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圈里的“角色扮演”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的小小圈子里,都有什么样的角色存在呢?什么样的宝宝是领袖?什么样的宝宝是随从?什么样的宝宝又是被排斥的对象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宝宝的圈子里的秘密吧!
  
  同伴友谊对宝宝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同伴群体能满足宝宝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方面的需要。上了中班以后的宝宝们,在幼儿园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有的宝宝成了朋友国里的核心人物,有的宝宝是追随者,还有的是外围人物,甚至是被排斥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现象1:“孤独”的小天
  
  小天在班上是个不受小朋友欢迎的孩子。他简直就是班上的“捣乱大王”: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离开教室时,他在地板上爬来滚去地疯;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时,他推推左边的同伴、拍拍右边的同伴,不停地捣乱;游戏的时候,小天又很霸道,他喜欢的玩具就要独占,不让其他小朋友碰……
  有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当火车头,由“火车头”邀请其他小朋友上火车;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咔嚓咔嚓”骑在小板凳上一起前进。开火车游戏是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游戏,然而,每次玩的时候,不管谁当火车头,小天都不会被邀请上车。看着其他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开着小火车,坐在一边的小天显得特别孤独……
  说明:小朋友们都不愿把小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不邀请他上自己的小火车,显然,小天成了班级团体里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小天捣乱、淘气、霸道,小朋友都躲开他,避免被他干扰或被看成小天一类的人。
  分析:小天这样的孩子,在每个幼儿园甚至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小天”可能是男孩子,偶尔也可能是女孩子。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同伴群体里不受欢迎的地位一旦形成,几年时间内,这种地位都难以改变。
  为什么小天会在集体中表现出那些问题行为呢?这还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和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来分析。
  小天这样的孩子,属于性格外向、活动水平较高的一类孩子,也就是说,他们比较喜欢动而很少对安静型的活动感兴趣。所以,在要求安静的活动中,他们容易出现“捣乱”行为。
  而对于集体生活的一些规则,比如排队、保持安静等等,小天们接受起来有些困难,这就和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了。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过着“一个中心”的生活,这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所以会给别人留下霸道、自私、任性的印象。
  


  虽然宝宝是家里年纪最小、最应该受照顾的人,但是,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做长远的计划和准备——宝宝终究是要从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学校集体生活,直至走向社会的;因此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为他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做准备。给孩子设定一些适当的规则,例如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好吃的东西要先给老人等等;家庭里保留一些必须人人严格遵守的规定,例如晚上睡觉前必须刷牙、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帮助宝宝适应社会生活。如果一个活动水平高的孩子,从小又没有建立规则意识,那么他们到了集体生活中,难免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实际上,在同伴群体里不受欢迎的孩子,也可能是另一种性格:特别安静,不爱说话,有些胆怯。形成这种性格,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家长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且活动受到家长的诸多限制,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这种退缩的性格,这些孩子几乎不会主动发起和同伴的交往,也不受老师的喜爱,所以容易被同伴忽视和排斥。对待这样的宝宝,父母要注意多给他们创造锻炼自主、独立能力的机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老人喜欢替孩子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问宝宝“几岁了?”还没等宝宝想好怎么说,老人已经抢答“我们快2岁半啦!”这就是典型的剥夺了宝宝自主思考、自主表达机会的例子。
  要想避免宝宝成为同伴团体里不受欢迎的人,就要对宝宝“收”“放”有度,该设立规则的时候千万不能心软,而该给他们自由、权利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包办代替、好心办坏事。
  
  关于宝宝同伴关系发展的小知识
  一般情况下,宝宝从2岁左右开始就喜欢和同龄伙伴游戏、玩耍;到3~4岁时,宝宝和伙伴的关系日渐亲密;到5~6岁时,宝宝开始有了朦胧的小群体意识,有了归属感的萌芽,于是2、3个宝宝常常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群体;而团体意识到8~13岁时才达到高潮。同伴群体形成的亚文化,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现象2:月月的追随者叮当
  
