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建筑乐翻天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即将在10月份的最后一天跟我们说再见了。相信有不少同学在不久前的暑假里去参观了世博园。没有去的同学也不要关键,本期“自然视界”栏目,我们就请《小学科学》杂志的特约导游——菜青虫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漫游世博!
  
  0时到了
  
  世博园区的开放时间从上午9时一直持续到午夜0时。在这15个小时的开放时间里,世博园里一直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人山人海!各个有着奇异建筑外观的展馆在世博园里争奇斗艳、竞相绽放!人们在展馆里可以领略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各种展览无不精彩纷呈、新奇有加!
  “啊!”在用了一连串的成语形容了世博会的精彩后,导游菜青虫不得不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世博会确实太精彩了!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精彩的展览也有结束的时候。经过了一天繁忙的展出后,热闹的世博园渐渐安静下来,等待着闭园的那一刻。很快,零点就要到了!我们的导游菜青虫肩负着一项神秘的使命——他要带我们夜游世博园!看看在游人散尽后,世博园里又发生了什么。
  菜青虫看了看手腕上的荧光表,绿色的指针指向了零点过一刻的位置。世博园里安静得像时间静止了一样。忽然,从欧洲馆展区传来了一阵歌舞声!咦?是谁这么晚了还在世博园里跳舞啊?快过去看看!
  菜青虫呼哧带喘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白俄罗斯馆展馆外墙上画着的小人都跳下来了!他们又跳又唱,好不热闹!原本静止在图画上的女孩儿一下子跳到菜青虫面前,大大方方地向他介绍起她美丽的祖国:“我们国家的主要财富是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和洁净的淡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白俄罗斯馆将以空气和水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优美自然风光的白俄罗斯!”说完了这番话,女孩儿一转身,又回到了画布上,继续跳着充满着异国风情的欢快的舞蹈!
  “世博馆活了!”菜青虫不禁喊道!他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左摇右摆,陶醉在美丽的夜色中。
  不止是白俄罗斯馆,旁边的波黑馆也被这舞蹈声感染了,从波黑馆的展馆外墙上正不断走下来只有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角色。原来,波黑馆的展馆外墙是由60幅波黑儿童和中国儿童创作的水彩画拼贴成的!这些充满了幻想的儿童画表现了孩子们对人类、自然和科技发展的关注。
  紧接着荷兰馆也“活”了!“就像是一架翻滚过山车!”跟随着欢呼声来到荷兰馆门前的菜青虫惊叹道。荷兰馆的各个展馆沿着一条长约450米、形状为“8”的红色环形街道排开。一幢幢小屋就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挂在“8字街”上。每一幢小屋里都藏着一个秘密:也许是一项发明、一座雕塑,或者是一个能够节约空间、能源和水的好创意!
  “真好玩!还有吗?”菜青虫向夜空发问。从天空中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当然有!我们在俄罗斯馆见!”
  在笑声的指引下,菜青虫乘着夜风,来到了俄罗斯馆。组成俄罗斯馆的12座塔楼就像在夜晚仍然开放的“太阳花”,共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原来笑声就是从俄罗斯馆内部传出的!俄罗斯馆的设计师坚信“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所以,一走进俄罗斯馆内部,菜青虫就犹如来到了一座大型儿童游乐城!在这里,所有的场景以“花的城市”、“太阳城”和“月亮城”三个主题呈现,参观者在布满巨型花朵的小路上能够随时看到来自于俄罗斯儿童和科学家们的最新创造和发明成果!
  
