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之争”仍未落幕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停牌超过一周的万科,正向大众宣告找到了一家同盟。12月29日,万科企业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分别公告了停牌进展。其中港交所公告显示,万科已经在12月25日,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
  该意向书列出双方就拟议交易原则上的初步意向,具体为万科拟购买潜在卖方持有的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益。万科拟以新发型股份方式(A股或H股)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潜在卖方所持有的目标公司所有权益。此举,被指是万科对宝能系不断增持万科后的采取的实质性应对措施。
  万科的股权争夺战仍在继续,花落谁家仍是未知。这场大战中,作为主角的王石、宝能系都被媒体多角度挖掘报道。但跳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看到,中国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收购兼并已经开始。
  在这场“万宝之争”中,万科、宝能系、安邦、华润几方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究竟谁和谁站在一起,谁又是谁的对手,已经成为这场“暗战大戏”最决定性的终极悬念。
  对于昔日的“贵族”万科而言,崛起的险资已经让其难以招架。嗜血的险资,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
  万科争夺战
  从2015年1月起,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开始买入万科A,到7月10日持股比例达到5%,开始举牌;7月24日,宝能系再度举牌,持股比例10%;8月26日,宝能系第三次举牌,持股比例增至15.04%,成为万科A第一大股东;但随后第二大股东华润立即增持,保住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三个月后,2015年11月27日,钜盛华通过南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安盛1号资产管理计划突然买入万科A股23,646,504股股票,占万科总股本的0.214%。
  之后,宝能系发起了此轮“万科争夺战”,万科的股价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上涨70%有余,并仍然保持大幅上涨的趋势。
  12月4日,宝能系再次举牌万科,持股比例增至20.008%,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12月7日,安邦系突然杀出,耗资百亿举牌万科,万科公告安邦系买入公司股份5.5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12月10日,宝能系购入万科A约1.91亿股,耗资约37亿元。当日,深交所向钜盛华发出关注函,而宝能系却很聪明地将战场转至香港市场。
  12月11日,宝能系在香港市场继续买入约7864.2万股万科H股股票,耗资约15.5亿元。共持有万科约22.45%的股份,牢牢占据第一大股东宝座。
  12月18日午间,在万科A股继续拉出一个涨停板后,公司突然宣布停牌,称有重大资产重组。万科H股同时停牌。
  12月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万科集团和安邦集团陆续挂出声明,让“万宝”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被“霸凌”的万科在声明中表示,万科欢迎安邦成为万科重要股东,并愿与安邦开展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底气十足的安邦在更为简短的声明中表示,“我们看好万科发展前景,会积极支持万科发展,希望万科管理层、经营风格保持稳定,继续为所有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随着万科和安邦深夜的“大秀恩爱”,万科宝能股权之争忽现峰回路转之势。在万科停牌,股权筹码暂时大局已定之时,凭资本说话,攻城略地风卷残云的“阵地战”仿佛已经转入了诡异难测的“外交战”。
  就在12月24日平安夜当日,王石依然还在为“万宝”之争的结果努力着。当日王石一行至少去了两家机构进行拜票,一家是香港的外资,另一家则是在深圳国泰君安。
  安邦的变数
  万科自1984年5月成立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2003年,万科的销售额才63.8亿,市值不到100亿。在当时,100亿已经是一个难以企及的规模,不仅是房地产,所有行业中能到百亿的民营企业也是寥寥可数。1000亿更是一个没有概念的概念。
  然而市场的火热超出了万科管理层的想象,又过了10年,万科的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2014年突破了2000亿。已经稳稳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老大。
  此次宝能系入股万科,从形式上看,对万科将来的发展,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解释为宝能系认可万科的良好运营能力,作为一种投资,购买好资产。
  而从本质上看,宝能系的野心却很大。宝能系本身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深圳有多处地块并发展迅速。此次入股万科,很有可能演变成经典的“蛇吞象”,通过在资本市场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获得万科的董事会席位,进而取得对万科的变相控制。
