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次聚类的k-匿名隐私保护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的k-匿名方法忽视了准标识符对不同敏感属性的影响且只考虑了对元组本身的聚类,在数据发布时造成了较大的信息损失。为此,提出一种通过两次聚类实现k-匿名的隐私保护方法。给出了影响矩阵的概念,用来描述准标识符对敏感属性的影响,研究了影响矩阵聚类技术,对敏感属性影响相近的元组进行聚类,实现k-匿名效果。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隐私保护效果,相对于基本k-匿名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小的平均等价类大小和更少的运行时间。
其他文献
针对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是否严格受限于香农公式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信号的信息输运能力。定义符号为联系信号和信息的纽带,将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作为描述信号的信息输运能
针对现有手机防伪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移动通信手机终端防伪验证方法,并设计实现了基于短信平台和手机数据库的防伪验证系统。系统通过手机预置短信和开机超时自动发送
针对ChanVese模型计算量大和分割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hanVese活动轮廓模型。该模型将水平集规则式融入ChanVese模型中,使水平集函数始终保持在符号距离函数附近,避免了重新初始化过程,减少了模型的计算量,同时改变了水平集函数的初始化函数,这更有利于新曲线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具有一定的抗噪性,收敛速度快,分割时间少,且能得到全局最优的分割结果。
为克服B/S(Browser—Server)方式只能请求一应答传送数据(拉取方式),而服务器不能主动推送数据到客户端浏览器的不足,研究了pushlet推技术,使服务器可将变化的数据主动地推送到客户端
为提高网络告警数据的处理效率,迅速找出故障根源,以保证整个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针对告警数据的特点对传统的关联规则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提供了优先剪枝策略,避免了生成
为获得分集增益,减小算法复杂度,以簇作为最小资源分配粒度,将协作分集技术引入到分簇多频带超宽带系统中,提出改进的时频码(TFC:Time-Frequency Coded)模型。基于凸优化理论,提
针对传统模式匹配检测技术存在的计算量大、检测率低误、报警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分析的智能匹配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充分利用TCW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统的模式定理认为种群平均适应度保持不变,但在实际运算中随着最优模式的增长,平均适应度也随之增长,因而最优模式是不完全按照指数级增长方式增长的。针对此问题,从组成种群的
针对单纯用高级语言编程完成仿真平台设计,编程复杂,开发周期长,而仅仅利用Matlab环境构建仿真平台,其界面功能有很大局限性的问题,提出VC程序与Matlab环境一起构成“以电力
为了缓解峰谷电能供应的压力,设计了基于霍尔器件的微型分时计费电能表,包括霍尔传感器测量电路、取样电路及信号处理单元电路以及分时电能计量、显示,功率显示的软件设计。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