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许耀峰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许总好!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2015年8月8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举办了“火炮和智能弹药日”活动,旨在深度展现最新系列火炮和智能弹药产品,展示兵器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和雄厚技术实力。
  您作为我国火炮技术专家和总设计师,创新研制了我国多功能迫榴炮和箱式发射火箭炮系列产品。外贸型迫榴炮和箱式火箭炮都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特别是SR5型箱式多管火箭炮还进行了精彩的“弹箭共架”发射表演,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前苏联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

  请您谈谈箱式发射火箭炮与之前传统的火箭炮有什么提高改进之处?
  许耀峰(以下简称许总):谢谢。集团公司“火炮与智能弹药日”展示了火炮武器火力打击精确化最新发展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弹炮、弹箭一体化发展方向。SR5型火箭炮的“弹箭共架”发射,正是将常规火箭弹与智能化弹药通过箱式发射技术集成于同一个发射平台,实现火箭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
◎巴西ASTROSⅡ火箭炮是采用箱式发射技术的典型装备

  与传统的管式、轨道式等发射形式相比,箱式发射火箭炮的储运发射箱集弹药储存、运输、发射功能于一体,大幅度简化了弹药的战场准备程序,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快速再装填,显著提高火箭武器先敌开火、“打了就跑”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身生存能力;与传统火箭炮“一炮一口径”发射模式相比,储运发射箱可以灵活集成不同口径、不同数量的定向管,发射不同口径的无控/有控火箭弹、陆军战术导弹等多种弹药,非常方便地实现火箭与导弹的弹箭一体化发射,完全符合火炮武器火力打击多样化、精确化发展方向。
  记者:请您从实战化作战使用方面谈谈箱式火箭炮的主要特点。
  许总:箱式火箭炮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快速再装填”,一是“弹箭共架发射”。相对于传统火箭炮,这两个特点在作战使用上就是更加贴近信息化、实战化要求的两大技术优势。
  一、快速再装填。火箭武器的特点是多管联装,短时间内可形成强大的火力密度。以前苏联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和美国M270 MLRS火箭炮为例,一个BM21营(18门)齐射可发射720枚火箭弹,相当于中口径榴弹炮20个营360门火炮的齐射火力。一个MLRS火箭炮营(27门)齐射可发射324枚火箭弹,相当于16个大口径榴弹炮营的齐射火力。但如何快速为已经打空的火箭炮补给弹药成为影响其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力的关键因素。
  传统火箭炮需要逐管装填,完成一个齐射弹药的装填约需十几分钟,加上装填之前弹药开箱、擦油、结合引信等一系列流程,实际的弹药准备和再装填时间约为四五十分钟到1个小时。而且这些工作都由炮班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很大。
◎SR5型多管火箭炮从地面装填储运发射箱

  对于大口径火箭弹,重量超出人力所及,如俄罗斯BM30“旋风”火箭弹,长7.6米,弹重达800千克,只能依靠机械化装填,装填时运输装填车和炮车尾部对接,炮车、吊车及人力辅助完成弹、管对中,装填12发火箭弹需要20分钟时间,两车对接后长度超过25米,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高,战时技术阵地的选择或阵地修整劳动强度很大。
  储运发射箱出厂时就是一个完整的包装箱,弹药日常存储、运输过程就像在一个密封完好的“集装箱”里,“集装箱”上炮后就成为一个可以直接点火、发射的发射箱。依靠弹药车附带吊车或火箭炮自带吊车,整箱吊装完成一个齐射所需弹药的装填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炮班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二、弹箭共架发射。传统火箭炮射弹散布大,发射精度不高,通常作为火力支援和大面积目标火力压制使用。相对于“一炮一口径”的传统火箭炮,箱式发射火箭炮的储运发射箱理论上可以储存、发射任何不超过箱体最大容积的弹药,甚至无人机都可以应用于一个发射平台。通常我们所说的通用发射平台也是基于箱式发射这一技术前提才得以实现。
  采用箱式发射技术的典型装备如美国M270火箭炮,可以共架发射227毫米无控/制导火箭弹和610毫米战术导弹;巴西ASTROSⅡ火箭炮可以发射127毫米、180毫米和300毫米三种火箭弹和“法卡奥”炮兵无人机;中国台湾地区的“雷霆”2000则可以发射117毫米、180毫米和227毫米火箭弹。
◎美国M270 MLRS火箭炮采用箱式发射技术,下图为从地面装填(自装填)及发射车内细节
  到了箱式发射火箭炮时代,我们走到了俄罗斯老大哥的前面,新一代火箭炮均采用箱式发射技术,常规火箭弹、弹道修正火箭弹、制导火箭弹等弹药技术发展也很迅速,更远射程的箱式发射火箭炮也成为我们的发展方向。
  SR5型多管火箭炮与装备北约多国的美国M270多管火箭炮,比肩成为世界上独具“自装填”功能的先进火箭炮系统,我国火箭炮装备和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记者:我听说您以前曾经到俄罗斯访问留学,请讲讲当时有趣的事情,对您后来火炮技术的研究有什么影响?
  许总:前苏联是现代火炮理论和技术的重要发源地,我国常规火炮技术可以说起步于上世纪50到60年代前苏联的大力帮助,我们要真诚感谢苏联老大哥的国际支援。
  上世纪90年代,我赴俄罗斯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访问进修一年,在该校学习火炮总体技术,主要是中大口径火炮、火箭炮等压制火炮的总体、供输弹、可靠性等设计技术。有趣的是我的两个导师中有一个是“诺娜”120毫米迫榴炮的总设计师,他非常喜爱自己的作品,每次上课都给我讲他的迫榴炮,还多次带我到教研室展厅进行实物、现场讲解,使我对迫榴炮这种多功能火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基本掌握了其组成、原理和关键技术,回国后设计了我们自己的120毫米迫榴炮,目前已形成轮式、履带式、空降型系列化产品装备部队,最近轮式自行迫榴炮参加俄罗斯组织的“2015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中的“炮兵射击能手”项目“单炮赛”,获得第一名。
◎参加“2015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中“炮兵射击能手”项目,“单炮赛”获得第一名的国产120毫米轮式自行迫榴炮