  目前,在万科的股权结构中,被称为华润万科系的股份包括华润持有的15.29%,盈安合伙持有的4.14%,以及与万科管理层有深厚情谊的个人股东刘元生持有的1.21%,如今加上安邦持有的7.01%,华润万科系总计持有万科总股本的26.82%。这超过宝能系24.26%的持股数字,华润万科系坐稳第一大股东位置。


  但就安邦来说,安邦从来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安邦的进取和攻击力比其他险资更为强劲。2013年底,安邦对招行首次举牌,每股成交价12.07元,远高于10.9元的市场价。据测算,安邦当时动用的资金或高达136亿元,这让安邦在资本市场一举成名。
  2014年,安邦举牌动作不断,从银行到地产,从国内到国际,处处都有安邦的身影。招商银行、民生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等股票,都成了安邦的投资标的。
  因为连续举牌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董事姚大峰成功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截至2014年底,安邦资产规模近万亿,注册资本达619亿元,旗下拥有10多家子公司。
  2015年以来,安邦仍在延续之前的投资势头。在其投资的地产企业中,安邦持续增持远洋地产,截至12月9日,安邦持有约22.52亿股,持股比例为29.98%。与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相比,安邦只差180万股。   因此,安邦这个新伙伴能否像华润那样做个安静的财务投资者成了一个疑问。比照安邦举牌地产企业的过往,安邦继续增持万科股份的预期可能性更大。同时,对比宝能系半年内缓慢增持万科股份的做法,安邦虽然介入较晚但举牌更加积极。有媒体认为,万科需防虎走狼来。
  宝能的“后劲”
  万科与安邦的“联姻”似乎没有触动宝能的“神经”。有接近宝能系的人士称,宝能仍在静观事态发展。
  实际上,在这次万科股权争夺中,宝能在拿到单一最大股东地位后已经占据有利位置。宝能可以借助万科董事会2017年3月换届的机会提名董事,进而进入万科董事会;或者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联合出席股东大会所持表决权2/3以上的股东,修改公司章程改选公司董事会。
  即使不能达成目的,万科管理层也将为此疲于奔命。王石之所以不欢迎宝能系成为大股东,最为担心的就是新的大股东介入到公司管理中,进而“改造”万科。
  宝能系真正留给外界的疑问是,其已经增持万科股份的资金以及未来预计动用的资金会否发生问题。
  资料显示,宝能系旗下钜盛华的控股股东为宝能集团,宝能集团为姚振华100%控股,宝能集团及宝能控股旗下子公司49家。姚振华通过宝能集团持有钜盛华67.4%的股份,通过钜盛华持有前海人寿51%的股份。
  据钜盛华披露的信息,截至2014年底,钜盛华账面现金3.2亿元。截至2015年10月31日,钜盛华账面现金也仅有15.8亿元,1-10月,钜盛华实现营业收入仅4.2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2015年前十个月保费规模达618亿元,在同业排名第11名,仅次于安邦人寿。
  在宝能系持有的万科股份中,据万科A举牌公告,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股票的6.66%,耗资约105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其运营的海利年年、聚富产品两款万能险产品。钜盛华持有万科股票的17.6%,耗资230亿元左右。12月18日万科停牌当天,钜盛华即买入万科A股份8196万股,均价23.304元/股,耗资约19.1亿元。
  宝能巨额投入的资金安全性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据前海人寿公布的11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海利年年的年利率为5.05%,聚富产品分为一号到五号产品,其年利率在4.5%-7.4%之间。
  因为较高的年利率以及成本,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险资万能险产品大多会瞄准资本市场创造更好收益。因为保单期限一般在1年-3年,存在一定期限错配风险。
  相比前海人寿,钜盛华动用的资金来源广泛,2015年上半年曾通过收益互换形式买入万科股份,这部分股份后改为直接持有;最近增持股份的资金则包括分级资管计划以及股权质押融资等。
  财经评论员叶檀形容钜盛华融资收购万科股份为“连环套式的质押、高股价、再质押、杠杆资管计划的模式”。加杠杆资金的不确定性在于要么获得超高收益,要么血本无归。
  非常敏感的是,在万科管理层激烈阻止宝能系不惜停牌搞重组的情况下,宝能系已投入的资金能否禁得起等待?为预防可能的风险,宝能系在财务上做了怎样的准备?这些问题尚有待宝能的进一步披露。
  资本博弈复杂
  “万宝之争”最终谁会胜出还言之过早。万科管理层虽然争取到短暂平静,但安邦、宝能系任何一方甚至其他险资都有可能在万科复牌后重新增持股份。而万科管理层回头检视自身多年股权分散的利弊得失之后,会否主动改变也是未知数。
  在这场股权争夺中,唯一确定的是中小投资者成了被忽视的一方。在股权分散的万科,万科管理层倚赖中小股东的投票支持至关重要,但中小股东并没有享有应有的地位。
  万科以停牌发起资产重组反对宝能入主,随后传出万科可能以“毒丸计划”——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
  “毒丸计划”的后果之一是造成股权稀释,股东利益受损。一直声言“中小股东就是我们的大股东”的王石很快否认了有“毒丸计划”。
  更进一步,资本与企业管理层理念不合转而对峙,中小股东却没有渠道以及程序参与其中并保障自身利益。这种局面本身也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问题。
  这场股权之争至今还在从各个角度展开演绎,最终何去何从,暂且不论。然而,宝万之争的现象背后,其实是中国经济直面转型升级的当下,过多的流动性与有限的投资机会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供给不平衡的状况,导致凶猛的资金会不断攻城略地。
