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高中语文诗歌的赏析以及学习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学习具有较高的难度,学生在进行相关的学习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再做有关诗歌赏析的题目更是难上加难。其实相对而言,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诗歌赏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诗歌赏析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赏析;学习方法;探讨分析
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更是我国永远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有关诗歌的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对一首古典诗词进行学习赏析时,一般都会分为三个阶段,即粗读、浅析、鉴赏,可以说只要做好这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那么完成一首诗歌的学习是不难的。
一、 学生在学习诗歌赏析时遭遇到的问题
(一) 难以入题
高中学习的一些诗歌,都是古往今来的一些优秀作品,从中任选一首作品,其所表达的感情都非三言两语能够道的清的。这样的诗歌学生在进行学习以及赏析时自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很多的学生在对新的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无法入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最终使得其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 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取决于其在当下的境遇,在不同的遭遇下诗人往往有不同的心境。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代表,其大多数作品都是描述边疆的异域风情,诗歌豪迈洒脱,悲壮奇丽,常常体现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如果对于他的生平事迹、诗歌风格、创作背景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那么正确领会其诗歌情感、解读诗歌内容也不是难事。但是同学们往往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因此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存在困难。
(三) 难以对诗歌的中心思想进行明确把握
在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暴露出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准确、精炼地归纳出诗词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说,从古至今,诗人写诗词的目的必然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或者远大抱负。至于怎么去表达,也无非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几类。若是遇到直抒胸臆的诗词,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已经能够提炼出中心思想了,但遇到寓情于景的诗词,学生理解起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了。
二、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学习方法探究
(一) 做好诗歌赏析的审题工作
俗话说,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因此学生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审题工作,首先弄懂题目的要求,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解题工作。无论是散文、杂文还是诗歌,题目往往最为重要而又最易被人忽视。例如,在对白居易的诗《八月十五》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题目直接进行后续的解题,那么无疑将会错过很多的提示信息。如果我们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就不难发现,八月十五正是中秋节,而中秋节又代表着团圆或者思念家乡。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进行后续的学习,那么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很难。
(二) 对诗歌的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审题作为诗歌赏析的第一步,而第二步自然就是读人了,所谓的读人其实就是指对诗歌作者的生平以及风格进行了解。相对而言,每一个诗人都具备一定的风格,每一个诗人的诗风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会对每一位诗人的风格进行讲解,只要平常学习的时候进行记录,用起来才会有印象。而一旦做好审题工作和读人工作,带着诗人的诗风去进行后续的赏析工作,自然就不会太难了。
(三) 把握诗歌的创作手法
为了适应写作目的,诗歌的作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写作及表达方法,前者如用典、比喻、象征,后者如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每种手法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中心,只有了解了诗歌中的典故由来、比拟对象、抒情方法,同时联系诗歌主题,我们才更容易抓住诗歌主旨。
(四) 将诗歌与历史进行结合
其实做好上述的工作,基本上我们就能大致上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了。如果还是不能清楚地弄懂诗歌的感情基调,那么就要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即结合历史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在诗歌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时代大致分为三国(东汉末年)、六朝、安史之乱、靖康之役(南北宋之交时期)。这几个时期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大致分为:感慨乱世、壮志难酬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学习,那么对于诗歌赏析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程度的帮助。
(五) 把握诗歌全文,进行全面的剖析
在完成读题、识人以及读史工作以后,如果还是对诗歌内容存在一定的困惑,那么就需要对诗歌全文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将文章中的一字一句进行连接,抓住其中一切能够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词句,逐字逐句地进行赏析,最后再进行结合,从中整理出一个大的方向,这样一来作者的感情基调自然就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我国宝贵的财富,对于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诗歌的教学以及学习工作,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较而言,诗歌鉴赏考查层级高,要求能力也高,但是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简单很多。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引导方式,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漸掌握到一定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诗歌的赏析。
参考文献:
[1]王澜.浅谈高中语文的“诗”和“远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有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6).
[2]赵燕.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且看高中生如何自行探索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8):80-80.