  在俄罗斯学习对我后来的火炮技术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提升了火炮武器总体论证和设计能力,比如在方案阶段就高度重视武器系统可靠性设计和评估。二是加强了对火炮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我国火炮基础理论和技术虽然起点较高,但系统性的自主研究不够,缺乏基础数据积累。三是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初开放后,从坦克炮、榴弹炮、迫榴(击)炮、火箭炮到防空高炮等陆军火炮武器均实现了导弹与火炮结合,使传统火炮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弹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使用成为火炮技术和作战使用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作为总师研制的多功能迫榴炮就是典型的弹炮药一体化设计创新产品,后来研制的箱式发射火箭炮更是将弹炮的包装、贮存、运输、发射功能集成于储运发射箱,实现火箭炮“弹箭共架”、箱式发射,通过弹箭一体化技术创新大幅度提升了火箭武器作战性能水平。
  记者:最后,请您对火箭炮箱式发射技术进行展望。
  许总:火箭炮箱式发射技术特有的“弹箭共架”和“快速再装填”两大特点,有效克服了火箭武器射弹精度差、持续作战能力不强的缺点。特别是随着军事信息技术和精确打击弹药技术的快速进步,箱式发射火箭炮能够“弹箭共架”发射不同口径的无控火箭弹、制导火箭弹、陆军战术导弹、巡飞弹、无人机乃至战术防空导弹等各种弹药载荷,使火箭武器更加火力十足、效能倍增,为实现陆军炮兵从传统的火力支援兵种向信息化条件下的火力打击战斗兵种转型创造了充分的技术条件。以SR5型箱式多管火箭炮为代表的新型火炮武器外贸势头良好,配套的箱式发射新型弹药技术快速进步,引领军贸市场技术方向,发展潜力巨大。
  记者:再次感谢许总的精彩讲解,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箱式多管火箭炮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俄罗斯“诺娜”120毫米轮式迫榴炮
其他文献
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INS Vikramaditya,直译为“超日王”)航空母舰由苏联航母改装而来,在甲板布局上显得有些紧促,至关重要的拦阻索也因为全舰长度限制而采用了3根
江苏《党的生活》将在1 994年更及时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更多地刊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更好地介绍致富经验,加强对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党建一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差异,而且还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材施教。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味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课,教师要注意改变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本刊讯由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暑组织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已经揭晓,在几千种参加评选的期刊中,本刊荣获二等奖!喜讯传来,我们感到十分振奋。这是本刊继得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7年第34届学术年会定于7月中旬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本届学术年会得到江西财经大学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该校正在为举办本届学术年会进行精心地策划和积极地筹备,热烈欢迎全国各院校代表赴会。
步枪是步兵的主战武器,也是轻武器更新换代的标志性装备。21世纪初以来,虽然步枪及其弹药在发射原理和发射方式上遭遇了设计瓶颈,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军事需求的新变化,外军对现役步枪更新换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美军于2008年开始寻找现役M4卡宾枪的替代产品,但经过5年的竞标选型无果而终。美军的新枪选型计划虽然被终止,但还是反映出外军对步枪更新换代的强烈需求。同时,以竞标产品为代表的
起初,创办《认知科学》的大部分动机在于编撰一份用于研究头脑和知识系统的交叉学科杂志。在开始编辑杂志时,艾伦·柯林斯(1977)这样写道:“现在的杂志无一例外都局限于通过
【摘要】德育是每个民族和每个时代都最为关注的根本之一,那么如何让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真正起到塑身养性的效果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此做一下探讨。  【关键词】德育 课堂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063-01  品社全名为《品德与社会》,品德为人的内在养成素质,社会为人的外在环境,小學《品德与社会》的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
在去年纪念我刊创刊十周年之际,我曾写了《笔耕十载的轨迹与展望》一文(见本刊1992年第2期),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十年办刊经验。现又过了一年,回顾总结一下,我觉得我们编辑部全
1.《建筑设计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第2期)(作者:王朝彬)2.《结构设计新规范讲座》(作者:汪达尊等)3.《正确认识当前工程质量通病》(第5期)(作者:何健安)4.《确保屋面不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