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68例分析)

来源 :中国肛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652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原则及预后,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大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68例中Dukes B期10例,C期34例,D期24例.6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7例属根治性切除(占69.1%),17例姑息性切除,4例剖腹探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总切除率为94.1%.64例中54例(84.4%)行一期肠吻合术,10例行二期肠吻合术.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9.3%).无手术死亡.随访59例(86.8%),2年生存率81.4%(48/59),5年生存率44.1%(26/59),4例随访不满5年仍健在.结果表明,对经选择的大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的,积极争取一期肿瘤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为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对1993~2003年诊治的12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回盲部恶性淋巴瘤,3例
为研究结肠黑变病的内镜下特征和临床表现,对1999~2003年经内镜及病理诊断的33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病史和服用泻药史.内镜下显
又称“同期控制”“、实时控制”或“现场控制”,指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计划实施中的偏差。这种控制被较多地应
为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相关致病因素,对结肠镜检出的27例MC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中便秘23例,便秘腹泻交替2例,服用泻药20例,合并结肠癌2例,绒毛膜腺瘤3例,炎症
为观察经肛切除缝合术与结扎术对直肠腺瘤的临床疗效,回顾1991~2001年治疗的距肛缘10cm以内的直肠腺瘤581例,其中试验组307例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缝合术,对照组274例采用经肛门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维生素D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3月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所在社区的1 340例育龄
期刊
@@
为观察化岩汤灌肠对晚期直肠癌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对3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其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异位的子宫内膜出现在输尿管组织中,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由于其症状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输尿管粘连松解术和
期刊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hepatitis)是抗结核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居首位,对人体影响最大,也是结核病人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李群安的研究表明,抗
患者男,51岁.因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2月余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排便每天4次左右,成形,量不多,表面覆有黏液及脓血,血呈鲜红色,肛门内常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