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证明自己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一天尝试从最高处跳下来之后,儿子启元第二天完成作业后,又央求我陪他下楼去玩一玩。
  玩了几次吊环上的引体向上,启元把两脚勾在吊环里,蜷身两周翻,背和四脚朝天,俯身大鹏展翅。喝彩声传来,儿子习以为常,不动声色。
  月明星稀,人们已回家休息。儿子又上了铁架,三格,五格,七格,直至登顶。他俯瞰脚下,显然恐惧占了上风,又重复昨晚的动作:上去,不敢,缩身钻入下一格,下跳。
  我希望他比昨晚更加從容,但我也不希望他弄伤自己,选择权在他自己手里。最终,儿子没能战胜心魔,但他说自己已具备相应的实力。
  见我无话,他说:“爸爸,你心里一定不高兴,认为儿子没用。”
  我说:“如果地下很软,你肯定早跳下来了。你只是不想受伤而已。”
  “那我从八格跳下来就相当于从顶上跳下来了?”儿子问。
  “可以,其实八格到顶没多少距离,只是从顶上跳你会感到害怕。”
  “我们回家吧。”
  问他要不要吃最喜欢的哈密瓜,他说没成功没胃口,没精打采地抹干泪,窝在沙发角落里翻着书。
  后来,他慢悠悠地说:“爸爸,今晚我学会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啊?”
  “放弃。”
  “放弃就是不坚持,应该比较容易吧?”
  “不容易,要想让一个倔强的人放弃并不容易,比如我。”
  哈哈,这哪里像一个不到10岁小孩子说出的的话啊!
  我认为孩子没有错,该放弃的时候就是要放弃。孩子已经做到了,没必要再证明自己了。为自己真实的内心而活,永远不要为了外在的赞美,就不顾一切地去证明。
  父母一味地想让孩子证明自己什么都能行,孩子就会很累。在启元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少刺激他,让他证明自己。尽管这种方法有时是有效的,但有效的方法未必是好方法。孩子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会失去很多东西。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努力,故意使用激将法,预言孩子不行。孩子急了,赌咒发誓要好好干,一定要证明给父母看。父母心中暗暗得意。但激将之下,孩子往往会奔向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个目标甚至会把孩子压垮。孩子多数天性好胜,一旦被压垮,他们所受到的那种挫败感会无以复加。
  所以,任何情况下,父母不要激将孩子,说孩子不行。激将孩子只会有两种后果:一种孩子你越说他不行,他就越不行;反正你已经认定他不行了,他也就丧失了斗志和学习能力;另一种孩子,你越说他不行,他越要证明自己能行。但是让那么小的孩子就活在“向别人证明自己能行”之中,从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童年,这又是多么可悲啊。
  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约翰·诺尔斯的杰作《独自和解》中有一个经典场景。小说的主人公菲尼亚斯是一位卓越的运动员及“第六阶段思维”的实践者。某日在游泳池畔,他注意到游泳比赛的全校纪录保持者并不是他们班上的同学。从未受过游泳训练的他对友人吉恩表示自己破得了纪录。他简单地热了身,走上起跳台,接着要吉恩帮他计时。一分钟后,吉恩难以置信地看见菲尼亚斯破了纪录,但是她很失望,因为没有其他人在场来确认这个纪录的“正式性”。她打算致电当地报纸,还要菲尼亚斯第二天在正式计时人员和记者面前重游一次。菲尼亚斯婉拒了,而且要求吉恩守口如瓶,因为他只是想破纪录,也办到了,这就够了。吉恩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对这个孩子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完全是为了自己,他有自己的原则,他的努力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他想做,他做到了,这就够了。
  (摘自《中国妇女报》)
其他文献
我的故乡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古老的黄河文化早期发祥地之一,这里民族众多,不同的生活礼仪,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民俗画卷。  我的故乡古时称袍罕,唐代为河州,民国时改称临夏。在我出生的19世纪30年代时居民尚不足万人。这里的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夜,人们早早进入了梦乡,只有一些戏迷打着灯笼去戏园子看秦腔。  当雄鸡叫过三遍,东方天空现出鱼肚白时,古城醒了。随后远远传来了回族清真寺做“板
期刊
