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主要从改革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方面总结了改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英语 教学方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印刷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印刷业正由生产型向伙伴型、服务型、经营型和高科技型转变。新一代印刷工人不仅需要熟练某项具体作业,还需要了解数字化工艺流程,复合型、知识型的技术工人群体将成为今后印刷行业的主体。随着印刷行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海外订单逐年增加,企业迫切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然而,现实中由于连年来高校扩招,大多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去读高中、考大学,中等职业学校处于“招生难”的尴尬境地。为了保证学生数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已经没有分数的“门槛”,进来的学生总体水平逐年下滑,尤其是英语基础很差,很多人未能达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个别人甚至不能按照正确顺序书写26个英语字母!在每次开学的问卷调查中,我发现每个班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都不超过10%,因此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这种生源状况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底子差而歧视他们,应该针对其差异性提供切实的学习指导,因材施教,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1]。
作为印刷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师,多年从事初中班的英语教学,我深深感到了责任和压力。为了做好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我总结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是职业学校英語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1]。我们学校使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通用教材,其内容主要以词汇、阅读和语法为主。而我校学生的英语功底普遍较差,如果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英语课的总课时有限,课本内容讲不完全;二是对他们来说,课本内容偏难,缺乏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而且课本知识是通用的,与学生当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未来职业工作的需求严重脱节,学生觉得学了没用。
因此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下调整:选择书中内容有趣、语法简单的课文讲解,教学中突出词汇短语,降低对语法的要求;针对印刷技校的专业特点,讲完一课后加一些进口印刷设备、仪器的英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的英语翻译;在现代信息社会下,计算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将英语教学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纳入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增加口语教学内容,选择实用的对话、儿歌,让大家高声朗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增加课本以外的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用的帮助。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课堂中采用角色扮演法
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章或对话的意境,体会交际的乐趣,在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时,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例如我在讲警察和小偷课文时,两位同学请分别扮演两个角色,带着表情朗读。他们俩读得绘声绘色,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每次我讲完课文后都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家乡话进行串讲,有的同学讲得很生动,逗得大家哈哈笑。活跃的氛围加深了同学对课文的认识,对其课后的阅读理解练习很有帮助。
2. 小组合作学习
我将每班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经常举行读单词、课文、对话比赛。每次我都打分,鼓励优胜小组,对于不认真小组给予一定的惩罚。大家好胜心切,为了取得好成绩倍加努力,谁影响了小组的成绩将会受到大家的指责。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每次讲完课文,我请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选一位代表上讲台写答案,经常是很多人争着上来。哪一组做得好就增加平时分,这样一来大家都很认真。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3. 学生主导课堂,教师起“引导”和“教练”作用
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我请同学自告奋勇地上台给大家讲解,我在旁边及时纠正。对于发音好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为大家领读。英语课的特点是要多读、多说,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每节课老师的讲解、指导最多占三分之二,其余的时间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和辩论。例如,听说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应包括老师的讲解、领读和贯穿整个课堂的对学生活动的具体指导,学生准备充分的发言及其他同学的反馈,还应包括课堂讨论、分组朗读、更正发音与语法问题等。对于练习题,请全班同学轮流解答或者毛遂自荐,我最后予以讲解更正。这样一节课下来,大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英语课堂不只是老师的舞台,更多的是大家的参与和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注重学生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优良职业风范的养成
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学生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在学习和生活点滴中自身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老师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发言中的自信,帮助学生学会主导会场、与听众交流互动,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同时不断纠正学生发言中“嗯、啊……”等不良语言习惯[2]。在课堂里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如诚实、敬业等,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与学生未来优良职业风范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技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落榜者,在初中时经常被老师批评,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多并不积极。但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很聪明,表现欲望很强,自尊心也很强。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我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鼓励的方法,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表扬。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耐心辅导,谁平时努力,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谁能为别人的作业挑出错误,谁能认真地书写复习提纲我都会给他们加平时分,从而极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同学普遍感到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
要想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应当以培养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目标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其职业适应性为己任,教学内容应该不同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应将基础和专业相结合,教学设施应该有所改善,比如配备现代化的语音室等;而作为教师,应该在钻研业务方面多下功夫,学会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增,周予,张静.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职教论坛,2006,(11).
[2]徐白羽,卢晓东.耶鲁大学暑期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特色.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6,(3).
