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在成人DDH髋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应用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CroweⅠ型DDH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3~58岁,平均(43.75±7.81)岁。利用计算机对患者髋关节进行个体化三维建模,通过软件设计最合适大小的髋臼加强块,行多孔化处理,经有限元分析确保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后进行3D打印,行喷砂、高温、消毒等后处理。通过髋关节前侧入路显露髋臼顶部,植入个体化髋臼加强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周、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步态分析评估髋关节功能,以髋关节正位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髋臼加强块的位置及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13±0.23)h;术中出血量平均(114.17±41.22)ml。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髋关节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ral edge angle,CE角)从术前9.83°±5.34°增加至术后即刻的32.67°±2.53°;前侧CE角由术前3.83°±2.79°增加至术后即刻的21.67°±1.87°;覆盖率由术前57.33%±7.97%增加至术后即刻的87.33%±4.56%。VAS评分由术前(2.92±0.7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0.83±0.72)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9.67±4.6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4.25±4.14)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钽金属髋臼加强块与髂骨之间紧密接触,无松动,骨关节炎无进展。

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能够重建髋臼骨缺损,增加股骨头的包容度,延缓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降低髋关节重建术难度,术后早期关节功能良好。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ASCT以及移植后维持和(或)巩固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35例初治MM患者资料。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中位发病年龄49(33~63)岁。单纯检出1q21扩增者仅为3例(8.6%)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索2017年版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DIC诊断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并行诱导治疗的220例APL患者病历资料,采用CDSS、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DIC积分系统和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DIC积分系统分别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结果220例APL患者中,男114例,女106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