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转化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吸氮强度,尤以生育后期提高的幅度为大认为是增施氮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基础.增施氮肥虽提高了小麦植株的吸氮强度,吸氮量增加,但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的转移率降低.增施氮肥不仅促进了小麦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而且也促进了对土壤氮的吸收.并讨论了在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合理运筹的问题.
其他文献
应用分解网袋法,对神农架地区的1条1级支流河岸林4种乔木树种的树叶凋落物进行了连续90d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叶干重的损失程度不一样华西枫杨、连香树树叶干重损
以粤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探讨了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系列上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代表类型:针叶林(马尾松群落)、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吊皮椎+木荷+枫香群落)、南亚热带常绿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沈阳市苏家屯区耕地土壤(0~20 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 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或经
1 引言植物种群的数量结构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而生物量结构动态又是数量结构动态的主要内容.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内物质生产的总量,或者说是种群进行光合作用总积
通过电位滴定曲线探讨了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火山灰土壤剖面的电荷零点(ZPC)特性.结果表明,两火山灰土壤既有一定量的可变电荷,又有一定量的永久电荷,其土壤胶体是可变电荷胶体和永久电荷胶体的混合体系.两土壤剖面各层ZPC:均位于滴定曲线的酸方一侧,并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ZPC的位移(σi)则有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两剖面表层土壤ZPC均较国外的火山灰土壤低,显著高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黄土质土壤
通过比较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其亲本的光能利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差异,为培育耐光氧化的杂交稻提供选亲配组的生理依据.使用TPS-光合仪和FMS2荧光仪(Hansatech,UK)分别测定了人
通过对上海市的苏州河支流绥宁河治理段与非治理段水体叶绿素a分粒级分析,探讨了生态修复对水体粒径分级叶绿素a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治理和对照以及治理采样点微型和微微型浮
利用RAPD技术,对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自然分布区的13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产生稳定多态性标记的引物14个,共扩增出105个
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相结合,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豆根际土壤和残茬腐解液中的对羟基苯乙酸和间羟基苯乙酸的含量;在培养皿内研究两种酚酸对大豆生长抑制效应;研究了二者对
通过对比分析景观指数的变化情况,评价了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计算发现规划前后斑块数从413减少到401,香农均匀度指数从0.755提高到0.787,优势度指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