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 评课 所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听课评课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也是他们促进教学,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个教师在他的工作生涯中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听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课,如: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研讨课、竞赛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听课之后一般都是评课,同样的一堂课,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会出现很多种评价结果,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何为一堂好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必须具备“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关键词: 听课 评课 “五实”
  作为一线的教师,听课评课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也是我们促进教学,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个教师在他的工作生涯中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听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课,如: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研讨课、竞赛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听课之后一般都是评课,同样的一堂课,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会出现很多种评价结果,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何为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听课者不仅要时刻关注教师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当我们走进教室听课的时候,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的是:1.课堂教学确定的是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是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的;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了什么内容(也就是复习步骤);3.教师如何导入新课,还包含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课堂活动;4.教师创设了怎样的教学情境,分别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5.教师设计了哪些活动步骤及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的;6.教师设计了哪些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7.教师设计了哪些问题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学过的知识得到迁移巩固;8.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营造得如何。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听课者,我们更应该关注以下方面:1.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们经常会做出怎样的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等;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它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的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不管活动形式多么多样,课堂氛围营造得多么热闹,如果学生不能有所得,就是徒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好多课堂有当堂检测这个环节的原因。
  二、听课者应该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听课者听课前往往没有与授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听课时惯于用一个本子一支笔,面对授课教师而坐,多把注意点集中在教师身上。个别教师为完成听课任务而听,边听课边处理作业,听课后不交流反馈,听课笔记只是记录教师的板书,没有自己的体会和反思。
  听课是主客体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评课者应以课堂参与者的角色与被评者处于平等地位,设身处地为授课者考虑:如果我在此条件下授此课,该怎么上好?最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要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为主,尊重多种风格,多元方式,这样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三、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不是看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有无具体的收获和进步,要看能否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有效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升、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变化等,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质所在。如果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不管教师讲解得多么生动,运用了什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教学都没有意义。
  因此,我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应该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即具备“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有收获,在接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锻炼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求知、求新的基础,一堂扎实的课才是有意义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二是看效率的高低。一堂课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能说上课时明白,课后很快混淆不清,或者连一些简单概念、公式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课效率偏低,也是不够完美的。所以一堂内容充实、学生接受度高的课,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
  3.“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不图热闹,多上研讨课,注重实效,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一堂课应该由授课者提前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授课思路和方法,不能好高骛远,只求形式;不能只顾背讲教案而忽视学生的接受情况;不能只顾眼前教学任务,忽视学生已学的知识,该补救时还得及时补救;不能只相信自己而闭门造车,要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多与学生沟通,做到实实在在,扎实有效。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让学生学得充实,教师教得无悔。
其他文献
本文对ACE2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试验性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试验性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模型,观察高血
摘 要: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初步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学习知识最有效、最重要的时期,更是孩子思绪、情绪、情感变化的重要时期。本文作者从几方面浅析了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帮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顺利渡过灿烂鲜美的花季,让他们健康地愉快地成长。  关键词: 初中生 早恋问题 预防和控制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所在的时代环境和风气是息息相关的
自1868年Roloff报道鸡淋巴肉瘤以来,禽白血病已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自然病例发生。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B)引起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蛋鸡群中最常见的肿瘤。
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ophila abortus,CAB)是引起猪、牛、羊等多种动物流产、死胎、弱胎等慢性接触性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孕妇也可感染而发生流产。集约化猪场的CAB感染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在全国各个职业学校全面展开,但怎样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呢?作者从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方式、师资团队、硬件设施及立体教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能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师资团队 硬件设施 立体教材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在全国各个职业学校全面展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