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开颅手术后纹带棒杆菌颅内感染病例分析

来源 :中国消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1例开颅手术后纹带棒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病原体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开颅手术后发生纹带棒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开颅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及颈抵抗,有反复发热.脑脊液化验示炎性改变,先后两次脑脊液培养,均检出纹带棒杆菌,诊断为颅内感染.根据药敏结果予以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9天后未再发热,脑脊液复查正常.结论 纹带棒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脑脊液等无菌体液中检出时,应警惕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并根据药敏结果积极治疗,并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其他文献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然在全球流行.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疫措施迅速控制了国内疫情的蔓延,但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以及与季节性流感的交叉和重叠,新冠肺炎给各国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抵抗力以及常用化学消毒剂对其的灭活效果等方面进行概括,为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实现疫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目的 对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其优缺点、临床疗效和未来展望等进行总结.结果 目前广泛认可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优势在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术前规划,精准化假体安装和量化的术中软组织平衡,以及良好的术后影像学假体对位和对线,但临床疗效优势仍存在争议.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缺点主要有机器人系统价格昂贵、手术时间延长、影像学依赖机器人系统的放射性损伤增加等.结论 相较于传统手术,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可提高假体位置的精准度
目的 探究在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下建立和实施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员工个人综合素质自评以及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满意度他评的变化.结果 无菌包工作量从2016年的月均(8871.58±1175.60)件提升至2018年的月均(10313.83±1176.46)件(F =4.742,P=0.015);无菌包缺陷率从0.842 ‰降低至0.404 ‰(x2=18.710,P<0.001).雷达图显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后CSSD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