  动感非洲
  
  菜青虫从俄罗斯馆出来,发现世博园里更热闹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就像大大小小的玩具盒一样,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世博园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不夜城!
  听!哪里又传来了动感十足的音乐!菜青虫竖起耳朵,仔细一听,还真把歌词听懂了!歌是这么唱的:“我想去那遥远的非洲,看一看那里的天和树;小鸟儿一叫我们就起床,树上的水果是最好的干粮;骑着那大象四处去游荡,去寻找那故事中、故事中的宝藏!”
  嘿!原来是非洲展区的展馆们都在载歌载舞呢!快过去看看!平时慢腾腾的菜青虫同学这时也加快了步伐,在强劲的非洲鼓点声中来到了安哥拉馆。
  安哥拉馆的外观就像一头彩色的大象!“还像什么呢?”安哥拉馆居然说话了!菜青虫被吓了一跳!他赶紧回答:“还像……像盛开的香蕉!”“对啦!”安哥拉馆一高兴,自己旋转起来了!旋转的色彩在菜青虫面前形成了绚丽的彩虹!不过啊,其实安哥拉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安哥拉国花,这种花仅在安哥拉才有,生长寿命长达300~1000年。
  看完了安哥拉馆,菜青虫又被埃及馆吸引住了。远远看去,埃及馆黑白两色的外观就像是在夜空中永恒流动着的尼罗河水与由尼罗河水灌溉的丰饶两岸。埃及馆的主题是“开罗:世界之母”,呈现了埃及首都开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
  外观被设计成“大石头”的尼日利亚馆竟然一不小心滚到了菜青虫面前!“真有你的!”菜青虫伸手拍了尼日利亚馆一下。这块大石头又叫“祖玛岩”,被评为非洲七大奇迹之一。“祖玛岩”是一块巨大的单块巨岩,坐落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北部,被视为“阿布贾的大门”,也是阿布贾标志性的景点。展馆外观还融合了尼日利亚国旗的颜色,恰好是菜青虫最喜欢的花叶子的绿色和白菜心的白色!
  
