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联合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临界高血压4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涌泉穴位中药敷贴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临界高血压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临界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压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涌泉穴中药敷贴法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的控制情况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涌泉穴位中药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对临界高血压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涌泉穴位中药敷贴;替米沙坦;临界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067-01
  高血压(简称H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的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其特点是难以有效控制,病程发展较慢[1]。而临界高血压指的是患者的血压检测值在正常和偏高临界点,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则很有可能发展成真正的高血压疾病。笔者在治疗临界高血压病症时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临界高血压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在4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1.4)岁;观察组43例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在48~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舒张压在90~95mmHg之间。
  1.3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使用单纯的西医降压药进行治疗,即替米沙坦(生产企业: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40805)治疗,初始剂量即40mg/次,1次/片,如果血压监测较严重则酌情增加剂量,一般在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涌泉穴中药敷贴治疗,敷料的中药药方:茱萸6g,白芥子2g,白芷2g,研成粉末加入醋搅拌成糊状包裹于纱布之中分别敷于患者的两足底部的涌泉穴位置,每次敷料约3g,7h/d,连续治疗4周。
  1.4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或者回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有效:舒张压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小于10mmHg,或者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内;无效:舒张压或降低幅度非常小,或没有变化。
  1.5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患者进行QOL调查问卷评分,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3]。
  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3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为(86.7±2.5)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为(73.6±3.7)分,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3384197.67*
  对照组43278881.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临界高血压不会对患者的重要脏器如心、肾和脑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该种症状是高血压前期的典型表现,因此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能够较好地预防病情的加重。涌泉穴又名地冲穴,其位置在人体足底部位,是肾经第一大穴,《黄帝内经》曰:“肾出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经常按摩涌泉穴能够缓解神经衰弱、精力减退等神经疾病,同时对于高血压等慢性病同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4]。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茱萸、白芥子、白芷等药材敷于涌泉穴,其中茱萸有利尿、降压等作用;白芥子味辛性温,主要的功效是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之效,可以缓解下肢无力、舒缓胸闷等症状;白芷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变学指标,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替米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和AT1形成较高的亲和力,并且不会出现激动剂的效应,同时替米沙坦能够导致血醛固酮的含量降低,有效的控制血压的升高。本次实验中采用穴位敷贴中药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临界高血压病情的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涌泉穴中药敷贴联合西医降压药物治疗,可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娓霞,张百祥.中药敷贴涌泉穴对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控制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16):4-5.
  [2]魏虹,沈翠珍.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09):1134-1135.
  [3]李晓梅,段丽萍,万崇华,等.SF-36量表在测定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考评[J].中医医药,2006,1(11):645-648.
  [4]冯向荣,邱丽.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4,6(11):48-49.
  (收稿日期:2015.03.0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产后阴道炎的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实施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要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分型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4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组(42例,应用针灸辨
[摘要]目的:提高双侧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口内入路下颌角斜形截骨,颏部水平截骨向前向下移动,骨片植入。配合钛合金钉、板内固定。 结果:本组18例,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骨移植后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下颌角肥大同时又有颏部畸形的患者,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面部整形方法。  [关键词]下颌角;颏成行;骨移植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式的皮瓣法尤其是皮肤扩张术+自体肋软骨移植再造法对不同程度的耳垂缺损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整复。方法:自1999年11月~2006年2月共收治耳垂缺损畸形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耳垂缺损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修复再造。对于10例缺损面积较小的耳垂缺损畸形患者采用耳轮滑行推进皮瓣法修复;对于8例中等程度的耳垂缺损畸形采用耳后皮瓣法修复;对于7例耳垂完全
目的:讨论修复隆乳手术中由于剥离腔隙过大导致假体移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3-0可吸收缝合线深部间断埋线封闭隆乳手术中超范围的剥离腔隙。结果:12例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10例,6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进行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ognosis,STE.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150例确诊STEMI患者。按照患者
目的:研究苏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日间手术患儿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分成三组:A组(七氟烷组)、B组(苏太尼组)和C组(苏芬太尼组复合七氟烷组
[摘 要] 目的:观察铁丝托绷带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铁丝托绷带固定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7例,好转5例。结论:铁丝托绷带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借鉴。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铁丝托绷带外固定;儿童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