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路径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学校工作的落实者和执行者,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学校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感受,甚至能够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有必要对辅导员工作能力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33-01
  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幕的拉开,高校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更为艰巨,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和高校学生的自主化以及网络传播迅捷所带来的各种思想的泛滥,对于高等学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相应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性
  (一)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的完善是辅导员价值要求体现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在部分高校中,辅导员仍是一个不被重视的角色,对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清、重要性认识不足,更谈不上辅导员队伍的长期培养。在高校中,专业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成长管理以及指导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也十分重要,若不能给与足够重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都有潜在的消极影响。所以,要实现上述各种目标,就必须重视辅导员队伍和能力建设,体现其价值。
  (二)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的完善是提升辅导员各项能力的必经之路
  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路径对于辅导员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的辅导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因为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各种各样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一系列职业能力,这样才能将辅导员本职工作做好,在上至学校下至学生的互动中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才能做好辅导员应有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从而得到从上到下的一致认可。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使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路径得到更加科学的完善。
  (三)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的完善是增加辅导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辅导员日益成为高校中一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上也是格外重视,这就使各个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能力进行评比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许多优秀的辅导员也在一些大赛中脱颖而出。另外,由于辅导员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越来越多,就使辅导员这一职业越来越充满竞争性,所以许多辅导员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所以,要加强辅导员的竞争力,就使得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的完善成为增加辅导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途径
  (一)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不明确将会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发展空间不确定、发展动力不足等不利狀况,这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于学生的发展都能受到相应不利影响,使辅导员角色更为边缘化,长此以往于学校和学生更为不利,形成恶性循环。因而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可以在高校系统中形成对辅导员的正确定位,以利于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可以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动力、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增强白身的综合素质,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目标,体现和实现辅导员的社会价值。
  (二)创建和完善学习培训体系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繁杂的事务中而忽视自身的学习导致能力和素质停滞不前,这就需要辅导员学习培训体系来强化辅导员各项能力。学习培训体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而存在,以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有保障为原则,注重学习和培训的实效,特别是要发挥新老辅导员“传、帮、带”的作用,使老辅导员的工作经验能够帮助新辅导员,并在工作中实现好的工作效果,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强化和提升辅导员的学术科研能力
  新时期的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学术科研能力,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必须走实践与学术相结合的道路。辅导员的学术科研能力重在总结辅导员的优秀工作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紧跟时代步伐的工作实例,进而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高校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应当积极搭建平台,为辅导员的学术科研工作提供机会和条件,把辅导员的科研纳入学校的科学研究的整体规划中,鼓励辅导员参与科研,以不断地创新工作实践来提高工作水平和学术地位,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向成.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2]张红英.建构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J].辽宁教育研究, 2007(5).
  [3]梁茜茜.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定位与职业培训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
其他文献
继2009年成功制订和颁布我国成人《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之后,为满足应广大儿科、耳鼻咽喉科及呼吸科医生临床工作的需求,2010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着手制订我国的《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异物患儿385例,其中有282例采用电视气管支气管内镜法取出异物,现总结如下。
【摘要】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很多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这是职业教育史上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梳理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俄罗斯今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更能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提供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
期刊
患者女,40岁,因发现鼻背部无痛性肿物2年于2007年11月至我院就诊。发病2年来肿物无红肿、疼痛,无脓性、血性分泌物溢出,肿物表面无毛发生长,无鼻塞,无鼻内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查体可见:鼻背部眼裂水平处一大小约1cm×1cm肿物,肿物表面皮肤有一小黑头,表面光滑无分叶,边界清,质韧,肿物与皮肤粘连较紧密,与基底部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好,无压痛,无红肿。入院诊断为“鼻背部囊肿”。在局部麻醉下行囊肿切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至今,随着专业分科不断深入,人们对发音特性的认知及改造也逐渐深化。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需要,人类对交流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或恢复发音为主要目的嗓音外科手术(phonosurgery)逐渐开展,并成为喉科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韩德民教授在2005年就提出关于我国鼻内镜手术平台期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和定位,对发展方向作出战略调整。最近几年,笔者在与国内外多层次的鼻科医生们进行广泛交流,参观各种规模的医院,以及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鼻内镜手术现状,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比较,以及我们面临的问题作简要阐述。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42期全国鼻内镜手术学习班暨慢性鼻窦炎诊疗新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10年5月14—16日在广州市举行。主要内容为:鼻内镜手术基本理论与规范手术技术,近几年经鼻内镜鼻窦、鼻眼、鼻颅底手术的新方法、维护结构并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各类手术、以及各种鼻内镜手术的现场演示。研讨会的内容涉及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的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和综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由于专业特点、专科知识、外科技术和对疾病认识的局限,在应用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方面尚存在争议,亟待更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以统一认识并合理应用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拟于2010年4月15—22日举办第十八期高级耳显微外科及颞骨解剖学习班。参加学习者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学习班由国内知名专家进行3天理论讲座(学费600元,人数不限),4天尸头解剖训练(学费1900元,招收学员16人),以回执报名额满为准,学费共计2500元(含学费、材料费、快餐费)。
甲状旁腺腺瘤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原因之一,其中异位腺瘤少见.近日我科收治一例发生于右侧梨状窝的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