靠”也不见得“相关”,大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如实反映”是第一要务。根据真凭实据,借助会计语言,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报告出去,这是会计生来具有、天经地义的职责所在,“历史成本”就是这样一强调资产和负债取得或形成时的计量属性,强调有凭有据、客观可靠。至于会计报告日或信息使用时,市场价格发生涨跌变化所引起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完全可以由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态度自行判断,而不是依赖会计师们的所谓的“职业判断”,何况会计师们的判断不见得就比信息使用者高明。如其这样,会计还不如把一个“原本”的企业状况(财务、利润和现金流)呈现给信息使用者,至于如何使用、当下价值几何,悉听尊便,所谓“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就好比照相,过去的像片就很真实,长得丑俊一目了然;现在就不同,像片已经很难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了,看像片很漂亮,一见真人吓了一跳。因为,现在的像片已经被照相馆借助“电脑技术”包装美化了,已经掺杂上了照相人的美丑判断。
  公允价值就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储蓄与贷款危机时,人们认为历史成本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需要依据各种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浮出水面。但使用并不普遍。直到2006年9月,FASB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布才将其推向了极致。时至今日,确有“物极必反”之嫌。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被无节制的“市值”化,负债则被无限的扩张和膨胀。顺势时,问题不会暴露,风险被“雪藏”或转移;逆境时,由于负债的刚性,不会被轻易豁免,必然导致大量的重组和破产。
  我们想,会计应该回归危机的真实,应该去杠杆化。这既是应时之举,也是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良与完善的必然要求。
  
  4.“会计社会性”与“会计技术性”的再思考。
  会计是有社会性的,这种属性体现在会计是反映人类社会不同个人或群体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但是,会计更是技术性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技术性”永续开发,是会计历经500多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因。
  “公允价值”的会计理念本没有错误,问题出在缺乏必要而完善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各种估值技术的支持。会计的环境变了,甚至恶化了,作为信息系统的会计应该“与时俱进”、随之而变,但是,这种变化不是随意的、信马由缰的,必须基于会计的本真、基于会计的“技术性”。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寻找会计的所谓“原罪”问题,而是应该尽快借鉴其他学科的既有成果,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评估和计量技术,这是牛鼻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不限于会计计量技术,还包括其他会计核算技术。
  
  四、关于会计应对的思考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问,道在人为”。大危机到来,会计应该有应对之策,我们想至少应该:
  
  1.强化谨慎原则,力求真实可靠。
  在会计实务中强化谨慎原则,必须处理好谨慎与客观的关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不夸大”,也“不缩小”,而是如实反映。例如,对确定公允价值的非即期交易资产建立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进行估值推导计量,在具体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中全面理解、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使估值模型不低估资产价值,更不盲目高估资产价值,同时对使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充分披露,使信息使用者更加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并能据此对所提供的公允价值的“公允”程度予以分析和判别。
  危机发生以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越来越高,要客观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必须坚持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方式,但是要十分地重视风险管理,扩大相关内容的披露,最大化地方便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情况了解和把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增强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
  当然,在当前危机背景下,应该对谨慎性原则赋予新的内 容,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加强风险披露,重视会计预警。
  这次大危机,政府和有关机构监管不力。甚至放纵无度的金融创新,是个重要的原因。加之,金融产品,如信贷违约调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的持有者不愿披露有关风险,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性,会计预警功能的缺失。结果,在浩瀚的市场经济海洋中,普通投资者只能是“跟着感觉走”,可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正因如此,应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加强对信息披露不及时企业的惩戒力度,制定系统、全面、及时的披露机制,加强信息披露的刚性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财务报告应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披露,尤其是关于报告企业的“表外义务”和“特殊目的主体”,以及企业的估值活动、方法和其不确定性,要求各企业不仅仅只是对利好消息进行及时的发布,更要对利空消息在第一时间让投资者知晓,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3.完善准则制度,增加会计预见性。
  危机爆发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但是会计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需经历一段时间,这无疑滞后了对危机进一步蔓延的阻止,所以制定一套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准则体系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常规业务的约束和规范,而且有助于非常规业务和可能的极端情况的预案设计。例如,会计准则体系中似乎应该有对危机等极端情况的紧急会计处理原则和补救措施。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再如,通货膨胀会计问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没有这样的规范,但不意味着通货不会膨胀、货币不会大幅度贬值。我们应该借鉴这次公允价值会计的经验和教训,重新进行审视,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制度设计必须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极端经济现象有个事先的考虑或安排,当然这种安排要符合会计规律。
  
