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敢死队》等美国大片钟爱的Magforce

来源 :私人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硬汉系列的《敢死队》、还是超级英雄系列的《钢铁侠》,亦或者是小鲜肉系列的《盗墓笔记》……也许你不曾知道,这里其中一个重要的“担当”出自台湾马盖先和他的Magforce。
  美国大片的必需品—Magforce
  说起电影,最让人“脸红心跳”的当属“硬汉系列”。陪着我们一起成长的《终结者》系列,从1984年到2015年,把电影熬成了情怀。在特效技术、制作等一系列不太先进的80年代,《终结者》已经完成了科幻片的拍摄,在现今看来仍是一大奇迹。它被誉为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之一。在过去的30年间,全系列的五部电影相继问世。从视觉效果上,《终结者5:创世纪》最为震撼,当然和他诞生在21世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部好的电影除了演职人员的重要性之外,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关注。比如他们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道具,包括Magforce产品在《终结者5:创世纪》就“闪亮”登场了。之所以在第五部才登场,是因为……我们也很年轻,生于1988年。比《终结者》晚了整整四年,还好在收官之作中也起了担当了重任。
  之所以在闪亮上加入了引号,是Magforce低调的性格和出身使命让每一次的露出都变成了必然,而不是“蓄谋”。像“舒化奶”那样平铺直叙的在变形金刚里,Magforce是万万学不来的……以军规产品起家的Magforce更注重“功能”,说的严肃点就是前文提到的使命。它是最早做军规产品起家的,当然现在也是。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阿根廷……迪拜等包括我国在内的22个国家都是Magforce产品的忠实用户。就连美国、法国、德国、摩洛哥等国家的军方采购也将其列为指定供应品牌。怪不得硬汉系列也逃不开Magforce的“魔爪”,想要做的专业并不是模仿,而是“照搬”。所以我们在《终结者5:创世纪》也能看到毫无违和感的装备,这些“军事机密”真的不得不感谢硬汉系列的真实呈现。
  一部电影的选择可能是巧合,但是接下来《赤焰战场2》《敢死队3》等硬汉系列也选择了Magforce。与以往大家所知的“植入”不同,Magforce以必备品出现而不是广告客户。在我们非常喜爱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里,Magforce也有不俗的表现。《钢铁侠3》《美国队长2》《美国队长3》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Magforce。当然这不止是美国人等外国人的专属品牌,它也不是MADE in 美国,而是宝岛台湾。在我国持续热播的《盗墓笔记》电视剧版本中,Magforce也成为了必备品。李易峰、杨洋等一众小鲜肉也和Magforce相处融洽。终于有一次大陆和世界同步接轨,选了相同的配置。至少在配备上,我们的电影水平是领先的!
  所以,即使不参军,不盗墓也能拥有那股英气。这正是创始人张藤耀先生不一样的地方。除了军人般不可复制的气质,时尚的外形及更考究的技术才是他一直追寻的目标。
  你根本想不到的事实和数据
  最早为我们“减负”的品牌是Magforce,因为是它创造了”Y“形带,背带部分大量选用专业的PE、EVA、EVE等材料,并在人体工程学上下了大功夫。不但分担了重量还大大加固了装置。真正做到了实用、耐久、科学等多合一的性能。
  如果你愿意这么做,你就可以这么做:一款Magforce的双肩背包可以同时背起7个50KG的人,这种承重力可不是一版(一般)品牌可以做到的。并且这一切还在舒适、透气的基础上。怪不得那些“大兵”,那些“英雄”,那些“鲜肉”和背后的工作人员们要选Magforce呢。不可思议的背负能力及科技创新,谁能不爱呢!所以同时背不背7个人是你的选择!
