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vi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非盲平行研究,选择中国13家医院普外科2009年3~12月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319例,随机入组后在外科治疗的同时给予莫西沙星400mg,1次/d静脉点滴为A组;B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 2次/d静脉点滴)联合甲硝唑(250ml1次/d静脉点滴)作为阳性对照,比较两组对急性胆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细菌学疗效,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统计学分析对主要疗效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差别,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安全性分析中对两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x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A组入选的159例患者中有138例进入疗效评价,B组有160例患者入选,其中144例进入评价,两组基线情况相似.A组疗程(7.6±2.6)d,治疗总有效率为86.2%,B组疗程(8±3)d,治疗有效率为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2).两组从血液或胆汁中分别分离出55株和61株细菌,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肠球菌,清除率分别为85.4%和8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68,P=0.6123).两组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良好.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球菌是胆道感染主要致病菌.莫西沙星单药可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疗效不亚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联合治疗。

其他文献
我中心近期获取无心跳供体小肠1例,移植给1名短肠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供肠获取及保存:取经脐大十字形切口进腹,进腹后即倒入少量冰屑,将肠管轻柔推向上腹部,暴露髂总动脉分叉处,游离出腹主动脉,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结扎腹主动脉,近心端剪开并插入Foley导尿管,插入深度以带气囊尖端超过腹腔干以上为宜,向气囊内注入15 ml水,阻断灌注液流向心脏,经导管灌注
期刊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残余直肠过少,直肠的贮便功能丧失,常常出现便频、便急、排便不尽感及有时大便失禁等,即所谓的"前切除术后综合征".为了缓解前切除术后综合征,采用结肠成形袋术在术后2年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1-3].我们对结肠成形袋的长期控便功能做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期刊
湖北广水市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平片股疝修补术治疗股疝32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股疝32例,其中男4例,女28例,年龄41 ~ 63岁,中位54岁.其中9例为6h内的嵌顿疝,均未发生绞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脑血管病2例,高血压6例.2.方法: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取常规腹股沟入路,腹股沟韧带上方1横指取平行腹股沟韧带至耻骨结节做一约5 cm切口.剪开腹外
期刊
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2012年2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对比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组)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OTG组)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个对照试验,样本总量942例,其中LATG组422例,OTG组520例.荟萃分析结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术前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对40例腋窝触诊阴性的高度可疑乳腺癌患者的40个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将结果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组织学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40例患者全部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引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国内开展始于2008年[1],目前已有不少单位进行了前期实验研究及临床尝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自2009年5月相继完成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肝囊肿等简单手术后将其运用到食管胃的手术中,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导致的严重症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C和D级股腘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87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结果,男5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6±10)岁.Rutherford 4期68条肢体,5期23条肢体,6期5条肢体.统计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术后靶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 8
期刊
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切除的7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史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76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肿瘤位于胰头者63例,胰体尾10例,全胰3例;32例为非浸润性肿瘤(腺瘤16例,交界性肿瘤6例,原位癌10例),44例为浸润癌,两者在发病年龄及
患者男,33岁,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出现腹部脐周疼痛明显,向腰背部放射,CT平扫发现后腹膜肿块.于2009年11月19 日转入我院.查体:脐周可及一搏动性肿块约6 cm×5 cm,可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同期多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二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10例,分别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例、脾血管瘤3例、门静脉高压症4例,多孔腹腔镜脾切除术12例,分别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