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7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136例)与B组(140例)。A组患者接受PVP治疗,B组患者接受PKP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治疗费用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结果B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7.1%,低于A组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6例老年肿瘤患者,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血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患者CD4+、CD4+
目的分析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诊断尖锐湿疣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9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0例来本单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在通过空腹静脉采血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6的测定。比较两组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观察组37例初发者与53例复发者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观察组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为(31.01±4.95)、(24.2
目的探究结核病患者运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144例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其中72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为损伤组,72例未药物性肝损伤为通常组。分析两组初治结核病、复治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肝损伤指标。结果损伤组初治结核病患者12例,复制结核病患者4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8例;通常组初治结核病患者41例,复治结核病患者2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9例。损伤组初治结核病少于通常组,复制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多于通常组。说明结核病复发与耐药性是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重
目的研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价值。方法4500例行NIPT的孕妇,记录NTPT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结果NTPT共检出81例(1.80%)高风险,包括T2119例(0.42%),T185例(0.11%),T134例(0.09%),性染色体异常19例(0.42%),7号染色体异常5例(0.11%),其他染色体异常11例(0.24%),微重复、微缺失18例(0.40%)。其中71例经产前诊断,确诊T2116例,T184例,T133例,性染色体异常9例,7号染色体异常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软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96例软核白内障患者,按照计算机编号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相关参数;手术前与手术后1、3个月的视力情况;手术前与手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功能与形态。结果观察组有效超声时间(6.02±1.89)s、手术时间(58.32±10.2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7.97±2.14)s、(70.63±11.80)mi
目的探究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PAX1甲基化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136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四组,即甲组(正常宫颈,28例)、乙组(低级别病变,32例)、丙组(高级别病变,33例)、丁组(癌变,43例)。收集四组宫颈刮片、组织标本,对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测定结果。结果甲组PAX1基因甲基化患者0例,发生率为0;乙组PAX1基因甲基化患者2例,发生率为6.25%;丙组PAX1基因甲基化患者15例,发生率为45.45%;丁组PAX1基因甲基化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改良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联合组给予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住院时间为(11.82±2.24)d,短于改良组的(19.51±3.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5)。联合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氟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收缩期峰值流速]、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施慧达治疗,观察组使用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124.8±10.7)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8.4±3.2)mm Hg低于对照组的(141.9±15.4)、(84.2±5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依达拉奉辅助治疗的重要价值。方法24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1组和2组,每组123例。1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粘度均低于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