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一门涉猎范围极为广泛的综合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由来已久。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施工技术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和不断的创新。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对自然环境、能源资源都有重大影响,人们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而就其近些年来的发展创新和未来的发展展望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土木工程具有施工流动性、产品固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施工技术是施工中所必须运用的,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工艺的总称。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施工技术取得了创新与发展,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 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贯穿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传统施工技术是在人们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施工准备
  混凝土,简称砼,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被廣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应做好对工人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重点强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还须对班组进行口头交底,交底内容要重点强调振捣间距、振捣时间、柱与梁、梁板与剪力墙混凝土标号的控制等。为防止施工中振动器出现故障,在准备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机具设备的同时还应备用一台振动器,并且在浇筑前检查和试运转所用设备,配备修理工以便日后出现故障能及时排除。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应检查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规范要求。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钢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浇筑。
  1.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并不在施工现场浇筑,其性能良好,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在大型桥梁和厂房工程,以及基础地质条件好的框架、砖混结构中较多使用。现浇法在施工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特点是整体性好,抗震强度高,目前运用得最为广泛。
  1.3 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是制作和安装。制作主要是按图施工,保证精度;而在构件的安装中,施工前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修筑、基础准备、构件运输、检查装备等。钢构件运送先后顺序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构件运到现场后,应尽量存放在起吊位置,并用足够支承面的木枕垫底。吊装前应该核准构件标号、位置。并清除表面,摩擦面要保持干燥清洁。考虑到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用到氧气、乙炔类焊接工具,所以要准备灭火器谨防发生火灾。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施工技术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关系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能否实现。对于土木工程建设来说,其施工技术的运用和效果还往往受到地质条件、施工设备先进性、现场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情况,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有必要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下面将以深基坑支挡技术和新型预应力技术为例,来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2.1深基坑支挡技术。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抗震的需要、人防的需要、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深基坑支挡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深基坑支挡技术取得了发展和进步,这实际上是深基坑技术的创新。第一,桩、桩-锚支挡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开挖深度大、坑壁土质差的情况,常常采用的是灌注桩 - 预应力锚杆体系。采用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各种类型的土层,该工艺都能够适用,但是效果不得令人满意,施工效率也比较低; 第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在施工过程中,用于临时支挡的桩或者是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一体化之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还节约了资源,取得良好的效益。此外,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旋挖这一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得到了运用,不仅保证了成孔的质量,还使得人为不确定因素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大减少,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来在施工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2.2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近年来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技
  术具体的施工方法是: 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与传统的布置在截面内的预应力筋相对应。现阶段,该技术主要运用于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当中,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结构体系,并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摩擦损失十分小; 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能够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操作十分简单,并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十分小。
  3发展展望
  当今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质量效益最大化,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大,建筑规模不断增大,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呈现出科技化、自动化、生态化的新趋势。
  3.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由于现代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工程造价是左右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参数之一"工程造价推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须采用新的高科技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
  需要,利用科技推动施工过程的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等发展,用以降低不必要的人工费!机械费等,使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的推动下多层次渗透,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效率"
  3.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自动化趋势
  自动化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人到建筑活动,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为我国今后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孔
  3.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人类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的重要方法,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会生态化的需要,施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不例外"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未来长时间内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要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和对环境不利的事件发生,尽可能选用低污染、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力求建筑与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
  4. 结束语
  总之,土木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其质量的保证和建设效益的提高离不开施工技术的运用。当前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验收标准和规范不完善等等,要想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总结相关的施工经验,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刘世明.对土木工程中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10)
  [2] 王维.新时代下的土木工程陈述与可持续发展[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4)
  [3] 竹隰生.关于绿色施工几个问题的探讨[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01)
其他文献
对于《数据安全法》授权规范一定程度上所存在的形式和实质上的合宪疑问,合宪性解释要求对模糊规范进行符合宪法的具体解释,对存在多种解释的规范排除违宪可能解释而采取合宪解释。据此,一方面应进行符合宪法规范的解释:为授权党内机构统筹协调提供充分的宪法依据;明确国家网信部门在制定“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管理办法”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作为执法主体的“国家”所指代的部门。另一方面则应进行符合宪法精神的解释:监测预警机制应排除监测不受监督的违宪解释,宜在风险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上实现多元,在风险的研判和预警环节实行集中;安全审查机
摘要:危险化学品储存是其全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储存过程中出现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的财产损失。因此,每个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企业自身生存发展,都应该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分析论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和体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储
期刊
网络“丧文化”宣扬颓废、麻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作为新兴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传播力,其背后的心理成因复杂多样,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恶劣的影响.对此,网络平台应对“丧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限制,降低这类言论出现在未成年用户可搜索范围内的可能性;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可不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妇女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和理想中,带领中国妇女走向解放,高效推动妇女劳动就业保障事业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党在妇女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方面出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取得了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妇女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妇女劳动就业保障的根本政治保障,妇女劳动就业保障要坚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妇女劳动就业保障要坚持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