  月月是班上的大姐大,因为比较“成熟”和“老练”,月月总有些好点子,例如过家家的时候把滑梯下的小空间当成家;老师也经常表扬月月,说她是个懂事孩子。于是,在月月身边就出现了叮当这个小“跟班”:月月玩什么她也玩什么,月月提的建议总是得到叮当迅速的响应;月月讨厌谁,叮当就讨厌谁,月月喜欢谁,叮当也就喜欢谁。
  说明:叮当是同伴群体里的跟从者,这些宝宝会“忠实”地跟着群体里的领袖,以领袖人物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分析:跟从者追随领袖的原因无非有二:1、认为领袖的意见是正确的,不由自主地听从;2、想从这种“跟从”行为中获利。儿童跟从者,他们在集体中不是能力最强的孩子,甚至可能是能力比较弱的那些孩子;因此,一部分跟从者是心悦诚服地跟着“领袖”,听从领袖的意见从而被个群体接纳并避免犯错误;而另一部分跟从者,就是想从这种与领袖保持高度一致的行为中获利,他们的跟从并不是心悦诚服的,他们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事实上,这些跟从者跟从的不是领袖任务而是跟从一种群体中比较高的地位。
  幼儿群体中,心悦诚服的跟从者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是集体里年纪比较小的孩子,通过跟从他们能从同伴身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狡猾”的跟从者,他们从小就知道依附权威。对于这些聪明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现象3:伙伴们追捧的茜茜
  
