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外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研究与实践进展述评

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回顾和梳理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促进资源发现系统与图书馆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与创新.[方法/过程]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erald、Elsevier、Taylor&Francis SSH等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理论研究、选型研究、部署实施、宣传推广、成效评价以及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资源发现系统在图书馆得到了快速应用,资源发现系统研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国内外资源发现系统发展演进具有差异性,研究内容以实践工作为主而理论深度不足,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方法为主,定量研究方法偏少.提出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研究应与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合,拓展研究范围和加强研究深度,加强资源发现系统用户画像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专利是技术情报最可靠的来源之一,专利分析可以实现专利信息的挖掘和利用,辅助专利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分析是指技术主题产生、发展、转移和变化乃至湮灭的过程,如
[目的/意义]探索和分析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相关的情境因素,为开展更高效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方法/过程]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于2017年3月至
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政府的信息公开和政民互动开辟了多元的途径,政府尝试运用新型媒体不断推进网络型政府的建设。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之一,正在成为网络舆论生成、互
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社会上流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人文在社会人文领域的广泛应用,借助于便捷高效的计算技术从海量的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挖掘出潜在的信息,并以更加直观和清晰的
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因形就势、趋利避害、寄情山水等独特的营城智慧。但在工业化时期,传统智慧被埋没,大多数古城特色消失殆尽。迈向生态文明的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传统营城中的山水人文智慧,道器合途、透物见人,促进中华城市文明薪火相传。以典型山水小城——江西永新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营城法则,以古鉴今、因地制宜地制定古城山水格局修复、空间网络修补与功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