  澳、美、亚洲大联欢
  
  除了尼日利亚的“祖玛岩”,在世博园里还有另一块“大石头”,这就是澳大利亚馆!现在它也轰隆隆地赶过来加入欢庆了!
  澳大利亚馆的设计灵感源自在澳大利亚中部旷野上随处可见的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场馆外墙采用了特殊的建筑材料,使得外墙的颜色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例如,当上海进入梅雨季节时,众所看到的澳大利亚馆的颜色就是深棕色的,非常接近岩石的颜色。而如果气候干燥,观众就能发现,澳大利亚馆的颜色原本是明亮的橙色。
  “嗨!”菜青虫也摸了摸澳大利亚馆深红棕色的“大脑奔儿”,在这个夜里,能和这么多活动的场馆相遇真是太奇妙啦!慢着!除了滚动的场馆,还有一个场馆慢慢地爬过来了……就像个大鼻涕虫!哈哈,原来是日本馆!“我……才……不是……鼻涕虫……呢……我是……紫蚕宝宝……”听到菜青虫嘲笑人家像“鼻涕虫”,日本馆忍不住自己说话了!不过啊,因为爬得慢,日本馆说话也慢,等日本馆把这14个字说完,我们的导游菜青虫差点睡着了!
  日本馆的外墙,也就是紫蚕宝宝的“外衣”,会随着日光及夜晚灯光的变化而变幻出各种“表情”,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除了拥有可爱外观,在紫蚕宝宝的肚子里还藏着一个关于未来的秘密——只要钻进紫蚕宝宝体内,我们就能看到2020年的未来城市生活!菜青虫也在里边体验了一把未来人的生活,那感觉,别提多酷啦!
  还有值得一提的便是在日本产业馆旁边有来自日本的“龙猫商店”,大家在这里可以买到心爱的龙猫玩具。菜青虫就给自己的妹妹——菜小龟——买了一个龙猫大巴车!
  正说着,美洲的巴西馆也来参加这个夜晚的狂欢节啦!你猜巴西馆长得像谁?就像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可以说,巴西馆活脱一个“翠绿的鸟巢”!它也象征了繁密茂盛、和谐自然的亚马逊丛林,充满了原始热带雨林的气息!而且巴西馆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任务——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热!在这里我们能第一时间欣赏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12个主办城市的风貌,领略巴西丰厚的足球文化。菜青虫借助绚烂的灯光,还和巴西馆踢了一次点球!
  狂欢节马上要进入尾声了!
  菜青虫看看荧光表,已经是黎明时分了。这个时候该谁出场了呢?只见一片红光显现,天上映现七彩祥云,一幢巍峨壮丽的大红房子昂首立于眼前!没错!中国馆来了!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由粗大的红色木柱层层叠加。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可托起千钧重量,加之那一片浓烈喜庆的红,无不在向世人告知——这就是“中国红”!
  菜青虫踏进中国馆内,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尤其是那幅长128米、高6.5米的利用现代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展现的《清明上河图》,更是让人身临其境,穿越古今,如在画中!
  天快亮了,太阳就像每天都重新出生一次的婴儿一样,又将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继续照亮我们的神州大地!就让菜青虫在宏伟的中国馆内继续流连一会儿吧。而热闹了一晚上的世博园区也要短暂地休息一下,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参观者了!我们这篇虚构的关于世博会的小小童话也要告一段落了,希望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其他文献
一眨眼的工夫,暑假就过完了。就像好吃的糖果,总是还没留神它的味道,它就从舌尖上溜走了,跳到了肚子里,于是我们又想吃第二颗。不过啊,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让假期那么快就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什么办法呢?就是记日记啊!通过记日记,我们就能把一些我们不想忘掉的事情记录下来,等以后我们长大了,就可以翻开日记本,看看我们是怎么度过童年里的暑假的!下面,我们挑选了胡启玉小朋友寄给《小学科学》的暑期日记,看看她是怎么度过
期刊
或许是因为各个国家馆都在浦东园区吧,所以这里的人气一直都是超高呢。其实,浦西园区的那些企业馆和各个城市的案例馆,展示的内容一点也不比那些国家馆差哦。看到黄浦江畔那朵白云似的建筑没?那是中国航空馆,在这里,我们可以翱翔蓝天!  位于E片区的中国航空馆外形洁白、光滑,很像一个代表“无限”的数学符号“∞”呢。场馆表面的PVC膜上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涂层,它使灰尘很难附着在场馆表面;而且仅靠雨水的冲刷,就能完
期刊
事故回放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不久后被发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从事故发生后美国宇航局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人们了解到,从哥伦比亚号舱内警报响起,到宇航员不幸遇难,整段过程只持续了约1分钟的时间。在调查报告中还详细列出了哥伦比亚号解体前舱内宇航员的活动细节,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当航天飞机翻滚着失去控制时,宇航员威
期刊
“远古”来的    这只宠物可不一般,在遥远的过去,它的种族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亿6千万年之久。没错,这是一只迷你小恐龙,大家可以亲切地叫它:“拍喽”。  “拍喽”全身绿绿的,透着一股来自原始森林的气息,它还长了一双讨人喜欢的大眼睛!  别看“拍喽”身材袖珍,科技含量可不低!“拍喽”全身共由多达700个零件组成,内置有8个电脑芯片,38个用来侦测光线、动作和声响的传感器,以及为了让“拍喽”行动起来更
期刊
澳大利亚这块神奇的土地,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馆”。在这里有很多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的东东,比如鸸鹋、考拉、袋鼠、鸭嘴兽等。那块会变色的神秘岩石,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位来自南澳的测量员,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1873年,他在横跨澳大利亚中部的荒漠时,突然碰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山矗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当他弄清楚这不是因疲劳而产生的幻觉后,发现这竟然是一块奇特的巨大整体岩石。于是高斯就以当时南澳洲总
期刊
前面听过了“趣味科普六讲堂”,现在我们进入“《小学科学》杂志社庆祝教师节特别话动”的第二部分——推理六课堂!    一、侦探的语言——莫尔斯电码    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主人公大侦探波洛发现身边有一条眼镜蛇时,不敢大声求救,而选择了轻轻地敲击墙壁,敲出类似于“嘀嘀嘀,嗒嗒嗒,嘀嘀嘀”的声音来通知隔壁的上校军官来救他。这种声音就是著名的“SOS求救信号”。而SOS求救信号其实正是莫尔斯电码
期刊
新的任务  战火过后,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哗。虽然现在太阳才刚刚下山,但满目疮痍的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  一阵马达声打破寂静,一辆悍马车停在街道尽头的仓库前。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跳下车,站在仓库外负责警戒。最后一个下车的是一等兵乔,他除了背着M4A1卡宾枪,手里还拿着一台相机。  乔是一名美军战地摄影师,属于“格斗相机”小组。1951年美国海军成立了“格斗相机”小组,当时摄影师的任务只是记录所在部
期刊
星光灿烂的深夜,希思罗大厦第23层,一场盛大的慈善拍卖会正在进行。  拍卖会临近结束时,会场突然停电了!没多久,会场洗手间传出几声枪响,紧接着是一声尖叫!当保安修好电源后,发现有人在洗手间中枪身亡,便立刻打电话报警。  警长斯科特等人很快地赶来了,询问了大概情况,然后走进现场:  洗手间内的水管被打爆了,到处都是水。死者是一位拍卖会的来宾,女性,身中三枪。她的手提包好好地放在洗手台上,地上发现5个
期刊
           
期刊
剑,是勇气和智慧的代表,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虽然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冷兵器时代,全地球人都把剑看作兵器之王。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位于南方的吴国和越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战败身死,其子夫差继位。  勾践三年春,夫差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山。无奈之下,勾践求和。夫差得意万分,没有杀掉勾践,而是把他当做奴隶,带回吴国。勾践忍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