[3]润萍.从教学的实际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17-17.
作者简介:
李奕雯,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七)班。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赏析;学习方法;探讨分析
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更是我国永远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有关诗歌的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对一首古典诗词进行学习赏析时,一般都会分为三个阶段,即粗读、浅析、鉴赏,可以说只要做好这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那么完成一首诗歌的学习是不难的。
一、 学生在学习诗歌赏析时遭遇到的问题
(一) 难以入题
高中学习的一些诗歌,都是古往今来的一些优秀作品,从中任选一首作品,其所表达的感情都非三言两语能够道的清的。这样的诗歌学生在进行学习以及赏析时自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很多的学生在对新的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无法入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最终使得其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 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取决于其在当下的境遇,在不同的遭遇下诗人往往有不同的心境。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代表,其大多数作品都是描述边疆的异域风情,诗歌豪迈洒脱,悲壮奇丽,常常体现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如果对于他的生平事迹、诗歌风格、创作背景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那么正确领会其诗歌情感、解读诗歌内容也不是难事。但是同学们往往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因此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存在困难。
(三) 难以对诗歌的中心思想进行明确把握
在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暴露出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准确、精炼地归纳出诗词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说,从古至今,诗人写诗词的目的必然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或者远大抱负。至于怎么去表达,也无非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几类。若是遇到直抒胸臆的诗词,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已经能够提炼出中心思想了,但遇到寓情于景的诗词,学生理解起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了。
二、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学习方法探究
(一) 做好诗歌赏析的审题工作
俗话说,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因此学生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审题工作,首先弄懂题目的要求,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解题工作。无论是散文、杂文还是诗歌,题目往往最为重要而又最易被人忽视。例如,在对白居易的诗《八月十五》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题目直接进行后续的解题,那么无疑将会错过很多的提示信息。如果我们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就不难发现,八月十五正是中秋节,而中秋节又代表着团圆或者思念家乡。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进行后续的学习,那么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很难。
(二) 对诗歌的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审题作为诗歌赏析的第一步,而第二步自然就是读人了,所谓的读人其实就是指对诗歌作者的生平以及风格进行了解。相对而言,每一个诗人都具备一定的风格,每一个诗人的诗风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会对每一位诗人的风格进行讲解,只要平常学习的时候进行记录,用起来才会有印象。而一旦做好审题工作和读人工作,带着诗人的诗风去进行后续的赏析工作,自然就不会太难了。
(三) 把握诗歌的创作手法
为了适应写作目的,诗歌的作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写作及表达方法,前者如用典、比喻、象征,后者如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每种手法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中心,只有了解了诗歌中的典故由来、比拟对象、抒情方法,同时联系诗歌主题,我们才更容易抓住诗歌主旨。
(四) 将诗歌与历史进行结合
其实做好上述的工作,基本上我们就能大致上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了。如果还是不能清楚地弄懂诗歌的感情基调,那么就要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即结合历史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在诗歌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时代大致分为三国(东汉末年)、六朝、安史之乱、靖康之役(南北宋之交时期)。这几个时期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大致分为:感慨乱世、壮志难酬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学习,那么对于诗歌赏析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程度的帮助。
(五) 把握诗歌全文,进行全面的剖析
在完成读题、识人以及读史工作以后,如果还是对诗歌内容存在一定的困惑,那么就需要对诗歌全文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将文章中的一字一句进行连接,抓住其中一切能够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词句,逐字逐句地进行赏析,最后再进行结合,从中整理出一个大的方向,这样一来作者的感情基调自然就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我国宝贵的财富,对于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诗歌的教学以及学习工作,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较而言,诗歌鉴赏考查层级高,要求能力也高,但是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简单很多。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引导方式,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漸掌握到一定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诗歌的赏析。
参考文献:
[1]王澜.浅谈高中语文的“诗”和“远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有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6).
[2]赵燕.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且看高中生如何自行探索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8):80-80.
[3]润萍.从教学的实际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17-17.
作者简介:
李奕雯,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