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欠佳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符合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 cm,女>85 cm)、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9.5%、胰岛素(至少45 U/d)联合二甲双胍(至少1 000 mg/d)治疗超过6个月等条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48例)与西格列汀组(50例),两组分别加用利拉鲁肽(第1周0.6 mg,后续加至1.2 mg)每日1次或西格列汀100 mg每日1次。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评估治疗前后血糖、体重、血压、血脂谱及不良事件。同一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16周时,利拉鲁肽组(41例)与西格列汀组(43例)HbA1c分别为7.4%±0.6%、7.5%±0.7%,较基线8.8%±0.4%、8.7%±0.5%分别下降1.4%±0.4%与1.2%±0.4%,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 ,P<0.05);利拉鲁肽组与西格列汀组HbA1c降至7.0%的比例分别为53.7%与37.2%(χ2=2.3 ,P>0.05)。16周时,利拉鲁肽组体重减轻(2.5±2.4) kg,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0.3± 1.2) kg,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P<0.01)。16周时,利拉鲁肽组收缩压下降(7.3±6.5) mmHg(1 mmHg=0.133 kPa),西格列汀组收缩压下降(1.7±3.7) mmHg,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P<0.01)。16周时,两组血脂谱、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舒张压较用药前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改善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拉鲁肽组消化道不良事件多于西格列汀组。

结论

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确切;利拉鲁肽在控制血糖、体重、降低收缩血压上存在优势;二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利拉鲁肽消化道症状较多。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 (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唐山地区的33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35名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LOX基因G473A的多态基因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的GG、G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螺杆状和球形H.pylori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行胃镜检查的101例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钳取胃角、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采用HE染色、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形态H.pylori。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螺杆状H.pylori阳性率为47.5%(48/101),球形H.pyl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