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1例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010年6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7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1例患者中6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4例;53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2-4d后拔出;术后发生胆瘘2例,无胆管损伤、膈下及肝下间隙脓肿,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5-13d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肯定,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技巧。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66-01
  急性胆囊炎多因胆囊管梗阻、结石嵌顿、胆囊壁血运障碍而引发的急性炎症[1],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胆囊穿孔、胆囊坏死甚至胆汁外漏等,诱发腹腔内感染、胆汁性腹膜炎以及肝内外胆管炎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女性39例,男性32例;年龄19-78岁,平均457岁;起病至就诊时间10h-3d。患者入院时均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明显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肝区叩击痛,伴发热者36例,白细胞计数升高者47例;腹部彩超示胆囊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胆囊壁2-4mm者25例,4-5mm者29例,大于5mm者17例,多发性结石26例,单发性结石4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留置导尿管及胃管,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选脐部作为第一穿刺孔部位,脐部气腹针处使用布巾钳提起腹壁,将气腹针插入,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以12-15kPa,取脚低头高左侧卧位,脐下缘10mm Trocar,置入腹腔镜,紧贴胆囊将胆囊、胃、结肠、十二指肠进行钝性分离,胆囊肿大者在胆囊底部使用电凝钩进行烧灼1-2cm的下口以减压胆囊,立刻使用吸引器完全洗出胆汁,避免发生腹腔污染,减压口不应过大,以防胆囊结石滑出;自胆囊颈部使用电钩分离胆囊颈部后外侧的浆膜,逐渐移至胆囊颈部前方的浆膜,逐步将胆囊管分离,辨别清楚胆囊颈、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等的解剖关系,上钛夹后将胆囊管、胆囊动脉切断,切除胆囊后彻底止血胆囊床,再将生物蛋白胶喷洒于创面,依据腹腔炎症与胆汁渗出污染程度于肝下置入负压引流管。术后24-48h无血性渗液及胆汁后可拔除,胆囊切除后常规病理检查,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
  2 治疗结果
  本组71例患者中6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顺行切除54例,逆行切除13例;手术时间42-104min,平均时间632min。术中中转开腹4例,因胆囊炎症、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等中转开腹2例,1例是Mirizzi综合征。术中53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2-4d后拔出;术后发生胆瘘2例,量少,4d后自行愈合,无胆管损伤、膈下及肝下间隙脓肿,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5-13d后痊愈出院。
  3 讨 论
  31 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以患者症状发作后72h内为最佳,且越早越好,72h内胆囊主要是急性炎性水肿,粘连并非致密,解剖层次尚清,粘连与浆膜易于分离,手术难度一般不大,可完成[3]。
  32 游离胆囊 充分暴露胆囊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和周围肠管、大网膜、胃等多有粘连,应细致分离,特别是分离肠管时应紧靠胆囊壁,且慎用电凝;若胆囊积液肿大、张力大,牵拉不易者,应于胆囊底部使用穿刺针先行减压;若粘连致密,分离困难应选择中转开腹。
  33 解剖胆囊三角 应遵循“宁伤胆,勿伤管”的原则,细致解剖胆囊三角,但牵拉不要过度;解剖胆囊三角时可从前三角入手,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解剖时不宜一味追求充分暴露肝、胆总管以防损伤;三角区域淋巴结肿大而使解剖层次无法辨清者应从“胆囊后下三角”入手,但务必要紧靠胆囊壶腹部以防损伤门静脉;此法仍不能顺利解剖者可采取逆切法,先将胆囊床的后解剖三角区游离[4]。
  34 中转开腹 对于胆囊三角粘连致密、三管关系辨别不清,腹腔镜下出现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胆管损伤或胆瘘,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而无内镜取石条件,胆囊、消化道巨大瘘口,Mirizzi综合征以及高度疑似胆囊癌者均应中转开腹[5],适时中转开腹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并发症,并能够及时处置已发生副损伤。
  35 腹腔引流管 腹腔鏡下胆囊切除术不必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充血、水肿,腹腔内液体大量渗出,剥离胆囊时易出血、渗出,应留置引流管,这样可以及时引流出渗血、渗液,早期发现出血、胆瘘等,能够减少术后感染[6]。
  参考文献
  [1] 陈伟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2):52
  [2] 孙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5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87
  [3] 刘进军,徐根才,张箭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3例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4):309
  [4] 崔洪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0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3):76
  [5] 杨演清,周伟,林木青,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312例[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3):215
  [6] 于兵,赵翰林,王锋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08,34(10):1071
其他文献
维生素D不敏感综合征可导致儿童或成人出现佝偻病表现 ,是导致临床佝偻病的原因之一。其主要包括低血钙性和低血磷性两种 ,又可称为维生素D依赖佝偻病Ⅱ型(VDDRⅡ )和遗传性或家族
近年来中药制剂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产生的影响.rn1 研究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
目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之间收治的89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44例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及手术方式对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0例(63只眼),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青光眼非绝对期组(A组),原发性青光眼绝对期组(B组)及继发性青光眼组(C
徐光炜教授、王川教授、王怡教授: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最有效手段.如何根据肿瘤部位、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生物学特性等指标制定合理的切除范围,以实施个体
1 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parathyroidhormoneinsen sitivitysyndrome)是由于靶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 (PTH)不敏感导致的疾病 ,Albright于 1942年报道了首例PTH不敏感病例 1 Classif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和测量时段对门诊病人眼压测量值的影响,以指导门诊眼压的测量。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于2013年立春到2014年立春的门诊共计73 520人次眼压测量值做分析。探讨眼压随测量季节和一天内不同测量时段的变化。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眼压测量值不符合正态分布,不同季节间眼压比较及不同时段间眼压比较均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左右眼比较用Wilco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9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当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更好的生活成为更为重要的话题。伴随着生活华丽转身,现在医学模式也在悄然转变,由曾经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过度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同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
刘福坤教授: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5年存活率可达90%,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都不主张进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对于晚期(Ⅳ)胃癌外科手术往往只是作为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手段,无疑应给予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慢性肝病患者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2018年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3,常规护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