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就是语文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萍就是语文。”扬州市教研员、特级教师陈萍,在“2008年江苏名校名师展示课”上,给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青年教师朱萍,这样一句响亮的评价。
  对于陈老师这种时尚的意表,我想了好一会,才恍然明白这句评语的内涵和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太了解朱萍,对照一下,我由衷地佩服陈老师准确而精当的概括能力。的确,从某一层面看,“朱萍就是语文”。我与朱萍交往十余年,几乎没有一次接触不谈及语文教学的话题,平日里只要说到“语文”这个词,她那双眼睛便立时放射出兴奋的光芒,仿佛周围世界只剩下语文,再无其他,语文教学已成为她生命中重要的组成元素。
  初识朱萍是1997年金桂飘香的秋天。那天,为“作文TV教学课题”,我特意赶去北小寻师访友,向著名的小学教育家袁浩校长讨教。在得到他的指导之后,准备回教科所,袁校长又突然抓住我的手,仰脸想了想说:“这几年学校分配来了一批新教师,素质都挺好。陈树民校长帮我带了两位,也想请你这位老友带两位,行吗?”刹那间,我已被这位老校长对后辈教师的关爱与厚望所感动,想都未想就爽快答应了。培养科研型的新教师,原本就是我的职责、我的心愿,何况当年市教育局张局长也下达给我这个“带”的任务,尚未圆满完成哩,何乐而不为?
  很快两位小青年来到校长室。朱萍身材娇小却十分匀称,姣好的面庞但稚气未脱,一双亮亮的眼睛总是笑意盈盈,令人印象深刻。哦,她还是个“邻家的大女孩”,孩子王,确是当小学教师的精品材料!沈小贤似乎略年长点,娴静,大方,也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那天,在北小门口分别时,真的“朱萍就是语文”!嘿,刚刚相识,她就递给我两篇文稿,让我帮助修改。我立即就被她好学精神所感染,当晚推开手头公务,便在灯下认真阅读起她的文稿。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为她那简洁而又富有文采的文字表达能力而惊喜,更为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拳拳慈心而震动。虽然年久已记不清这两篇文章的篇名,但文中有两句话至今我都未曾忘记。她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的尊严和自信。”“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把‘字写好’‘话说白’‘文写通’,这是底线也是高标准。”我不是赞赏她在文章中写出这样朴实有声的话语,也不是她把这样的话经常挂在嘴边,最可贵的是她真的把这两句话,变成她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又能切切实实贯彻落实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十多年不间断地尽心尽力,不知疲倦地实践着,真是个好朱萍!
  时光是一种奇妙的存在,为现在也为将来,我们需要追寻走过的从前。我想不独独朱萍,还有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也不会忘怀在那湖光山色、鱼虾鲜美的东屏湖招待所学习理论、探讨课题的辛苦而又美好的日子。
  1991年起,连续十年,南京教科所在暑期集中十天半月,在远离尘嚣的溧水县风景区东屏湖畔,举办科研型青年教师的提高班,并分配我担任班主任。十年里,大家学习探索过“课堂接受理论的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发展”“作文TV教学的课型”“《学习的革命》的启示”,“开发右脑的新学习方法——‘学习地图’”。十年,百个暑天,朱萍和大家一样在这里认真读书、放胆争论、辛勤笔耕,让潜在的智慧生生不息,使前进的步伐有新的动力。记得,东屏湖的一个夜晚,天空月明星稀,田野不时吹过习习凉风,广阔的湖面波光闪闪,虫鸣声此起彼伏。我与朱萍、姜玲一边沿着湖边长堤散步,一边聊着下午未争论完的话题——接受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朱萍告诉我:“杨老师,我赞成提高教师的素质远比研究教材教法重要的观点。”
  “为什么?”我问她。
  “因为教师对教材也是接受者,备课是教师的先接受,而先接受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相长的程度。俗话说,半桶水的教师是教不出一桶水的学生……”
  沉默了一会,她又轻轻笑着自语道:“要当一名无愧于学生的老师,真的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不断完成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太不容易了……”
  当晚,朱萍便借走我桌上的《阐释学》《文学阅读学》,之后几个夜晚,她房内的灯光,总是亮到公鸡晨啼。
  迄今,我与朱萍相交十余年,她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肯下工夫大量阅读,而且读了就用,就实践。早几年,她住河西,离我家很近,便成了我书房里的常客,还兼任我去书店、图书馆的同伴。我在查看她的听课笔记中,发现她几次写道:“有理论武装的人,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盲从时髦。理论学习会使人在工作中眼明心亮,脚步不歪不斜。”
  是的,一个人如果缺乏理论原则,东长一只脚,西长一只脚,总会长成畸形“四不像”,这不是成长!而朱萍从教以来,从不放松对理论的学习,对实践的反思,走上了一条快速成长的捷径。可惜,这一条人人皆知的“成长捷径”,却不是人人愿意去走的道路,也许,是惧怕付出巨大的代价吧。朱萍不怕,乐意付出,所以她真正地成长了!
