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ki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春有落花,深秋有落叶。选两句古诗词来渲染一下:宋人欧阳修词云,“雨横风狂三月暮”;宋人柳永词云,“昨夜西风凋碧树”。
  每到暮春,常常想起的是欧词中的那位闺中少妇。深深庭院,静锁一人。任凭人上高楼,那堆烟似的杨柳依旧是,遮住了热切的望眼。唯有院中秋千与花朵,可以暂且慰藉一颗空寂的心灵。
  阳春三月的风雨突至,狂风把美艳的春花吹落吹残,横雨又把花身打湿打上了泥巴。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一度把面对此景的词中女主人公“泪眼问花”的行为视作矫情之举,直至深度阅世之后,才意识到,人之命未必比得上花。林黛玉的《葬花吟》里有言:“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说到底,古人惜花和惜春,都是在惜人。韶华虚掷,岁月空添,是世人不能承受之暗伤。即使英豪如辛弃疾者,也吟出了“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的慨叹。
  相较于暮春花落之感伤,深秋叶落显出的则是一种性情成熟的静美。一夜秋风,吹落了不少的树叶,平铺秋叶的院落总是别有一番情韵。
  枣树、榆树和槐树的叶片狭小,双脚踩下去,踩出的是软绵绵的触感和簌簌轻响的声音。挥动扫帚打扫时亦然。柿子树、核桃树特别是泡桐树的叶片宽大,水分消散殆尽的叶子堆砌地面,两足踏上去,踏出的是干而脆的触感和哗哗作响的声音。挥动扫帚清扫时亦然。
  学生时代,卫生委员问我是打扫教室还是打扫清洁区,我的选择一直是后者。喜欢打扫清洁区的理由可以有许多种,我唯一的理由是我喜欢落花,也喜欢落叶。记得中学时代,轮到值日的那一天,我会早起去学校,与同学们一起手持扫帚,把校园里一棵棵泡桐树下宽大的落叶扫成一堆复一堆,再把它们砌成一个更大的落叶之堆。接着燃起一堆篝火,我们就围着噼啪作响的火堆狂欢。
  落叶不扫则更见一种诗意。羡慕宋人曹勋山居的那个庭院——“寂历秋风晚,闲庭落叶深”。羡慕宋人陆游穿行的那条街巷——“晓行城南路,落叶满阡陌”。也羡慕唐人贾岛经行的那座美丽京城——“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被落叶覆盖的庭院、巷陌和城池都无一例外地染上了秋之静美。
  不过,要想游赏最为静美的落叶,还需移步去一座空山。唐人皎然去了:“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宋人吴潜去了:“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宋人释行海去了:“夜寒不作东归梦,坐听空山落叶声。”
  原来,静美的境界里不止有诗意,更有禅意。拥此禅意入眠,再无尘世惊扰。宋人饶节就曾有诗云:“挽石枕头眠落叶,更无魂梦到人间。”真是一位潇洒出尘之人!宋人李洪也享用到了这份禅意,其诗有云:“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人生若能长久闲乐如此,夫复何求呢?
  落叶从来不必全是感伤的意象,也从来不必全是伤感的诗句。西风落叶里,别有一种情味蔓延弥散。何况,秋天即将随西风落叶走到尽头,百花争艳的春天还会那么遙远吗?
