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要把“哥们儿义气”当友谊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在校园中,很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常常以为自己有几个“铁哥们儿”,而引以为荣,他们也会为了“铁哥们儿”而讲所谓的义气。其实,这种“哥们儿义气”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
  兰州市民马先生的孩子在某中学读书,近日,马先生意外发现家里的钱少了1.6万元,后来儿子兵兵承认是他拿的,偷拿的钱被他用来向同级的6名同学“进贡”,而这几名同学却说是兵兵为讲哥们儿义气自愿花费。如今,“哥们儿义气”在校园盛行,而对这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缺乏清醒的认识,很多人为所谓的“哥们儿”的友谊,“两肋插刀”,常常会发生暴力事件。
  2016年2月,昌江县某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李某,为哥们义气将他人砍伤,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昌江法院依法组成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判处李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
  现在,在校园中,很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常常以为自己有几个“铁哥们儿”,而引以为荣,他们也会为了“铁哥们儿”而讲所谓的义气。其实,这种“哥们儿义气”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帮派气息,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且根本不相容的。
  不要把“哥们儿义气”当作友谊
  “哥们儿义气”与友谊是根本不同的,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渴望友谊、需要朋友,但同学们可曾认真地想过,“哥们儿义气”它绝不是友谊。
  那么友谊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来理解真正的友谊呢?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使你赢得朋友,获得帮助。当你遇到困难和危难时,朋友会无私地帮助你;如果你有烦恼和苦闷,朋友会耐心地倾听,听你诉说;并且帮助你找到一种适合的方法去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朋友会义无反顾地给你指出来,帮助你走出迷途。
  而源于江湖义气的“哥们儿义气”是以私利为目的,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更不顾及社会的准则、国家的法律。他们以“铁哥们儿”相称,以“江湖义气”为榜样,为了自己和“哥们儿”的私利,常常做出一些伤害他人、损害集体的事情来,有的甚至是坠入犯罪的深渊。

  首先,父母和老师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义气”情结。因为“同盟关系”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建议家长和老师不要和孩子直接产生冲突,尽量冷处理。孩子讲义气不是坏事,但需要父母在方向上加以引导,培养他胸襟广阔、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坚持原则、谦虚有礼的品德;而不是为了讲义气去打架、包庇隐瞒错误。
  其次,教育孩子诚实、勇敢和正直。为了义气,相互包庇错误是不诚实的、虚伪的表现。当朋友将要做错事时,敢于规劝;当朋友已经做错事时,不包庇护短,引导孩子崇尚相互帮扶、共同进取的真正的友谊。让他知道无原则的“哥们义气”往往是违法乱纪的一个诱因。因为“义气”二字很有诱惑力,有的中学生为了讲义气而去帮助“哥们儿”打群架,不分情由,就把对方当成“仇人”,拔刀就刺,结果自己锒铛入狱。
  第三,要注意观察孩子正在长大,家长正在经受孩子心理断乳带来的焦虑情绪,家长要学会表达自身情感,向孩子说明你的担心和忧虑,并且接纳孩子的不稳定情绪,理解孩子的困惑,从尊重鼓励开始,表达欣赏与期待,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帮助孩子澄清哥们义气不等于友谊的事实,树立孩子身边的榜样,不意气用事,客观全面地评价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不随便承诺,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创造民主协商型的家庭氛围。
  另外,还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择友标准,需要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要实现的目标价值相融合,引导其关注同伴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圈子对青少年的性格和价值观影响很大,如果青少年天天接触的是网络暴力、街头愤青,那么他很可能受到感染,开始变得暴力偏执。所以,家长及学校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朋友圈,并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其他文献
期刊
案 例:  刘某在城外树林里游逛,遇女青年林某(21岁,体校业余武术队员)骑车从树林穿过,遂生歹意。刘某潜伏窥察后发现,林某每日清晨和傍晚都要骑车路过此地。某日傍晚,刘某携带刺刀一把,躲在路旁大树后面,等侯林某回家,伺机强奸。当林某骑车进树林时,刘某突然窜出,拦住去路,林某与其搏斗,将刘某踢翻在地后迅速逃跑,刘某穷追不舍。林某跑出不远,看见一户人家亮着灯,欲进去暂时躲避,但屋门推不开,便破窗而入。
案 例:  马某,男,17岁。马某在山上干活,见本乡林水村女孩段某(13岁,身高1.62米)在挖野菜,便问段是哪个村的、姓名、年龄等。段某谎称自己17岁。段某问马某的年龄及姓名,马某说自己19岁,并谎称在县糕点厂工作。两人在闲谈时,马某说要在本村给段某介绍个对象,段某同意,并且要给马某介绍个对象,说:“像我这个样的行不行?”马某说:“行。”几天后两人赶集相遇,彼此情趣相投,遂建立了恋爱关系。晚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