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杨奇函演讲:诗词之美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演说家》第十期中,清华学霸杨奇函关于中华诗词的一番演讲,惊艳了全场观众,也令主持人魯豫敬佩道:“真精彩,今天晚上回家我就背诗词去。”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霸让鲁豫做出了如此感叹?下面就让作文君带你去窥探一番吧!



  大家最近应该看了很多关于古诗词的节目,我自己也是一档古诗词节目的策划,在选题的时候,发现中国诗词真是浩如烟海,实在太美了。诗词我们学它来干吗,考试对不对?但其实我们忽略了它最美的部分。
  诗词之美第一美,在于专属中国人的表达体系。外国人不会,只有我们能通过古诗词含蓄而优雅地表达丰富的情感。比如常说的“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用古诗词怎么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之美第二美,在于给日常生活一份诗意。在讲求效率的环境下,每天GPA,KPI完成得怎么样,房价怎么波动,股票涨跌如何,都是这些。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注意,诗就能给你带来远方。你不用出屋,就在宿舍就在办公室,就能通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受波光粼粼皓月千里的豪迈;就能通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感受银装素裹下一叶扁舟的潇洒。诗歌给了我们小生活中的大格局。
  诗词之美第三美,在于培养了中国人独有的悲天悯人。我们对于贫穷,对于被压迫,有种天然的悲悯。杜甫会怒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曹操会感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中国古诗词构筑了我们最牢靠的集体意识,也给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了最大公约数。跟老外聊天,我们可以聊希腊神话,可以聊美国宪法,可以聊柏拉图,可以聊大数据,可以聊拉格朗日定理,我们唯一聊不了的,就是中国古诗词。他们都是世界顶级名校毕业,但就是不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采朵菊花,就是恬淡的生活了?但哪怕我小学毕业的外婆,都可以跟我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华诗词给我们每个人的原始记忆烙下了深刻的、共通的文化载体。不管走到哪儿,只要你是中国人,浪费粮食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要你漂泊远方,肯定能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只要你背井离乡,望着天上的明月,肯定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你垂垂老矣,三十年后万里归来,站在家门口,迎接你的肯定是……是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心里想的肯定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所以面对这个时代,我想说,传统文化需要回归。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二,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军事实力可以散放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但是一千年前没这些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是。
  一千年后,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还是。是什么决定我们永远都是中国人?文化。只要你会背“锄禾日当午”,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输谁。儿不嫌母丑,不是说今天中国强大了我们才爱国,中国弱小,我们就不爱国。中国文化,让我们在强大的时候彬彬有礼,弱小的时候坚韧不拔。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才有了我们民族的大气磅礴,我们生活的诗意盎然,它是我们每个人的骨气和底气,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壮哉,我中华诗词绵延不断!雄哉,我中华诗词洋洋大观!奇哉,我中华诗词星移斗转!美哉,我中华诗词春色满园!
  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掌握好方法,作文可能是高考语文中最简单的部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探索和积累。我在高一升高二的那个假期“参透天机”,经历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突破,帮学生把作文从47~52分的中等水平,成功上升至55分左右,甚至有时还能达到59分的水平。好了,首先贴上我的公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结构合理+文采与深度+卷面整洁=全都是套路  接下来我会逐个分析这个公式中的要素,力争简明、清晰地帮助各位理解这个公式
期刊
【适用话题】教育 领先 务实 借鉴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科技教育也因此备受重视。学习科技离不开学习STEM知识,也就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根据牛津大学2015年的研究,在今后的20年中,美国47%的工作将实现自动化,将导致劳动力的转化并产生新的工作机会。这意味着美国将需要大量受过良好S
期刊
【适用话题】感性与理性 科学与文化 客观规律  数字本身是客观的,但人总是不自觉地把非数学的意义投射其上。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认知心理学专家马林诺夫斯基(Marisca Milikowski)曾研究过人们对100以内数字的评价(好/坏,令人兴奋/令人平静)。统计结果清晰显示,偶数被认为是“好”,而奇数则是“坏”;以1、2、3结尾的数字比别的更令人兴奋,偶数则令人心安。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王教授(D
期刊
作文君:2017年11月5日,“2017腾讯WE大会”在京举办,剑桥大学物理学教授、著名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做视频演讲。在演讲中,霍金描画了人类未来太空移民的生活图景,并向中国朋友分享了“突破摄星”计划,该计划是探索太空移民的第一步。  我今天的演讲,是关于在宇宙这一背景下,地球和人类所扮演的角色。我先问大家两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够确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类的未来达到尽可能完美?其
期刊
互联网的发展有两条线,一条是知识改变命运,个人奋斗,阳光财富,青年榜样……这条线光鲜亮丽,满满的正能量,是条主线。另外一条线,则充满着阴谋和欺骗,骚扰甚至绑架用户,代表着互联网暗黑的一面。奇妙的是,这两条线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不是一拨好人在第一条线上,一群坏人在第二条线上,而是这些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同时在两条线上忙碌着。  互联网公司第一次看到利益,是通过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2000年,中国移
期刊
【适用话题】嘲人与自嘲 鄙视链 怪圈  8月底,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端着保温杯喝水的画面火爆网络,铁汉变成手捧保温杯的大叔让人唏嘘不已,“保温杯泡枸杞”也一下子成了中年男子的标签,调侃与揶揄中,满是无处话凄凉的伤感。  前几天,作家冯唐所写的《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又刷爆了朋友圈。不论是“油腻”还是“猥琐”,都自带了吸睛属性,一下子成为嘲人与自嘲的热词。文中反向勾勒出的“油腻”中年的画像,
期刊
【名师押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需要用心地寻找。我们可以寻找春天的美,寻找自我的心灵世界,寻找身边令人感动的一切……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能懂得美是什么,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懂得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请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押题理由】  1.选择半命题作文,贴近教学实际。近几年中考作文考查,依旧在命题
期刊
【适用话题】文学的价值 自媒体 粉丝经济  【素材分析】“自媒体”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从散发着油墨气息的纸张到如今的网络,文学市场一直都在。无论哪个时代,文学大咖从来不缺乏追随者,那些铁粉捧出的真金白银不仅奠定了大咖们的文坛地位,也是对文学价值的肯定。  (特约教师 倪丽彬)  NEW视野  白居易与元稹是生死至交,元稹病危时委托白居易为他写墓志铭,临终前元稹将其收藏、车马、绫
期刊
【适用话题】兴趣 执着 努力 精益求精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厉害了!95后学霸,花4年时间,为同龄人写了一本天文学入门教程。”2017年10月,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在朋友圈发的这条消息引发了媒体和网友关注。教材的书名叫《心阅星空——中学生天文学基础和观测实务》,共300多页,有30多万字。作者孙邦正,是个名副其实的95后学霸,今年正好20岁,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天文与天体物理
期刊
好读书的坏处自然很多。譬如终生受穷别想当官,没个好身体,不是好丈夫,没有好人缘,性格古钻。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说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凡能找到的书,不管文学、政治、哲学、历史……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