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族舞蹈基本体态蕴含的文化属性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o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以及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对于蒙族而言,蒙族舞蹈在体态上就体现出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以及民俗特点,与此同时,蒙族的舞蹈形态也展现了游牧民族的性格以及宗教文化。本文主要是分析蒙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蒙族舞蹈基本体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舞蹈基本体态之中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以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蒙族舞蹈;基本体态;文化属性
  蒙族是北方的一个独特的游牧民族,蒙族逐水草而居以及具备悠久的历史,在蒙古族文化之中舞蹈被人们喜爱以及较为流行,尤其是蒙族的舞蹈基本形态,不但舞步独特以及动作优美,而且是蒙古族的信仰、性格、智慧的融合。蒙古族的舞蹈得到较快的发展,蒙古族舞蹈的体态基本特征就是上升需要微微向后倾斜,并且颈部需要向后,视线比较开阔,舞蹈表演者仿佛在大草原一样,这样的动作特点在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之中较为普遍。此外,蒙古族的舞蹈在律动上也具有其特点。对蒙族舞蹈的体态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蒙族的文化属性。
  一、 蒙古族舞蹈风格的特点分析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族的舞蹈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通常舞蹈表现出自身的游牧生活以及美好的感情,蒙古族人一旦遇到开心幸福的事情就开始跳舞,蒙古族的舞蹈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体现在节奏明快方面,能够体现出蒙古人们的开朗性格以及豪放的气质。对于蒙古族舞蹈应当如何掌握呢?这就需要把握好蒙古民族的个性以及气质,掌握好舞蹈节奏,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全面掌握蒙古族的动态特点,在蒙古族的舞蹈风格之中,在动态上体现尤为显著,最為显著的就是肩膀、手臂等需要具备表现力。舞蹈之中常见的动作有弹肩、耸肩等,肩功对于蒙古族舞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族的舞蹈舞步轻捷以及节奏明快,在扬鞭、跳跃之间就可以展示出蒙古族人们的英武气质以及豁达性格,体现蒙族的气质以及文化。
  二、 蒙族舞蹈基本体态蕴含的文化属性
  (一) 舞蹈体态中蕴含的游牧生活文化
  舞蹈源自于生活以及是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形式构建虚拟的艺术化世界。在舞蹈的世界中,展示的是对生活真谛以及对高尚精神的向往,这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舞蹈这种特质对于任何民族舞蹈都适用。蒙古族舞蹈正好完美地体现这一点。蒙古族的人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草原上,游牧式的生活方式是这个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所以,蒙古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由于马是蒙古族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马匹也是一种生活依靠,马步这一最具特色的舞蹈体态就出现在蒙族的舞蹈中。这类舞蹈体态以模仿各种骑马动作为主,比如奔驰马步、刨吸马步以及轻骑马步等都体现了马步体态,这些独具特色的马步舞蹈体态都是蒙古族的人民在同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另外,还有像抖肩、硬肩和笑肩等这种上半身的蒙族舞蹈,也同蒙古族人民的骑马姿势有关。此外,由于蒙古族生活在干燥干冷的北方草原,所以,蒙古族人民大多数时间居住在蒙古包里,常常将马作为代步工具,因此,他们腿部的功能远远没有手或者肩部的功能灵活。这一点也在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中有所体现,经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蒙族舞蹈中下肢动作远远不如上肢动作那么丰富灵动。与此同时,可以从蒙族舞蹈中目光及头部体态发现,那些抬头眺望的动作以及视野目光,同奔驰中的骏马极为相似。这也体现了蒙族舞蹈中的游牧文化属性。
  (二) 舞蹈体态中蕴含的蒙族民俗文化
  民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宗教信仰。人类宗教信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无法解释的疑惑,或者是遇到无法避免的天灾人祸时,人就开始寻找神灵的帮助,并且渐渐相信世界上有神灵存在,宗教也就随之慢慢诞生。古时候舞蹈是宗教节日庆祝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对于蒙古族这一能歌善舞的民族来说,宗教活动以及婚丧嫁娶等一些重要节庆时,舞蹈必然是不可缺少的。例如,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在战队出发之前,一定会有一个隆重的站前仪式。在这个仪式上,部落首领会带领着他的队伍同百姓一起围着萨满树跳舞,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同时表达自己必胜决心。比如,在狩猎之前,蒙古族人民会围着篝火跳狩猎舞,以祈求猎物丰收,同时也希望获得天神的赐福。在亲人生病的时候,他的家人则会跳一场安代舞,以祈求为亲人带来健康。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蒙族人也会随性起舞,用诸如盅碗舞和筷子舞之类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今,蒙古族人民虽说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信奉鬼神,但很多的舞蹈体态还是流传了下来。这样的特点并逐渐成为蒙族人民的娱乐形式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中的体态是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的。
