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必然成为思政课探索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思政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第一门开设课程,现在已经在高校开设9年了,9年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否认,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落后等原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地的安排,也包括组织、管理和资金的到位,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在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中,在高校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多仍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较为单调、枯燥的方式,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有些学校高校每年的实践教学基本是在年复一年的"复制",如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由于考虑到经费、学生的安全等因素,有些活动的开展起来局限性大,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召开班会的形式开展,没有形成有大规模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踐教学环节,以至于达不到对大学生总体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实效性不强。
2、在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脱离大学生实际。从采取访谈的方式得到的结果来看,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并有个别教师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动态,不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普遍存在着仅仅围绕教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现实相脱节,给学生"假、大、空"的感觉,自然无法将理论内化为个人的主观认识,更不要说指导他们的行为了。
3、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内容的阐述。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只关注和满足课堂讲授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之许多学校思政教师队伍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从而导致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轻视乃至忽视,更谈不上结合学生的需要、特点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对策
1、树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质量理念,保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首先,由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院系应通过多种渠道,与校党委、教务处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使大家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化理论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得学校必须设立专项的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其额度应接近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的一半。在经费的使用上,明确规定此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严格按照学校的财务制度和审批程序来进行。
2、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各高校应注重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调动各系党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的积极性,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使他们参与到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来。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时,还应该大力争取校团委和学工部等单位的配合,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等活动相结合。此外,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有关单位协商,以学校的名义和一些有代表性、社会知名度高、合作良好的单位签约,建立起一批形式多样、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议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学校教务管理部门、院系(部)、教研室四级管理体系。具体实施方案由教研室提出,由院系向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汇报,得到批准后,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院系与教研室来具体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建议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科学合理并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在考核机制中,要尽量量化考核指标。考评不仅针对学生,教师也要接受考评。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将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作为发展党员、选拔学生干部及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期终成绩中的比例。对考评教师主要看教学计划是否科学、是否贯彻实施,教学组织是否到位,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把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范围之列。
3、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科学利用和开发以革命历史纪念馆、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为载体的红色资源,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个一"系列活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彰显红色资源教育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一本红色典籍、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寻访一处革命遗址、参加一次感恩等活动,最终形成一篇经典论文。如: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组织开展服务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利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纪念碑进行祭扫、献花,利用暑假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和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和增强广大青年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拓展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这就为如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形式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有效形式和方法,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展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 2005-02-16.
[2]阎占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8,( 11).
作者简介:胡晓(1982-),男,河南沈丘人,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关键词:思政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第一门开设课程,现在已经在高校开设9年了,9年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否认,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落后等原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地的安排,也包括组织、管理和资金的到位,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在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中,在高校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多仍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较为单调、枯燥的方式,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有些学校高校每年的实践教学基本是在年复一年的"复制",如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由于考虑到经费、学生的安全等因素,有些活动的开展起来局限性大,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召开班会的形式开展,没有形成有大规模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踐教学环节,以至于达不到对大学生总体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实效性不强。
2、在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脱离大学生实际。从采取访谈的方式得到的结果来看,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并有个别教师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动态,不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普遍存在着仅仅围绕教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现实相脱节,给学生"假、大、空"的感觉,自然无法将理论内化为个人的主观认识,更不要说指导他们的行为了。
3、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内容的阐述。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只关注和满足课堂讲授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之许多学校思政教师队伍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从而导致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轻视乃至忽视,更谈不上结合学生的需要、特点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对策
1、树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质量理念,保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首先,由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院系应通过多种渠道,与校党委、教务处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使大家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化理论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得学校必须设立专项的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其额度应接近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的一半。在经费的使用上,明确规定此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严格按照学校的财务制度和审批程序来进行。
2、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各高校应注重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调动各系党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的积极性,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使他们参与到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来。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时,还应该大力争取校团委和学工部等单位的配合,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等活动相结合。此外,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有关单位协商,以学校的名义和一些有代表性、社会知名度高、合作良好的单位签约,建立起一批形式多样、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议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学校教务管理部门、院系(部)、教研室四级管理体系。具体实施方案由教研室提出,由院系向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汇报,得到批准后,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院系与教研室来具体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建议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科学合理并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在考核机制中,要尽量量化考核指标。考评不仅针对学生,教师也要接受考评。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将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作为发展党员、选拔学生干部及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期终成绩中的比例。对考评教师主要看教学计划是否科学、是否贯彻实施,教学组织是否到位,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把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范围之列。
3、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科学利用和开发以革命历史纪念馆、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为载体的红色资源,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个一"系列活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彰显红色资源教育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一本红色典籍、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寻访一处革命遗址、参加一次感恩等活动,最终形成一篇经典论文。如: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组织开展服务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利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纪念碑进行祭扫、献花,利用暑假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和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和增强广大青年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拓展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这就为如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形式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有效形式和方法,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展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 2005-02-16.
[2]阎占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8,( 11).
作者简介:胡晓(1982-),男,河南沈丘人,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