  4.提升会计素质,强炼业务内功。
  会计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科学的知识结构、充沛的胜任能力和严谨的职业态度是现代“会计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账房先生式”的定位已经不适应动态、复杂和多元的经济社会对会计的新要求。
  尤其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公允价值被广泛利用的大背景下,就知识结构话题,已不再局限于所谓的“会计学”知识,而是覆盖到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和高等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已不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对上述知识有所了解和有所知晓,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全面把握和精准利用。就胜任能力而言。已不再局限于会计人员的记账算账、文字表述和沟通交往等一般能力,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行业或国际化视野、获取新知识以及认同多元文化等创新能力;已不再局限于会计人员对本单位、本部门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能力,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洞察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向、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对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生产要素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就职业态度来说。已不再限于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提高技能,文明服务”。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平等、宽容、责任、正义、守法与合作”的公民价值观,必须具备“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的健康心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对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卓越追求与创新,对环境、生态和自然的维护和热爱。
  
  5.完善内制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没有控制,就不存在管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效率和效益”。制度是一个社会游戏规则,或者说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企业风险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复制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和迫切,企业应该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渗透或应用干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当前的经济环境很复杂,基本面很脆弱,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会计人员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从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和防控。
  结束语:总而言之,发端于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归根结底是“享乐主义”人生观在作祟,新自由主义在助推,过度金融创新最终提供了土壤、机会和条件。责任不在于会计,尤其不在于公允价值会计。会计的任务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尽快完善会计技术,特别是针对创新会计要素的计价和估值。
其他文献
《神秘岛》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小说,这个暑假,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  《神秘岛》主要讲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史密斯五个人乘热气球逃离敌城,却因风暴被刮到一个神秘小岛上,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开始在岛上靠着勇气和智慧艰难地生存着。途中,他们与流放罪犯艾尔通成为伙伴,而且还获得尼摩船政的暗中帮助……最后,他们乘着“邓肯号”,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  《神秘岛》的故事跌荡起伏,引人入胜
前阵子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
两种椿树,两种味儿  香椿是不折不扣的中土植物,据说对香椿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当时香椿还不叫香椿,在《夏书》里面它叫杶,在《左传》之中,它叫寿笱,在《山海经》有了个新名字——櫄,如此多样化的名字,足见香椿深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久了。并且,香椿的天然分布区很广,从华北、华南到西南各地的山地都能找到野生香椿的身影。更有人把香椿树种在庭院周围,就为品尝那种特殊的春天味儿。  不过,这种楝科香椿属
精彩导读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已经到位,正在全面展开和完善。这给冷战结束以来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冲击。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后,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中国战略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情况。  从国际和国内大局上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目前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确保中国有个安全环境的战略基点仍然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我们要练好内功。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地缘政治出現诸多复杂情况:美国
在2040年,我成为了一名探险家,开了一个探险协会,当了会长。为人们解决了不少的谜题,比如:火星探险证书等。  今天,接到了市长的信,内容是:  亲爱的会长:  你好!我郑重地交给你一个任务,去X星球恐怖谷探险。请你用不畏艰险的精神解开恐怖谷的谜题。我和市民们在此等待你回来。  市长  我当时就来劲儿了,因为这个星球的秘密至今没有人解开。我带上了最新的激光枪,坚硬而轻盈的盔甲,和机器人“奇奇”将一
【摘要】本文研究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以中国韩流粉丝为例,分析其在网络中的三种身份表现方式。韩流粉丝在网络中建立理想的虚拟身份;韩流粉丝进行“粉丝实践”,参与“文化创造”;在网络话题讨论中呈现“群体极化”。  【关键词】亚文化韩流粉丝粉丝实践群体极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这片虚拟疆界下的亚文化群体。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空间,为文化传播、身份建构搭建了新平台。
当布鲁斯特向他道别时,帕迪仍沉浸在回忆之中。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奥希恩先生,”布鲁斯特仲出一只戴着手套的手和他握别,“我对您一见如故,这种感觉真是少有。”  奥希恩似乎并没有听见他说的话。他的脸色突然之间变得有些阴沉,嘴唇冷冷地紧闭着,他的视线越过布鲁斯特的头顶,落在一辆正要离去的救护车上。  “帕迪!”亨德森厉声喊道。  奥希恩一下子醒了过来。  “啊,当然,”他握住了布鲁斯特伸过来的手说,
【摘 要】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如何将内部控制评价发展为独立的管理工具和体系,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文章以山西省电力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例,探讨在电网企业中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程序与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 内部审计; 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保证财产安全完整,保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的步伐,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有效、真诚的服务,已经成为广播媒体人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含山人民广播电台对农品牌栏目《田野四季风》(以下简称《田》)为例,剖析县级广播媒体在如何办好对农节目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对农节目 品牌栏目 《田野四季风》  广播作为一种现代传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在不断发展的时
“费米号”智能太空船迫不及待地着陆了。自从离开太阳系200多年来,它穿梭于宇宙之间,就是为了寻找这样天然的能量基地——为它完成任务提供丰富的化学能源的大餐。  “费米号”这次离开太阳系的主要使命是调查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重力脉冲星。尽管它的计算能力较低而且只能进行一些基础物质的计算,“费米号”人工智能系统经过200年还是发现一个月球大小的行星,它在距离脉冲星一光年的地方围绕它转动。  这颗行星被笼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