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自身具备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对于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说明学生是带着求知欲与探索的态度去展开学习的,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培养这种意识,给予其积极的启发与引导,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成效,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数学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知识的学习也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很难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乏,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学生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逐渐适应新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开动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对于数学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一、高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去进行问题的思考,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只被动接受,很多学生都认为课堂上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对老师提问进行回答或得出答案就可以了,在这种学习观念的影响下,通常学生重视的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愿意主动的通过思考去提出问题,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主体积极的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得到发挥。另外,在教学中很多学生还存在不善于提问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存在忽视的状况,特别是高三课堂,学习任务重,教师会认为学生提问属于浪费时间。而在高一、高二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初步具备了这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观念,但是往往给学生的提问机会比较少,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正确时教师也通常不能引导其继续思考。此外,还存在学生不敢提问的情况,有的学生因为害羞或者害怕等心理而存在不敢提问的现象,特别是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没有自信去提问,教师应该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努力的去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提问机会
  现阶段,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与制约,在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大量的进行习题训练去巩固数学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互动与沟通是非常少的,这种缺乏沟通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去一味的接受教师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机会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大部分也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提问,这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很大的阻碍。比如,在有理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演示冬天温度计的变化去加强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于出现的温度高于零度或低于零度的状况进行表示,使其思考天气预报播放的时候是怎样表示天气温度的?通过这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边学习边思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对正负数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了。
  2.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成长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高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高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含义也更加的深入,在一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同时结合多种数学思维及数学方法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疑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注意不同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别,针对不同问题的应用适当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而且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应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对提出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解决。这样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比如,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都是开阔思路的有效方法。而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与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总结,有针对性的去对待不同形式呈现出来的问题,使得自己的解答过程合理,方法的应用更加灵活,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素养。
  3.积极评价,激励学生提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也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根据学生提问质量的高低去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学生可以自主的提出问题就表明其在学习的时候展开了积极的思考,教师需要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应该做到课堂学习的全神贯注,实现自身数学思维的充分调动,能够发现问题,并大膽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中逐步养成正确的问题意识。比如,在等比数列的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学习过的等差数列的性质,展开两种概念的类比分析,在等差数列中,正整数之间存在m+n=p+q的关系,那么am+an=ap+zq,在等比数列中有,同样的四个正整数属于m+n=p+q的关系,则aman=apzq。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要求,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也应该积极的响应,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数学学习的实际出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使得自身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增强数学学习的成效,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卫霞.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王诗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郭琪.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J].新课程(中学),2012,02:155-156.
  作者简介:
  徐节槟(1987.10.1—),男,籍贯:江西上饶,工作单位:江西省高安二中,职务:教研组长,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其他文献
数学分析作为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房屋建筑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与安全,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及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的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把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全社会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要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中职会计教学,它的最大作用,在于大大提高
分析了矩形超声清洗槽槽底自由振动时的谐频率.通过与棒振动方程对比,对槽底振动方程进行恰当分解.在四周固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其谐频率方程,求出了谐频率的表达式,给出谐频率与
数形结合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解题思想,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提升问题解决质量与效率。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该解题思想的应用研究。本
期刊
将处于静态平衡状态的柔弱夹层顺层岩体边坡在爆破振动作用下的滑移失稳问题,视为层面抗剪强度指标(φ、c)弱化造成的.通过爆破振动试验分析发现,在层面强度及振动频率一定时
期刊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适合中国学生的“抛锚式”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具体操作模式,以期促进英语语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Based on the constructi
自改革开放后,针对外语教学发展,中国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愈加重视人才的语言能力培养。而在中学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偏向读、写,而忽略听、说教学。本文围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