  (三) 舞蹈体态中蕴含的民族性格文化
  一般说来,我们所提到的民族性格通常是通用化的性格特征,这其中包含着民族性以及社会性等多方面特点。比如一提起东北人,人们就会想到彪悍热情这一性格特点,所以,艺术特性同民族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蒙古族人民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崇尚自然、英武、豪放,这是游牧民族的本质特点之一,其他民族是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草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也就形成了蒙古族舞蹈体态中所呈现的那种奔放美、力量美和坚韧美。这里就以《蒙古人》这一舞蹈作品为例,通过英姿飒爽蒙古姑娘表现草原上生命的复苏,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崇拜,也是蒙古族民族性格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舞蹈方式来反映出蒙古族人们的开朗、豪放、豁达的性格。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蒙族舞蹈不但体态优美,舞步矫健,而且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蒙族人民的情感以及性格等,研究蒙族的舞蹈,可以间接理解蒙族的文化属性,蒙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诠释蒙族文化属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宇.浅谈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利与弊——以蒙古族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2017,(18):135-136.
  [2]杨涛.论蒙族舞蹈肩部动态特征的表现与衍变[J].大众文艺,2017,(10):163-164.
  [3]张沛.蒙族舞蹈中所展现的音乐特性魅力——以蒙族舞蹈作品《奔放》为例[J].戏剧之家,2017,(09):175.
  [4]亓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问题的若干思考与对策——以蒙族舞蹈钢琴伴奏的理论与实践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01):156-160.
  作者简介:
  张晶晶,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用差热分析及其在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两种粒度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过程,提出了AP晶体分解的“局部化学”现象,通过FTIR实时跟踪检测气体产物,并结合文献报道,提出了AP两个阶段分解的不同机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近几年来,传媒频频报道竹木内壁有精美图案与文字的奇异新闻,令读者深感兴趣与惊讶.2001年7月6日<湖北日报>11版引<华商报>消息,以<老树体内长大字>为题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維能力;培养;探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GPS指挥田间管理在日本农村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的试验农场,依靠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知觉感应器,旱田用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可以自己离开车库行驶到农场,干完农活再回到车库
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N,N’-双(2-叠氮乙基)草酰胺,并鉴定了其结构。通过X光电能谱等仪器对AEO与HMX的键合作及AEO与硝酸酯 和聚醚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基因工程也称DNA重组技术,是指对不同生物的基因,根据人们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再转入生物体内,产生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创造出具有新的遗传特征的生物
电脑重装系统后,原来存在“我的文档”里的文件全都丢失了,有什么办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为适应东莞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式,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增进老年人福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东莞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于2006年开始推行家居养老服务。本文从东莞市居家养老模式着手,探讨东莞市居家养老模式的是否能够复制性,通过访谈、调研以及文献整理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探讨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难度偏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抽象思维与逻辑能力,教师教学不能拘泥于某种形式,而是要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而高中要学习的重点学科比较多,学生们不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数学的学习上。所以我们要在上课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益以及学生掌握的程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除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外,还有很强的复杂性,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学生经常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