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试验分为测试研究和验证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69例肝癌患者(测试肝癌组)和390例对照人群(测试对照组);8月至12月收治的173例肝癌患者(验证肝癌组)和257例对照人群(验证对照组);2005年1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测试研究和验证研究受试者术前体格检查的血浆标本和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前、术后3、7、30 d的血浆标本,同时收集测试肝癌组患者术后的肝癌组织和癌旁(距肿瘤1cm)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MI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MIF表达情况.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血浆和组织中MIF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OC曲线分析MIF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测试研究中,测试肝癌组和测试对照组受试者血浆MIF中位值分别为85.7 μg/L(58.8 μg/L)和15.5 μg/L(31.6 μg/L).其中测试对照组中的肝硬化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MIF中位值分别为24.9 μg/L( 12.6 μg/L)、12.5 μg/L(7.3μg/L)、13.2 μg/L(7.7 μg/L),两组各受试者血浆MI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35,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当血浆MIF为35.3 μg/L时,可获得最大的曲线下面积.验证肝癌组与验证对照组比较,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1%、90.7%、93.4%.肝癌患者术前和术后3、7、30 d血浆MIF中位值分别为81.0μg/L(54.0μg/L)、76.1 μg/L(47.5 μg/L)、50.9 μg/L(40.7 μg/L)、18.7μg/L(15.1 μg/L),呈时间依赖性降低,术后30 d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F的中位表达强度分别为0.083和0.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75,P<0.05).肝癌患者血浆中MIF和相应的肝癌组织内MIF表达呈正相关(r=0.759,P<0.05).结论 MIF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F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 要】
: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试验分为测试研究和验证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69例肝癌患者(测试肝癌组)和390例对照人群(测试对照组);8月至12月收治的173例肝癌患者(验证肝癌组)和257例对照人群(验证对照组);2005年1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测试研究和验证研究受试者术前体格检查的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1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行PEI增效RFA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RFA组(25例)和联合组(46例).RFA组根据肿瘤大小,在超声引导下先将RFA电极置于肿瘤内部消融;联合组则是在超声引导下先向瘤内根据肿瘤大小缓慢注入95%的无水酒精,再迅速行RFA.术后2周超声造影检查评估两组患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