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企业须全力提升品质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制造的产业链条中,小批量、快节奏的供货要求正在让旧有的紧密合作模式发生变化。工厂的电子排程系统只是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订货商各种琐细的订单要求。
  
  目前,中国汽车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大幅攀升,国产汽车所占比例的大幅提高成为近几年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人们都在期待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中国汽车只是刚刚起步,却面临着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想要分食汽车市场蛋糕的企业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开始调整战略应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技术指标全面升级、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在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国汽车能否茁壮成长,不仅仅是整车企业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大计的问题。
  
  外忧内患使竞争趋于白热化
  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近20年的快速发展,部分得益于改革开放引入外资企业,利用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建立了现代工业基础。随着博世、德尔福、马勒、伟士通、威斯卡特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品牌进驻中国,并在中国投资生产,同时,他们在中国本土的采购使得一批中国下游汽配企业成长起来,配套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也使得中国本土整车制造企业受益匪浅。
  然而,外资企业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带来发展的同时,也抢占了大部分国内汽车市场,使得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尔福、马勒等企业都在中国各大区建有自己的工厂,并给整车企业配套。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公司今年初在武汉建厂,主要生产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壳体等汽车零部件。还有米其林,为应对中国节能环保的要求,专门研发生产针对中国特殊的路况、需求的产品,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外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玉柴近年来虽仍保持着汽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但其2007年的增长速度并未达到行业的同期增长速度,其他企业的追赶步伐越来越近。与其配套的江滨活塞公司以生产制造“中国八个第一只”活塞成为活塞行业的领头羊,近年来也面临着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周边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兴起,也对国内企业形成压力。当前,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很快,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像博世、电装、德尔福、马勒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供应商正通过其全球合作关系和制造体系,在参与亚洲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过程中确立了其稳固的地位。中国的汽配市场争夺战才刚刚打响。
  
  质量追赶仍需加倍努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整车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却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零部件供应说到底还是要受制于人。汽车最主要的配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燃油喷射系统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多由国外厂商提供,中国零部件厂商主要提供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而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产品,生产门槛相对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监督制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近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部门发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表明,零部件质量成为投诉重点,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减振器等等。中国汽车零部件如若不加快自身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很快将被国外零部件企业远远甩开。
  随着全球采购活动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频繁,通用、本田、丰田、福特、戴姆勒等跨国公司都已经宣布或有意向扩大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规模。但是,在全球采购体系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尚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跨国公司数额巨大的采购面前,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显得束手无措,由于经验和准备不足,白白丧失了许多进入的良机。这严重制约着企业下一步生产计划的制定,乃至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零部件供应商不仅要了解国际采购通用规则和具体整车企业采购程序与规则,更要着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和产品品质,才能够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品牌形象关系企业生死存亡
  2007年至今,钢铁、铁矿石等上游产业的产品大幅度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汽车价格却不升反降。整车企业的成本压力,自然而然地转嫁到下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出高质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是每个汽配企业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部分外资企业却因为本地化生产使得成本下降了很多,并依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减少了部分高端配置。对于成本上升,他们的应对方式非常多,甚至与中国零部件企业大打价格战,抢占中国市场份额的意图彰显无遗。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份额扩大也存在很多隐患,如果掉以轻心,随时有失去配套产品供应的危险。而且“性价比”的优势只可能存在于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成为长期的卖点。提升企业自身科研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才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崛起的真正动力。
  从一开始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自身成本增加和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优势的现状,在今后,如何更加巧妙地赢得市场份额,各家企业都必须想出自己的办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品质。福田雷沃重工充分借鉴北汽福田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品牌建设集中在总部整体化运作当中,质量走高端路线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建设。江滨活塞坚持两个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开发高性能新产品,使新产品产值占年总产值的71%,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展“质量提升”的整改、改进活动,依靠质量降成本,提高效益。一汽锡柴将人、车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潜心致力于客车发动机研究,不断推出适配于城市客车动力系统,打造环保“心”。这些举措,都将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崛起路途上具有闪光意义的尝试。
其他文献
“环保汽车来自环保的工厂及员工”是丰田工厂的建设口号。除了研发可持续发展的、与地球共存的产品外,在全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工厂”,也是丰田“三个可持续发展”宣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以此进一步减少CO2的排放量。  渡边社长上任之初曾说过:“全体管理人员、全体员工都要认真思考:丰田有没有真正对社会做出贡献,有没有尽到义务。”如今,三年过去了,丰田建立“森林工厂”,提出环保第一战略。在四川新工厂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后迅速下挫,目前累计降幅已达25%。但是多数专家都认为,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十分脆弱,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油价都有可能继续保持在高位。  油价的持续高位,令很多潜在消费者转而抱起了观望态度。今年车市的惨淡状况,高油价可谓“功不可没”,厂商不但推出以节油为卖点的新车,还推出节油大赛配合新车营销。广州本田新飞度、东风
自从100多年前发明了汽车,人类的生活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因为有了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上的一些事物也因此而改变。  因为有了车,一个国家的经济在改变。发达国家都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而工业革命最具代表的产品就是汽车。美国号称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如果没有车,这个国家将“瘫痪”。因而美国有强大的石油储备,其用于石油储备的资金相当于十个第三世界小国家GDP的总和。日本二战失败后,经济萧条,正是靠
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在污水排放总量中的比例较大,其收集和处理一直是池州市农村环境保护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亟需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分析池州市农村生活
《道德经》中直接论述法律的内容不多,他提出法律要与时俱进,法律要尊重自然,法律要合理地包含所有的人,法律要辅助道德,法律要保障自由,法律要促进共同富裕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