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固定治疗骰骨压缩骨折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应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固定治疗骰骨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11月,采用指掌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固定治疗骰骨压缩骨折15例15足.男13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扭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压伤7例.合并第4、5跗跖关节脱位6例.于伤后2~10d,平均3.7d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检查示骨折于术后8~12周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34个月,平均19.2个月.3例术后8~12周开始负重功能锻炼,4~6周后X线片复查示螺钉于钉帽与钉体连接处断裂,未作处理,于术后4.5~6.0个月取出内固定.术后4例持续步行后出现足背外侧胀痛.术后4.5~6.0个月取出内固定,内固定取出后4~6周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标准评价足功能,获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 结论 指掌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固定在不进一步损伤关节面的同时既可恢复足外侧柱长度,又可固定骨折及跗跖关节脱位,是治疗骰骨压缩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在电子政务工作过程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面向电子政务工作平台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方案和设计实现.最后总结了此技术方案在电
目的 探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修复胫骨及踝部开放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2月-2009年1月,收治15例胫骨及踝部开放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
人们对当今彩票发行事业理解的欠正确,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欠公平,体育彩票发行制度的创新不足,都是我国体育彩票的发行和最佳使用潜力很多没能变成现实的原因,媒体正确的传
本文详述了GMR系统的三重表决机制,输入输出I/O子系统的连接方式,全局监控系统的实现.GMR是一套基于Genius总线模块式冗余容错系统,为石油平台的紧急停车系统和火灾气体保护
1 病例介绍rn患者男,48岁.因摔倒致右髋部疼痛1 d,于2004年10月31日入院,X线片检查示右股骨颈缩短.次日检查:右下肢经大腿上1/3截肢,右髋部稍肿胀,活动受限,右股骨大粗隆叩击
本文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CBR)的HAZOP分析自动化方法,描述了案例库及案例结构,给出了案例搜索策略.为便于案例库的知识管理,开发了案例构造器.
本文首先采用随机搜索RasID优化算法对复杂的分数阶系统进行模型降阶处理,使其降阶后仍为一简单的分数阶模型.然后采用IMC-PID方法对分数阶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仿真,采用
1病例介绍rn例1 女,15岁.2岁时发现左肘后有一骨状突起并屈肘障碍.检查:左前臂较右侧短缩约10 cm,左肘内翻畸形,肱骨髁上可扪及桡骨小头,左前臂尺侧中段扪及空虚感,屈肘45°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二沉池是置于曝气池系统之后,其基本目的是靠重力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中分离出固体悬浮物。二流池中分离出来的上清液排入接收系统。二沉池的沉淀污泥一部分作
会议
目的研究前臂骨骼肌亚部的形态学特征及肌构筑特点,探讨肌亚部化移植的可行性,为临床肌亚部移植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冰冻上肢标本10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