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当个体携带某些易感基因的基因型时,其发病风险增加。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进展,使一系列与晚发型AD (late-onset AD, LOAD)相关的易感基因得以发现。文章主要综述近年来LOAD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旨在为读者分析目前的研究进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OX蛋白在蕈样肉芽肿(M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病理室收集2003—2016年获得的63份石蜡组织标本,其中30份为疑似MF病例标本,23份为确诊MF病例标本,10份良性炎症性皮肤病病例标本。采用TOX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比较TOX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6份(86.7%)疑似MF标本TOX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0份(87%)确诊MF标本阳性。10份良性炎症性皮
目的分析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2006年9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22例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2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岁(1~10岁),男女比例4.5∶1,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1.5年,无明确病因。患者皮损均无痒痛等症状,均表现为白色丘疹,直径1 ~ 10 mm,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轻度隆起,质软,境界清晰,推
目的分析天疱疮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和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住院治疗的182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发生率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糖皮质激素最大用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住院天疱疮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2例首次住院患者中,82例(45
表观遗传学修饰是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2(EZH2)是表观遗传抑制因子PcG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对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进行三甲基化,从而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衰老和细胞分化等。近年来,在多种实体瘤及B细胞淋巴瘤中检测到EZH2过表达或突变,但EZH2在部分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其在不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有待进一步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 SAL)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NF-κB、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 Bax
胃肠镜检查中的镇静治疗是实现安全化和舒适化医疗的重要条件。目前胃肠镜检查的镇静治疗中的几项重要环节包括:应统一镇静深度的标准,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镇静深度的需要,配备实施镇静/麻醉的人员,监测相关指标,制定个体化镇静/镇痛方案。这对实现程序化镇静非常重要。胃肠镜中的镇静治疗在确保患者安全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需要更高的性价比和舒适度。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及WBC源性强啡肽A(dynorphin A,DYN-A)含量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NDM组,49例)和糖尿病组(DM组,23例)。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WBC总数及分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计数。于麻醉前(T1)、麻醉结束苏醒后(T2)分
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其在慢性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总结组蛋白甲基化与慢性疼痛的关系,阐述组蛋白甲基化的生物学效应。进一步探讨组蛋白甲基化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为研发更有效的慢性疼痛靶向药物奠定基础。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VILI)由有创机械通气操作引发或加剧。随着对VILI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VILI程度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如何实现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参数设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最近提出的驱动压指导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肺保护策略在围手术期应用。文章通过分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或硬膜外阻滞对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GE组)和Dex复合全身麻醉组(GD组),每组30例。G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T7-T8硬膜外穿刺置管,G组和GD组在麻醉诱导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