  朱萍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她对课堂接受理论的把握,以及她要张扬的个性。无论是阅读公开课,还是作文展示课,朱萍的思路总是开阔而又清晰,课的结构单纯又科学。她课堂语言亲切、流畅又富激情,更可贵的是她从不把课堂塞满,总留较多“空白”,给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听她的课不仅有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往往被那些出彩的亮点,和她创新的智慧所征服,令你回味久久。
  1999年在金湖实小,朱萍从教后第一次走出南京,要面对千余名全省同行上公开课,而又是两节新型的没有借鉴的作文TV课《拔牙》,能否成功,我心里一点把握没有。对她而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缓解她的压力,头天晚上,我特意拉她去逛县城夜景。路上,我告诉她:“公开课一定要心中有学生,而眼中没有听课人。”朱萍对我莞尔一笑,依然轻松自信地对我说:“您放心,我的教案,仅是一个召唤结构,没多少字,容易记牢。不过,我对课堂将会出现的种种学情,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接受理论强调课堂是动态的,上课时我会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接受屏幕’进行调节。杨老师我不会担心听课人的评价,只怕自己课堂调节的经验和能力不够,缺少机智和火候……”
  对她这样的备课,我自然放心了。
  果然,这次公开课成功了,称赞声不绝于耳。
  这次的成功,不仅极佳地证明了她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也证实她出色的教科研能力与毅力。不久,她公开的作文课被传开,为此相继受邀去江宁、张家港、溧阳、盐城、淮安等县市上公开课,朱萍的名字渐渐被同行们熟悉起来。这期间,在市内她也没少上公开课,也不缺乏老师们的热情关注。
  磨砺十年,创新十年,朱萍2008年一节《聊聊发型》展示课,使她又一次受到广泛肯定,让她踏上教师征程的又一个新平台,让省市小语界又一次了解了她,也让她有了“朱萍就是语文”这样光荣而又沉甸甸的评价。
  今年春节,朱萍驾车来看望我。在阳台上,望着楼下姹紫嫣红提早绽放的梅花,我俩不约而同又谈到语文教学。
  朱萍告诉我,她正在研读《学习地图》和《全脑学习法》等有关学习理论的书,让学生把画“学习地图”的方法迁移进语文学习中。
  “选学习地图?为什么?”我总爱这样问她。
  “我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给学生的压力,但我可以让学生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动用全脑,学得轻松些、主动些,也更有效些……”
  她真的心上总是装着孩子,脑袋里总是念着语文教学。这使我又想起陈萍老师“朱萍就是语文”这句评语。
  愿朱萍永不愧对陈老师这样的评价。
  (杨清生,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南京市教科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原北小导师团成员)
其他文献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来源于能否唤起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来源于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来源于你懂不懂孩子的心。以下就是我追求课堂有效的两个不成熟的策略。    一、 让语文走进生活的世界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时,我踏寻着语文课堂的生活足迹,让有效与快乐在生活的情境中飘溢出来。请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孩子们,谁先来说说: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生:他仔细地查看水流
期刊
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吸引人,牵动着你的眼睛,也牵动着你的心。  蜗牛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  蜗牛的壳是圆形的,上面有很多花纹,有螺旋形、斑点形、条纹形……千姿百态。蜗牛的頭上还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据说,蜗牛的眼睛就长在那一对长触角上呢!如果你碰它的触角,它会立刻缩回壳里去,等没动静了,安全了,它再出来。它还有一张小小的嘴巴。你别看它嘴巴小,牙齿可多了,据说有2650
期刊
一、 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1. 小朋友们,四年一度的“动物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动物奥委会的主席大象爷爷给海、陆、空的动物们发了E-mail,邀请大家参加第5届动物王国的奥运会。瞧,大伙儿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一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b k h m z h r j c h z)  2. 开火车认读声母。  3. 咦,又来了几个动物宝宝,怎么不认识它们呀?噢,原来它们是两个单韵母拼加
期刊
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扣人心弦,能瞬时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什么学生喜欢听故事呢?  1. 故事中有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处在学龄阶段的儿童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每当听故事时,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  2. 故事在生动的情节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能给孩子以智慧和美德,是孩子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期刊
成语故事是一种通过简单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悍,留有很多空白,而深刻的寓意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空白点”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启人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进行适度补白,以期达到深刻理解寓意的目的。下面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巧补空白,彰显寓意的。    一、 补情节之白,自相更矛盾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
期刊
我最早读的书就是幼儿园时,妈妈给我买的绘本。那一套书有五十多册,是我最早的“哲理书”,因为每一册故事讲完后,都会标注上一行大大的汉字,来总结这个故事的道理。  《青銅葵花》是我长大后自己买的,因为我本身就喜欢曹文轩,而且当时,我被他的书名吸引了:青铜?葵花?是用青铜雕刻成的葵花吗?但是买来后,我并没有时间立即阅读它,直到有一天,妈妈拿着试卷说:“你这次又考这么差,去房间好好反省!”  我既委屈又失
期刊
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曾经写过一本书,是理论著作,书名却像文学作品,叫《幸福的种子》。书中这么说:“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  松居直说得好。不过,这何止是念图画书呢?又何止图画书是幸福的种子呢?语文呢?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教语文,当然也应该让孩
期刊
“教学评价语言”,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按照教学评价的原则进行评价的一种表述形式。  在接触到的许多案例中,笔者发现尽管教师们对教学评价语言相当关注,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一系列的“把脉诊断”,笔者找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三类典型“病例”,并从“病例描述”“病因分析”及“实践药方”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仅供
期刊
星期天,小芳预习下星期一就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在马路上》。当读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正在马路上走”时,被“蹒跚”这个拦路虎给拦住了。她查了查词典,上面解释说: 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她想,这老婆婆是不是腿有残疾呢?不然,走起路来怎么会是一瘸一拐的呢?她拿不准,就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带你一块去查一部没有字的‘词典’吧。”小芳很纳闷: 词典哪儿会没有字呢?  爸爸带着小芳,拐了两
期刊
[编者按]2008年11月,在古城南京举行的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引起了轰动,各地教学能手现场献艺,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从本期开始,我刊配合教材进度,刊发部分获特等奖老师的课例,希望能引起您的关注。  赵源林,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句容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教学实验先进个人,获“黄奕聪园丁奖学金”。在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