  真正的变形金刚是Magforce:Magforce最大功能可不是那简单的背负称重能力而是“模组”能力。你可以将两个不同的Magforce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说的文艺点是“搭配”来任意组合拆装专属于你的Magforce。所在在Magforce拥护者里除了帅气逼人的大兵,还出现了很多“玩家”。这些玩家包括登山爱好者,极限运动者,当然也少不了前卫飒爽的女性同胞们。以后出去玩有Magforce,你的登山用具、衣服、睡袋……等等都可以和Magforce产生密切关联。在需要时你可以把“全家”背在身上,不需要时你可以仅仅拎起一个小包包,把随身物品携带好即可。
  请揭开创始人的庐山真面目
  Magforce的中文直译名是麦格霍斯,由于隶属于台湾马盖先国际开发有限公司。所以很多人称Magforce为台湾马盖先。他的创始人张藤耀先生和他的品牌Magforce一样,看似简单却深藏不漏。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埋头苦干,对于现在流行的炒作、宣传还是一个初学者。今天讲述这样的事实,也仅仅是为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位甚至几位更专业的帮手。或许有一天,你在行走的楼上,有了Magforce你会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多一份依靠。
其他文献
扑面而来的城市美景,跌宕起伏的梯田花海,屏住呼吸的深蓝碧波,心跳加速的骤升骤降真实体验……从地面看不到的诸多美景,令低空旅游充满了诱惑。  方兴未艾的中国低空旅游  中国有记载的首次载客低空飞行游览始于1921年3月3日,当时的北京航空署以“游览飞行,足开民智”为由,在现北京南苑机场的位置,用了两架进口的“大维梅”固定翼飞机,举办了中国航空史上第一次载客飞行游览活动。当时,主办方向公众发售空中游览
期刊
王薇
期刊
置身全球最重要的商务航空展之一——2016欧洲商务航展,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务机、航电设备、衍生服务产品……人们尽情想象着这个行业的未来。年复一年,与会者一次次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与善意,而现实似乎并不解风情,近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对从业者们施以捶打。  光鲜亮丽  5月24日~ 26日,瑞士日内瓦,2016年欧洲商务航空展(EBACE)如期举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商务航空展之一,其行业风向标的意义不言而喻
期刊
迄今为止,通航人士对于低空旅游经济发展的期待与热情始终在高涨与低落间饱受煎熬。  2016年春天,全国两会启幕。  “低空领域一般是指不影响运输航线的空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唯一没有开发的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万家丽集团董事长黄志明在两会期间的这句话至今让通航人士心有戚戚焉。  目前,低空旅游这块始终有待开发的经济“处女地”究竟有着多大的容量呢?  低空旅游,是指人们在低空空域(在中国,原则
期刊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运营商来说,除去人工、政策等成本不提,单就飞机本身的运营成本来说,挑选合适的飞机就是个技术活。  人们乘坐各式飞行器欣赏当下与现实生活几乎难以扯得上多少关联的山川河流、人文风土,有机会重新发现一个平行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飞行器是一个触发点。  因此,选择哪种飞行器来满足人们对于低空旅游较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艺术”。  一般来说,低空旅游可分为城市型游览、景区型游览和旅游交通型
期刊
中国航空医疗救援目前到底差在哪儿呢?过去而言,有人说运营模式模糊、有人说基础设施建设缺位,凡此等等;如今而言,老问题固然尚存,但国内各方依然对于航空医疗救援的认识不足恐怕才是眼下真正的切肤之痛。  杯水车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里说的不是年复一年的良辰美景,而是对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发展举步维艰的最好注脚。  互联网时代,凡走过的都留下了痕迹。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航空医疗救援的误读都留下了
期刊
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行器,一系列改进和新的航空冒险自此拉开了序幕。此时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一度陷入对于航空这个崭新时代的狂热之中。各种标志性的传奇飞行家纷纷崭露头角,获取了大众的热烈追捧与崇拜。查理·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单人驾机首次穿越大西洋的壮举甚至与大萧条并列,作为美国历史上的地标性事件被陈列在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博物馆里。美国是私人飞行爱好者的飞行最佳
期刊
最新环保验证机推出  巴航工业与波音公司在7月7日联合推出了一架新的“环保验证机”。双方将以一架E170作为试飞平台,在8月和9月在巴西测试一系列先进的环保技术。  而在2012年的时候,波音公司就与巴航工业共同宣布合作开展“环保验证机计划”(ecoDemonstrator Program),旨在加强双方在环保飞行测试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航空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  事实上,波音公司早在2011
期刊
五年前的10月,我们的创刊号呱呱落地,弹指一挥间,50余期杂志的出版延续着杂志诞生时即肩负的使命。从飞翔的传说到飞行的尝试到飞上天空,之所以如此渴望飞行,是因为人类心中有梦,是因为相信未来更美好。而我们这本杂志就是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相信未来的人。  这五年,我们深入了解和探察中国的商务航空与通用航空市场,我们经历了中国商务航空市场的井喷式增长阶段,也与同行共同感受行业步入平稳后略显冷清的寒意,也不
期刊
一款中国制造的飞行器今年引起了美国百年杂志《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的无限感慨——“我们从1906年就开始写各种飞行汽车的故事,这次,也许会真的不同。”  美国人的期待  一款中国制造的飞行器今年引起了美国百年杂志《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的无限感慨——“我们从1906年就开始写各种飞行汽车的故事,这次,也许会真的不同。”  这款让“歪果仁”震惊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