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了新媒体与教学融合的新趋势。新媒体微课程是科技与时代共同发展的产物,将课程内容与知识点浓缩成用新媒体播放展示的微课程教材,非常适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关键词]微课程 高中历史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99
  历史是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中历史教师教学重点往往都放在考试知识点的讲解方面,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与培养,再加上学生学习时间紧而任务重,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因而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方面要不断更新,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程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始终奋战在高中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笔者对微课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很深的感触。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运用微课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视频导入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一般运用微课程的教学视频来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这堂课要讲什么。例如人教版必修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就是让学生学习我国民主道路的发展历程,辛亥革命这一课是讲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教师首先会展示一个时间轴出来,将记录1911年至1912年初的相关资料与时间轴联系到一起,并节选播放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上映的《辛亥革命》电影片段;本课件以如下事件为时间轴而展开教学。时间轴一:选取电影《血染黄花岗》精彩片段,孙中山召集同盟会,前往美国,为革命募捐。时间轴二:电影《武昌城首义》讲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熊秉坤、金兆龙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时间轴三:对于第三章的内容,可以选择性跳过,或者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轴四:《创建共和制》为重点内容,教师要重点讲解。利用以上微课程视频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通过电影可以将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时间线。而学生更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受来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从而对知识有了更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二、利用微课传授学习方法
  微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还可以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教师在制作微课程课件时,其实已经用自己对于历史思考的逻辑去编辑课程内容,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有助于其形成自身的历史思维逻辑。想要学生学好历史,至少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历史思考的方法,学生才能在解题中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变成解题答案。面对高中历史考试,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历史思维逻辑给学生学习,学生也拿不到高分。
  高中历史教师要利用好微课让学生领悟历史。比如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完课本知识以后,可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问题展示方法是利用微课程将吴淞铁路以及唐胥铁路的路线、周边景象等展示出来,并将史书上的相关记载附在一边,然后让学生思考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困境。学生即可按照直观的文字、图像进行深入的思考,感受近代中国铁路发展之艰,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
  三、微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意义
  目前教师使用的课件不完全是自己制作的,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课件共享和交流。每一个历史教师对于历史其实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就造成课件的内容表现与重点会有所差异,教师通过共享、查阅别的同行制作的课件时会受到教育,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应当将微课程与课堂实际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心理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任务开展教学。高中历史教师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课程主题及其整体框架。比如,教师在录制鸦片战争及相关历史知识的微课时,应当自己先搞清楚并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补充讲解。其次,微课程应当在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指导下,分析、调整所需讲授的课程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微课程是非常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微课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用历史思维方式去看待历史事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更好地学习历史。
  [ 参 考 文 献 ]
  [1]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
  [2]李传绪.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浅谈民族文献的收藏与开发利用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蒙洪敏民族文献是指反映各个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它是民族院校图书馆藏书体系的一个
本文论述了在新时期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认为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取
[摘 要]利用微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优化,能够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活动趣味性。  [关键词]微课程 初中英语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50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是信息技术应用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们结合身边的实际环境和风俗习惯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自然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热爱
“磨难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它是针对目前特区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表现而提出的。本文主要探讨实施“磨难教育”的新路子,以期使特区学生获得一个健全的人格,具有在逆
[摘 要]探究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强调主体、培养兴趣,激发探究愿望;营造情境、巧妙设疑,培养探究能力;联系实际、广泛应用,发展探究能力;合作探究、互助共进,提高探究能力;丰富知识、调查研究,拓展探究能力等措施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
论经济诈骗犯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要件林肃娅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逐步完成,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诈骗犯罪相当突出,并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传统诈骗
差生现象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社会给高校战线提出的新的挑战。差生现象的转化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西实施新课标已有一年,面对新课标下的高考说明、2015年的高考题,面对2016年的高考复习工作时,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区学生的高考情况,继续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新课标
[摘要]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当前职业中专的学生特点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将他们逐步引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以达到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