学车时,我把车开得“嗖嗖”快。教练说,你要记住,车开得快,谁都会,但要让车慢下来,而且停车时停得恰到好处,那就難了。果然,六位师兄弟,目标停车时,不是车子靠前了,就是偏了。我有位同学,曾在大公司做高管,他忙工作,忙新房装修,忙晋升……天天像台机器一样。有一天,他觉得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但踏进医院后,就再也没出来。其实,他有健康的可能,譬如慢下来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但他没有。  生活的艺术,并不是
期刊
小时候,爸爸常跟我说:“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我当时不明白好工作是什么。我想当卖糖的售货员,这样每天都有糖吃;我想当个种果树的农民,这样果子一成熟,我就可以把果子摘下來……这些是我一直向往的事情。可是,爸爸告诉我:“这样的工作没有出息。”他告诉我,长大了可以去当记者或者作家。但是,我一直长到很大,都不知道记者和作家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如果有人带我去体验过这样的
期刊
我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那天,兄妹俩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忽然就起了争执。我没有立即上前过问,因为我知道,孩子之间闹矛盾是很正常的,很多时候他们都能自行解决,这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机会。  但是,我却听到3岁半的妹妹蛮横地对7岁的哥哥说:“你要是不给我蝴蝶贴画,我就把你门上的贴画全撕下来!”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丫头说这种威胁人的话了。记得有一次她说想看电视,我没同意。她竟然说:“你再不让我看
期刊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新研究發现,洗手不仅能保持手部清洁,还能清除大脑中的陈旧思想。这种行为可以改变对目标的追逐,使有限目标变得不那么重要,让次要目标变得更加重要。  实验中,志愿者们在做出选择后洗了手,他们纠结于自己选择的可能性就会下降。该研究发现,这种行为可以消除你对于白天所做的决定的怀疑,这表明如果你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你所需要的就是洗洗手。
期刊
小学一年级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习惯养成。但其实还有一些东西,是需要从开始上学就重视起来的。今天分享一位因工作原因派驻日本的中国爸爸的经历,看看在日本教育中,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功课”?  有一天,儿子回来后很沮丧,在自己房间里关上门不肯出来。在外面能听到里面有隐隐的抽泣声。  一个7岁的孩子,从中国和我一起来到日本,3个月时间就融入了日本的生活,在小学里表现不错,是件了不起的事
期刊
“咚咚、咚咚!”一只鸡妈妈在沙地上找食物。  奇怪,沙地上没有小虫没有青草,她究竟在吃什么?  这时,狐狸正饿得肚子咕咕叫,蹑手蹑脚地靠过来说:“鸡阿姨,我也饿,分点儿让我尝尝好不好?”  鸡妈妈笑眯眯:“来来来,小兄弟,先吃些石子开开胃。”  “石子也能作点心?哼,真小气!不分就不分,还要说谎来骗我!”狐狸听了一扭头,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那么,鸡妈妈为什么要吃小石头呢?  1.她骗狐狸。她根本
期刊
英国医学科学院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药品说明书普遍存在术语太多、对副作用描述“太吓人”、对藥物益处描述不足的问题,使患者服药时将信将疑,甚至不能坚持服药,导致药物疗效“打折扣”。  调查还显示,能把服药这件事坚持下来的不到一半人。其中原因可能包括服药者因药物说明中对副作用的强调过甚,而对药物产生不必要的顾虑。老年朋友如果对服用的药物产生疑虑,应咨询您的主治医师或药剂师,不要擅自服药或停药。
期刊
棋期有道:  老来多乐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  精妙的棋局就像人生,在山穷水尽之时却又迎来柳暗花明;真正的人生就像棋局,在穷途末路之后就是海阔天空。  对弈不仅仅是棋技的较量,更是智慧的碰撞。棋局不仅是方寸之间的菁华,更是头脑较量的风暴。  今后,我们将每期为您挑选两盘“精彩象棋残局”,并附上具体走法,希望为您的生活增加些许乐趣  来吧,亲爱的老年朋友们,用您的智慧来参破那些令人称叹的妙局,用您
期刊
由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庆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长寿老人的CLEC3B基因表达通常类似,说明CLEC3B基因可能与长寿有关。  研究人员收集了530名95岁以上老人和4312名80岁以下人士的血樣,对血样进行遗传信息分析。长寿老人组中大部分人年龄过百。研究人员发现,除了已知的与长寿有关的载脂蛋白E外,长寿老人组中,基因CLEC3B与一种名为Tetranectin的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