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丰富,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为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走中国道路,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轨迹、当前实际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科学性、实践性与革命性以及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一、以辩证唯物论为依据,从实际出发
  提出中国梦战略目标
  中国人追求中国梦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从朴素的感性认识到唯物辩证的理性选择过程,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国梦反映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中国人民的自觉能动选择。
  1中国梦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的战略目标。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不可避免地充满各种各样的追求与期待;在认识和改造实践中要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而现实又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理想、梦想和追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无疑,中国梦属于中国人民的社会意识,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于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梦是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认识成果,是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提出的战略目标。中国梦,这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伟大梦想,必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2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追梦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人民历来就有追逐美好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周代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奴隶们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对“乐土”“乐园”“乐郊”的向往;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天人和谐的构想,《礼记·礼运》篇设想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勾画了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等揭竿起义的农民领袖们,相继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税”“平买平卖”“普天之下皆兄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等口号和社会理想主张。所有这些追求虽然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但却是对当时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
  中华民族在构建理想社会模式和追梦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梦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所形成的追梦传统基因不仅优化了华夏文化的基因组合,更是历经岁月消融而不变异,一脉相承于世代华夏儿女。
  3中国梦是对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追梦思想和实践的升华。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古代文明,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到近代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无数仁人志士满怀爱国激情,为了中华复兴,努力寻求救国之路。林则徐、魏源等仁人志士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之时,中国人开始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严复写的《救国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他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最强音。封建阶级中的部分成员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引进和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设文化企业,兴办洋务,把学习西方引向实处。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力图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寻找富国强兵之路。然而,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中国人向西方学的不少,但是理想总不能实现,在实践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碰了壁。最后是“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此,中国人追梦的历史面目为之一新。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便以其蓬勃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震撼神州大地,唤醒了具有悠久追梦传统的中国人民。
  4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追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想追求,把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随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建设独立繁荣富强的中国,我们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一道路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汗水。
  5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梦的追求进入新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活动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连续谈中国梦的问题,把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复兴梦想和实践进行升华和概括,对中国梦的意义、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刻阐述,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确立人民
  群众在中国梦价值目标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作为主体的总意向和最高目的,联系着主体的行为活动,贯穿在主体的全部社会实践中,反映着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梦的承载主体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事业的伟大根基和力量存在于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奋斗之中。
  1人民群众是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其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因此说,人民群众是价值的主体。在中国,人民群众担当了历史主体地位的角色,是中国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中国梦中得到了更好的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中国梦的更好诠释。
  2中国梦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兼顾和包容了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中国梦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不是一己之利或一得之功。从总体上说,中国梦是国家整体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着眼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民族复兴与谋求人民幸福紧密结合。中国梦的实现,确保各民族人民能充分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权益,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因此,中国梦才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人民群众既是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既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也是中国梦成果实现的价值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自觉能动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的行为选择受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可以为所欲为;同时,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又有意志自由,有巨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们可以在多种可能性中根据自己的价值需求、理想和信念进行选择。据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最终选择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4中国梦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中国梦的共性存在于个人梦的个性之中,个人梦体现中国梦。中国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个体梦的简单综合或相加,而是与群体梦的有机结合。每个人的梦的实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为每一个人的梦打造更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尽职尽责、勇于担当。
  三、根据唯物辩证法,提出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中国梦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把美好设想变成光辉现实,这是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奋斗过程。
  1中国梦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现实。理想、梦想与现实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理想、梦想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把观念变成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中国梦是关于未来的理想目标,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明天的现实,不是今天的现实。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如“实干兴邦”“艰苦奋斗”就是主观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兴邦与实现中国梦紧密联系,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把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道路不可能十分平坦,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顺利之时不停步、困难之中不动摇。
  2中国梦的实现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多方面指导意义。一是坚持适度原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只有保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因此,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在实现中国梦时,要掌握火候,注意分寸,办事情过了头,就会欲速则不达。二是重视量的积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进行;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实现国家梦、民族梦是这样,实现个人梦也不例外。三是不失时机促进飞跃。事物是通过质变实现飞跃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在事物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果断地、不失时机地、采取恰当的方式促进事物的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新中国的成立是实现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质的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和伟大转折点,我们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瞻前顾后或畏葸不前,都会贻误时机。
  3中国梦的实现是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矛盾。一般说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的、第一位原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原理启示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毫不动摇地立足本国,自力更生,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全面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中国梦的实现协同带动世界梦的实现,以世界梦创造的有利条件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总之,必须立足自身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化解外来的不利影响。
  4劳动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劳动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人类通过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包括理想、梦想)变成物质的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产生决定作用。实践的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物质世界、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现实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始终不渝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其他文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副会长金永明在2018年1月30日《解放日报》撰文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是全人类,范围是世界性问题,职责是共同性,目标是安全性和有序性,最终是为全人类的繁荣和福祉作出贡献。为此,需要结合各国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界定共同的利益、找到共同合作的领域,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与之相伴,合理定位和处理国家间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新型国家关系需坚持合作共赢
通过对当前监理人行使权力现状的思考,从业主本身与监理人两方面分析了业主不愿下放权力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监理人让业主下放权力可以采用的对策,从而提高建筑业的监理
首先分析了建筑物的沉降原因,给出了纠倾和地基加固施工方案,根据锚杆静压桩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理论确定了桩数并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实践结果表明,各观测点倾斜值满足规范要
一1976年5月6日晚8时56分,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热莫纳突然发生了强烈地震,市民一片惊慌。巨响隆隆滚过之后,中世纪的美城热莫纳顷刻变成了一片废墟。意大利军民立即投入救灾。他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东丽区“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理论和形势政策课堂”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内化为基层干部的价值导向。  一是提升职业素养。按照基层申报要求,邀请“理论超市”市、区两级专家库宣讲成员,围绕社区干部职业素养、接待礼仪、政务礼仪、师
我站在天桥下面等车,天桥上面在施工,许多勤劳的农民工兄弟们,在用他们的辛劳编织着这个城市崭新的梦。等车的人冷漠且无助,焦躁不安,时而举起手机看表,时而嘴里面说着烦死人
所谓婚姻,就是彼此拔掉身上的刺能够依偎在一起。  爱情则没有这回事。陷在热恋中的男女身上都是没有刺的,或者说,都是把那些刺隐藏了的。更甚者,彼此是互爱对方身上那些刺的。所以从古至今,爱情的力量通常都比婚姻大。恋爱的时候,即使再怎么如胶似漆,那也是两个个体在“运动”;结婚了,成为一家人了,左手摸右手了,那些隐藏在人性深处、与生俱来的“刺”便直愣愣地竖了起来。  真正的婚姻生活是从“撕破脸皮”的那一天
期刊
从内在开始保养想要不用妆都有好气色,可以多食用些补气血的食物。像桑葚、水蜜桃、蜂蜜、芝麻、核桃、西洋参等都对补肾有帮助,让女人的全身气血更调和。
论述了太阳能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山西省的分布情况,介绍了太阳能在山西省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建议与对策,对缓解山西省能源需求压力具有
孙林2016年12月8日在《光明网一理论频道》撰文指出,首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面向未来,党的事业要在市场经济考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