关键词:英语 教学方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印刷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印刷业正由生产型向伙伴型、服务型、经营型和高科技型转变。新一代印刷工人不仅需要熟练某项具体作业,还需要了解数字化工艺流程,复合型、知识型的技术工人群体将成为今后印刷行业的主体。随着印刷行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海外订单逐年增加,企业迫切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然而,现实中由于连年来高校扩招,大多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去读高中、考大学,中等职业学校处于“招生难”的尴尬境地。为了保证学生数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已经没有分数的“门槛”,进来的学生总体水平逐年下滑,尤其是英语基础很差,很多人未能达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个别人甚至不能按照正确顺序书写26个英语字母!在每次开学的问卷调查中,我发现每个班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都不超过10%,因此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这种生源状况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底子差而歧视他们,应该针对其差异性提供切实的学习指导,因材施教,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1]。
作为印刷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师,多年从事初中班的英语教学,我深深感到了责任和压力。为了做好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我总结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是职业学校英語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1]。我们学校使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通用教材,其内容主要以词汇、阅读和语法为主。而我校学生的英语功底普遍较差,如果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英语课的总课时有限,课本内容讲不完全;二是对他们来说,课本内容偏难,缺乏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而且课本知识是通用的,与学生当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未来职业工作的需求严重脱节,学生觉得学了没用。
因此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下调整:选择书中内容有趣、语法简单的课文讲解,教学中突出词汇短语,降低对语法的要求;针对印刷技校的专业特点,讲完一课后加一些进口印刷设备、仪器的英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的英语翻译;在现代信息社会下,计算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将英语教学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纳入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增加口语教学内容,选择实用的对话、儿歌,让大家高声朗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增加课本以外的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用的帮助。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课堂中采用角色扮演法
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章或对话的意境,体会交际的乐趣,在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时,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例如我在讲警察和小偷课文时,两位同学请分别扮演两个角色,带着表情朗读。他们俩读得绘声绘色,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每次我讲完课文后都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家乡话进行串讲,有的同学讲得很生动,逗得大家哈哈笑。活跃的氛围加深了同学对课文的认识,对其课后的阅读理解练习很有帮助。
2. 小组合作学习
我将每班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经常举行读单词、课文、对话比赛。每次我都打分,鼓励优胜小组,对于不认真小组给予一定的惩罚。大家好胜心切,为了取得好成绩倍加努力,谁影响了小组的成绩将会受到大家的指责。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每次讲完课文,我请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选一位代表上讲台写答案,经常是很多人争着上来。哪一组做得好就增加平时分,这样一来大家都很认真。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3. 学生主导课堂,教师起“引导”和“教练”作用
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我请同学自告奋勇地上台给大家讲解,我在旁边及时纠正。对于发音好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为大家领读。英语课的特点是要多读、多说,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每节课老师的讲解、指导最多占三分之二,其余的时间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和辩论。例如,听说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应包括老师的讲解、领读和贯穿整个课堂的对学生活动的具体指导,学生准备充分的发言及其他同学的反馈,还应包括课堂讨论、分组朗读、更正发音与语法问题等。对于练习题,请全班同学轮流解答或者毛遂自荐,我最后予以讲解更正。这样一节课下来,大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英语课堂不只是老师的舞台,更多的是大家的参与和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注重学生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优良职业风范的养成
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学生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在学习和生活点滴中自身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老师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发言中的自信,帮助学生学会主导会场、与听众交流互动,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同时不断纠正学生发言中“嗯、啊……”等不良语言习惯[2]。在课堂里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如诚实、敬业等,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培养与学生未来优良职业风范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技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落榜者,在初中时经常被老师批评,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多并不积极。但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很聪明,表现欲望很强,自尊心也很强。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我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鼓励的方法,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表扬。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耐心辅导,谁平时努力,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谁能为别人的作业挑出错误,谁能认真地书写复习提纲我都会给他们加平时分,从而极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同学普遍感到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
要想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应当以培养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目标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其职业适应性为己任,教学内容应该不同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应将基础和专业相结合,教学设施应该有所改善,比如配备现代化的语音室等;而作为教师,应该在钻研业务方面多下功夫,学会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增,周予,张静.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职教论坛,2006,(11).
[2]徐白羽,卢晓东.耶鲁大学暑期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特色.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