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儿童SLE外周血清水平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测定33例SLE患儿外周静脉血标本和1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MBG1表达情况;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PBMCs HMGB1-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面CD14/TLR-4表达情况。2组间HMGBI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21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儿童SLE外周血清水平表达与临床意义。
方法ELISA法测定33例SLE患儿外周静脉血标本和1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MBG1表达情况;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PBMCs HMGB1-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面CD14/TLR-4表达情况。2组间HMGBI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外周血HMGB1水平和HMGB1-mRNA表达量在SLE活动组患儿中[(25.8±3.9)ng/ml,0.80±0.16]明显高于稳定组[(9.3±2.7)ng/ml,0.46±0.18,F=7.0,2.8,P<0.05]和健康对照组[(9.1±0.9)ng/ml,0.34±0.10,F=50.2,7.5,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面CD14/TLR-4表达情况在SLE活动组患儿(91.2±1.3)中高于稳定组[(87.6±2.8),F=0.8,P<0.05]和健康对照组[(87.0±2.2),F=0.9,P<0.05];SLE患儿外周血HMGB1表达情况检测和单核细胞膜表面CD14/TLR-4的检测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48,P<0.01);SLE患儿尿蛋白含量和HMGB1浓度呈正相关(r=0.48,P<0.01),而在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中,HMGB1与CD14/TLR-4和尿蛋白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这说明HMGB1在细胞膜外可能通过CD14/TLR-4受体参与了儿童SLE发病。
结论SLE患儿PBMCs能分泌HMGB1,使外周血清中HMGB1水平增高,且可能通过CD14/TLR4途径参与SLE肾脏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决策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入住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一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患者成功行最大限度肿瘤减灭术,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200 ml,无输血。术后第8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肝功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类少见的以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和黏膜黑斑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病因尚不完全清晰,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和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主。诊断主要依靠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内镜检查常可发现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基因检测常可发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STK11)或称肝激酶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protein-16,CC-1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s protein-1,MCP-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治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磷酸酶基因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初发、复发及恶变的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开滦总医院2008年至2017年PA 9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肝癌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联合应用大蒜素胶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大蒜素胶囊联合EC方案(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90 mg/m2+环磷酰胺9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4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EC方案化疗4个疗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正常组织产生高滴度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有力武器;但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深入探索减少糖皮质激素的脱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脂质体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纳米载体之一,具有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的特点,在药物递送中扮演
肌骨超声是RA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可以有效探查滑膜炎、腱鞘炎等病变,滑膜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关于腱鞘炎的临床研究却并不多见。事实上,腱鞘炎可见于RA病程的不同时期,且有助于RA早期诊断、病情随访,甚至预测疾病进展。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超声下腱鞘炎的相关研究,旨在强调腱鞘炎在RA中的价值,为今后RA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病(AID)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AID患者1 561例及健康对照组196名,对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及其与其他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4+ T细胞、T辅助细胞(Th)1、Th2、Th17、CD8+T细胞的比值进行分析,并进行T细胞亚群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损害不同系统或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的一类疾病。然而,目前诊断和治疗上通常主要依靠临床经验,而不是基于免疫学机制。尽管基础免疫学对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有关免疫学诊断标准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仍然缺乏。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免疫研究,阐明免疫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建立诊断和治疗的标准,或者明确不良反应。为推动我国临床免疫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