  其实,那位据说享年一百余岁的唐代高僧寒山早就告诉了我们对待深秋的最佳方式和心态——“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
   (编辑
其他文献
读书从来翻山越岭,喝茶过往万水千山。每一本书,都观照一座书店寂静生长的风景;每一道茶,都记录一个人心灵净土的归去来兮。 一家书店,是你在精神跋涉中能够安住的幽林小筑,不止于一盏灯的照亮,几时遇上书店的目光,自当与你内心的古村落久别重逢,目光所及,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江苏南通中观书院创始人、诗人袁卫东兄弟说的。读书从来翻山越岭,读书也是持续的自我修整。如果说得再好一点,
时下网上好看的图片越来越多,见惯了,也就不足为奇,但有一类构图,却始终百看不厌。  画面并不复杂。一根竹管,顶端削尖,尖头处有水珠滴落在一只石盘上,石盘崚嶒不平,中间有孔,水珠在周围聚成一汪浅水,慢慢顺着孔洞渗到地面。背景通常是一片虚化的竹林,影影绰绰正在下雨,风声催打着竹叶,几滴雨珠沾上了竹管,石盘不为所动,而那汪浅水却更显丰满,也更加晶莹了。  后来才知道,它有着各种诗意的名字,竹管叫逐鹿、惊
看花的人,是安静的,一个人静静地看着一朵花、一束花,一枝花、一树花,或是满山满野的花,于专注专情中,或开心,或陶醉,或伤感,或怡然忘我,都是极可观的情与事。  看花的人,看的是心中的风景,微观的风景。像是不爱看芸芸众生世相的人,抛却了复杂与纷扰,沉浸在自然简单的生活里,偏喜欢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留意一朵花开,一叶草长,一阵风来,一声鸟鸣,这样的人,总会给我們有所期待的温暖。  看花,是看风景。看花的
蜥蜴是一种爬行动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了极少数种类,绝大部分都生活在陆地上。  随着对蜥蜴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有些陆生的蜥蜴居然也是“潜水高手”,科学家曾观察到一只安乐蜥潜入水中长达16分钟之久而安然无恙。是它们进化出了能在水下呼吸的器官,还是藏有不为人知的绝技呢?这引起了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  通过水下摄像机近距离跟踪拍摄一只安乐蜥,科学家们发现这只安乐蜥潜入水下后,并不是屏住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电脑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是世界性的。墨尔本大学校长吉尔伯特指出:网络文化将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化范式,如何组织全球化的教育事业,如何管理全球化的教育体系,将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网络以极快地速度影响着教育及教育对象,与此同时有关网络的社会问题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下,教育对象会受到什么影响?又该如何进行学校德育工作?这将是德
微思念,是我起的词,我喜欢。  微思念,不显山,不露水,是夜半醒来,看到一缕月光,若隐若现地穿过窗帘,人在朦胧中,忽然就叹息了一声,然后又迷迷糊糊地睡去,梦中有一些模糊的影像,似亲近,似遥远,似呼吸可闻,似望尘莫及。  这样的思念,不影响一个女人做贤妻,做良母,相夫教子;不影响一个男人做丈夫,做严父,正直忠诚。春花开了,也去看,也欢笑,笑着笑着,心头那样一痴,风吹来,落花如蝶乱,天地一片迷离的美,
1  小鲜,小而鲜也!  江南人对“小”对“鲜”的理解,尤有一番风味,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巨商富贾。  小鲜如小鲫鱼、“白闪鬼”,自己动手,足食无忧。  一是钓,到河里钓。一支钓鱼竿,白米饭粒作诱饵,半天时辰就会有十来条。也有性急如邻家阿钢弟:冒泡了没有?上鱼了没有?咬钩了没有?又是喊,又是挪。庆叔说:你在岸上钓鱼,鱼在水里钓你。能不能钓上鱼,还得看人是否耐得住寂寞,鱼是否耐得住诱惑。  二是捞,
在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州,有一个名叫齐林的小山村,据说是瑞士最安静的小村。它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中,周围都是伟岸的大山和葱郁的森林。全村一共有166个村民,住在古老而坚实的石头房子里,种植,收获,喝着自家酿造的啤酒,过着美如童话的生活。  不过,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齐林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这么美丽的山村很少有游客光顾。如何才能吸引世人前来隐居消费,对齐林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1  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动物的巢穴就无窗。只有门的房子叫生存,有了窗的房子才叫生活。  没有窗时,人们盖房建屋是想与屋外的大自然隔绝;有了窗,有了越来越大的窗,便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窗,其实是一个缩小了的门,曾经有“窗门”(两扇为门)与“窗户”(单扇为户)之称。还有天窗,可把满天云霞甚至整个星空都一并收入小小的“窗”中。  清新的空气通过窗才能进来,污浊的空气通过窗才能出去。报载,一个人
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口生活着一种鱼,叫比拉鱼。别看这种鱼体只有巴掌大,而且貌不惊人,但它在当地却是出名的“英雄”,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它敢于同鳄鱼作斗争,而且常常会将鳄鱼吃掉。  比拉魚经常单独行动,只有巴掌大小,怎么能把体积庞大的凶狠鳄鱼吃掉呢?这就是比拉鱼的英雄之处了。  通常情况下,当一条鳄鱼惹怒一条比拉鱼后,这条比拉鱼便会靠近这条鳄鱼,冷不防地找到鳄鱼身体最柔软的部位,狠狠地咬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