  茜茜是班上年龄较大的孩子,聪明伶俐的她总能迅速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并且会主动照顾其他的小朋友,而且,在游戏中担任领导角色的总是她。茜茜和另外几个小姑娘组成了个小群体,茜茜自然成了小群体里的“头儿”。
  说明:在幼儿群体中,有一些孩子往往能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他们能够敏感地发现别人细微的感情变化,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经常在活动中负责。这些孩子性格热情、开朗,人际关系良好,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和推崇,在游戏活动中常担任“头儿”的角色。茜茜就属 于这样的领袖人物。
  领袖型的宝宝也分了几种:有的是因为自己的聪明能干赢得了同伴中的领袖地位;有的宝宝是因为自己的乖巧听话及能干,得到老师的喜爱从而在同伴群体里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领袖”,这些宝宝都是群体里比较聪明、有能力的孩子。其实,领袖型的宝宝是家庭培养出来的。
  分析:幼儿群体中的领袖与成人群体中的领导,其基本意义不同,它不是由权力因素决定的,而主要是由非权力因素决定。这些孩子领袖比较自信,其应变、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也比同龄孩子更强,因而常常使同伴对其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和佩服感。
  领导才能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担任领袖的宝宝,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分析、创造、决策、应变、协调、语言表达、自学等能力。这也是近年来儿童领导才能培养逐渐受到重视的一个原因。
  在幼儿的领导才能培养中,家庭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一个小小领袖呢?
  首先,父母要经常为宝宝提供一些担任领导角色的机会。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先让孩子在家里扮演一些组织者的角色,例如负责安排全家大扫除时的分工,组织一些小型的家庭娱乐活动如猜谜语等等。经过锻炼,孩子将逐渐获得组织同伴的勇气。
  其次,父母要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由于宝宝年龄小,自信的建立往往需要成人适时适当的鼓励,因此,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如孩子学步时摇摇晃晃地迈出一小步时,父母都应大声地喝彩。当孩子面临困难时,父母能给他的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告诉他“我知道你能行”
  此外,父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外界。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常常被父母无意中扼杀了。如孩子刚刚拿起剪刀,妈妈立刻大喊:“不许动,危险!”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循规蹈矩,而这样的人在同伴中是没有号召力的。恰当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后放开你的手。
  当然,要想担当一个领袖,还要有其他一些关键特质,例如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以及替他人着想的能力等等。
  培养一个小领袖,对于宝宝将来的发展益处多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注意帮助孩子克服领袖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宝宝利用自己的领袖地位要挟同伴,遇到同伴的不同意见以“我不跟你好了”、“我不和你玩了”来要挟,以达到大家都听她的目的。这样做,只会引起同伴的不满和反抗,久而久之,宝宝也会失去原来的领袖地位。这时候,父母要告诉他们“你和别的孩子都一样”,以免这种地位给他们自身和同伴带来负面影响。
  影响孩子在圈子中角色的因素主要包括:孩子的气质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成长环境、认知能力等。除了宝宝在圈子里的“角色”,现实生活中,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来提升宝宝人际效智能。比较典型的比如“过家家”“医生看病”“买东西”等。
其他文献
与清风绿荫为伴,在绿的世界里自由呼吸,一步步,坚实地迈向顶峰!爬山吧!    现在,只要城市周边有座山,山上有林有寺,有溪有花,周末就成了“亲子乐园”:爸妈们热衷于带他们才几岁的宝宝一起来登山,体味一家人在一起,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认识自然的乐趣。与其他运动相比,登山投资少、见效快,能帮助宝宝增强体质,培养恒心和毅力,也发掘他们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好处着实不少。    什么样的宝宝最适合?  
期刊
亲爱的宝宝,你一天天长大,你开始喜欢追逐比你大的小朋友,你的眼神中,流露出对他们的羡慕。看着小朋友背着小书包上幼儿园,你也要。这一次,妈妈也给你买了小书包,你也和他们一样,要上幼儿园了,可是,为什么初入园的你如此爱生病?    初入园宝宝爱生病    宝宝3岁以前是在一家人的“包围”中长大的。从出生开始,宝宝受到全家人的精心呵护,所以很少生病,即使有病也只是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宝宝进入幼儿园后,
期刊
新妈妈生完宝宝后,乳房易产生松弛,下垂的现象,究竟产后如何保养,才能让乳房重现美丽呢?  产后新妈妈的乳房雕塑计划,除了依靠内衣调整胸形,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我们为大家介绍一套关于拯救乳房下垂的动作。     从容狗式    STEP1:跪坐地上,将双手双脚分开,双手撑地与肩同宽,双脚分开,与身体呈90度,将双手十指大大张开压向地面。  STEP2:吸气,抬头,拱起脊柱,同时伸直膝部,提高臀部,直
期刊
将宝宝送到幼儿园,爸爸妈妈们其实更关心的是宝宝的吃饭问题如果宝宝真的遭遇“吃饭困惑”,爸爸妈妈该怎样帮宝宝解决?    好多当父母的发现,自从孩子进了幼儿园,不是越来越瘦,就是越来越胖;有的宝宝下午四点半回到家就吃 大堆零食,声称幼儿园的饭太难吃了,午饭没吃饱;有的宝宝却到晚上七点钟还没有胃口,理由是,“我吃撑了,老师不让剩饭。”“别的小朋友都不爱吃大肉圆,我爱吃,一下子吃了七个。”诸如此类的反
期刊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在一步一步学习领会,这时候妈妈就需要帮助宝宝有效开启认知新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认知的前提,妈妈应该怎样引导宝宝呢?    小鸟,小鸟,啾啾,啾啾  0~3个月    ●抱起宝宝,看着宝宝的眼睛。  ●在宝宝的眼前晃动食指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当吸引了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向左晃动食指,可以看到宝宝的目光也随之移动。  ●向右晃动食指观察宝宝的目光是否继续跟随移动。  ●边晃手指边说:
期刊
如何才能让宝宝爱上蔬菜?如何才能够给宝宝准备最好的蔬菜?如何才能够让宝宝吃得开心?这些都是妈妈最关心的问题。  蔬菜能够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保证宝宝健康成长,那您的宝宝现在缺少蔬菜吗?让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看看您的宝宝是否缺乏蔬菜!    小测试:你家宝宝是否缺少蔬菜    1、经检查宝宝矿物质微量元素(如锌、铁缺乏)含量基本正常?  A:是  B:否  2、宝宝每餐是否添加了蔬菜类食物
期刊
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摇摇木马的身影总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伴着妈妈口中的童谣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如今,摇摇椅仍然是宝宝们心爱的玩伴,并且款式更新颖、使用更加安全舒适。还等什么?快让宝宝把它骑回家吧!
期刊
到海边去,到农村去,到星空底下去,会承受太阳的炙烤,或蚊虫的叮咬,但很多有关夏天的浪漫的事,只有爸妈放手和孩子一起去做,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季节的美,将来,他回忆起童年,回忆起童年的夏天,才有一肚子素材可以细细地玩味!    去海边撒一回欢    去海边,就只有套着游泳圈下海游泳一项活动吗?你太缺乏想象力了,其实,可与3~8岁的小宝宝在海边做的浪漫事还有:    热沙埋人游戏  在沙滩上挖一个浅坑,
期刊
世界知识出版社 全套共4册  定价:25.00元/册  《福娃奥运趣味百科》是套集教育、趣味、知识于体的儿童漫画式科普图书,分为动物卷、植物卷、奥运卷和历史文化卷4大类主题。图书内容从古到今、从世界到中国,将每个主题中的点点滴滴都融合到活泼的漫画中,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视觉感染力。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到知识,还能从幽默有趣的小漫画中获得快乐。    aoe多功能拼音读物:奥运故事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期刊
“爽歪歪,乐歪歪”  香港 罗溢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