  “万宝之争”其实也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一个新的特征,就是资本市场的各方博弈正在越来越复杂化,资本为王的特征更加彰显,在这样的资本环境下,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也会有更多元化的资本去试图夺取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整合等各种方式达到各自的目的。

其他文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12日闭幕后,仅隔3天,官媒新华社就于15日晚间发布了《决定》全文。与之前全会《公报》被认为语焉不详不同,这份改革纲领的深度和广度让很多人都惊呼“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与此相应,一改《公报》发布后次日股市的低开低走,15日上证指数一开盘就扶摇直上,最终大涨1.68%。  当日上午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还表示“公报没有惊喜,甚
期刊
在电信圈子里流传许久的常小兵“出事”的消息成为事实。12月27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常小兵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对于2015年8月刚调任中国电信的常小兵,特意强调了其此前在中国联通的职务。一份举报信显示,2015年1月,还在联通任职的常小兵等曾被实名举报致使8亿国有资产流失。  多位电信行业资深
期刊
期刊
近日,深圳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等首批5家民营银行透露了开业以来的“成绩单”:总资产规模已达500亿元。  距离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已满一年,第二批民营银行也已经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作为银行业改革的“重头戏”,首批民营银行发展状况如何?  各有各的“金刚钻”  微众银行走上了一条“另类”服务小微之路,其首款产品“微粒贷”继2015年5月份悄然登陆QQ钱包
期刊
经历201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降价潮”后,奢侈品行业最近又开始出现“关店潮”。疲弱的增长反映在奢侈品牌的扩张计划上,它们开的新店越来越少,关的旧店则越来越多。  在广州市中心的越秀区,丽柏广场是奢华的象征。这座高端商场在2004年1月开业,长期以来是国际品牌登陆中国内地市场的第一站。时移世易,几个星期前,丽柏广场失去了它最大租户之一的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  接下来,路易威登还计划在内
期刊
2015年12月25日上午8时30分,广西南宁市中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受贿案一审开庭。官微同时称,万庆良被控利用职务便利受贿1.1125亿元。根据此前公开报道,万庆良于2014年6月遭中纪委调查。  落马548天后暴瘦出庭当庭痛哭流涕  从官微发布的万庆良出庭受审的照片看,他明显比此前清瘦许多。  据媒体稍晚报道,受审时万庆良当庭认罪悔罪,痛哭流涕,对自己犯下严
期刊
历史会这样回首2012年:这一年,中国“第五代”领导层亮相,同时中国经济转向较低速增长的轨道。这种转变发生的背景,将是一系列令人畏惧的国内挑战——不断增加的社会不安定,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以及生态和人为的灾难——加上不断升级的外部紧张,这源于美国重新转向亚洲,同时亚太邻国对中国的经济崛起越来越感到忧虑。  在新的领导层刚刚接手之际,中国的政治体制会继续将注意力放在保持稳定上,但经济弹性的降低,可能
期刊
中国农历龙年从1月23日开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一些主张理性的专家却变得越来越紧张兮兮。  中国社科院的一位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何帆说:“中国风水并不喜欢龙年”,“风水”指的是古代堪舆学,天文学和民间智慧中有关生命能量的理论。“每到龙年都会有事发生,甚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他说。  过去三次的龙年,分别是1976年、1988年和2000年,在这三年里中国和世界都经历了一些重要事件,有些甚至成为了历史
期刊
6.96亿平方米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一创纪录数据,将各地去库存的压力摆在了明面上。  两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求化解房地产库存。就在一个月前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消化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就是化解房地产库存。话音刚落,已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开幕,无人驾驶汽车、5G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摄像机……各种互联网黑科技亮相乌镇,互联网医疗再次成为焦点。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桐乡第三人民医院(下称桐乡三院)被指定为病患的临时救治定点医院,也是急救病人转运的第一站,不仅承担了本地居民日常医疗保障工作,还担负了世界各地游客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急救工作。  桐乡三院联合杭州联众医疗以及阿里云,共建“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