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巢”之潮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人不再急于远离父母。

  30岁之后仍同父母一起生活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归巢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事实上,“回巢”通常是经济困难的年轻人迫不得已作出的选择。欧洲统计局和各国统计机构的最新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从2000年末开始,欧盟国家18~34岁的成年人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增长了3%,达到68.2%。这部分增长率主要由30岁以上的年轻人所贡献。
  然而,这只是欧盟国家的平均数据。这一比例增长最多的是南欧国家,他们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紧密的家庭关系使孩子更晚脱离父母:意大利这一数值增长了5.5%,西班牙增长了8.5%,希腊增长了9%,葡萄牙的增长比例较为平缓,为1.5%。
  与此同时,年轻人离开父母的平均年龄也有所增长:意大利为30.1岁,希腊紧跟其后——29.4岁,西班牙——29.3岁。这一平均数值在经济落后的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最高,为33岁。
  此外,这一社会现象在西欧国家也呈增长趋势。在比利时,住在父母家的年轻人比例增长了8%,在爱尔兰,该比例则一下增长了11%。德国和法国也有所增长。
  事实上,这种延迟离开父母的现象全球普遍存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如今在美国,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比例达到了70年里的最高值。这一数据在1940年为35%,1960年下滑到20%,现在已经超过34%。
归巢如今成年人与父母同住似乎成为了一种规范。下图是各国18~34 岁的成年人与父母同住的占比。

  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统计机构的数据同样证实了年轻人与父母同住现象的明显增长趋势。例如,在日本,20~34岁的成年人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在1980年为29.5%,到1995年增长到42.7%,现在已接近50%。1990年末,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探讨过这种趋势,他称这些“啃老族”以及不组建自己家庭的年轻人为“单身寄生族”。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寄生虫”是有工作和家庭的,但是他们仍偏向于与父母同住。由此看来,近十年来,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原因的确变得复杂了很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30:家庭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2000年末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年轻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他们面临失业率上升、租房价格上涨、居住上的花销增多等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尽可能多地依靠父母。与此同时,其他人口和社会因素也在促使这种趋势上升。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千禧一代的写照。
  现在,年轻人完成学业的时间相较于上几代人都晚。取得硕士文凭后,开始找第一份全职工作时已接近30岁。在美国,年轻人常常在收入无法帮助他们还清教育贷款、实现经济独立时住回父母家。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半个世纪以来,年轻人的流动性处于最低水平。然而,千禧一代似乎很难被劝说成功去结婚、买房、生孩子,这通常也是他们流动性低的原因。大部分千禧一代都选择同父母一起生活而不是独立或同朋友一起生活。
  专家们还列举了其他与此相关的趋势。“其他生活方式”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首先是集体生活方式(collective living),即很多人住在同一间出租屋里。还有多代同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年轻人同爷爷、奶奶以及其他长辈住在一起。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在俄罗斯很无奈或是似乎已经过时的生活方式如今在西方却变成了时尚。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校人口研究院副院长谢尔盖·扎哈罗夫表示,俄罗斯相较于意大利和日本,延迟自立的现象持续得更久,自苏联时期开始,这一进程就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译自俄罗斯《星火》]

专家观点


  莫斯科国立大学人口学系教授、家庭统计研究专家奥克萨娜·库奇玛叶娃对于成年孩子和父母同住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长不大的孩子 成长期将继续延长。
  现在的孩子独立得越来越晚,俄罗斯孩子也不例外。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人们的寿命在变长,老年期在推迟,成长期在延长,进入成年期的时间也在延迟。如今,35岁之前都属于青年,而不再是之前的28岁。
  如果撇开纯粹的人口学,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就是社会化时期的延长。所谓社会化时期就是年轻人掌握技能、创造立足社会的物质基础的过程。这种改变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发达国家对人类潜能的要求更高,优质的教育更受关注。例如在德国、北欧国家,如果孩子成年后继续接受教育,父母便会得到津贴。
  几个世纪以来,家庭对孩子数量都很重视。因为这不仅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帮手,也是老年生活的保障。孩子的数量被认为是富裕程度的标志。而如今心理因素占据了首位:孩子可以让人成为父母,有机会传递知识,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教育者。因此父母并不着急解除这种关系。
  以前,一个家庭,特别是没有足够资金的家庭,在孩子成年后,家长的义务就已完成,孩子被放逐社会,自由闯荡。当下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每个家庭一般只有1~2个孩子,家庭为之付出很多,有时甚至倾注所有。这种孩子中心主义的另一面就是孩子不再着急组建家庭,因为他们明白,这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结果,家庭数量减少,年轻人推迟结婚,丁克增多。与此同时,可以依赖父母的观念使他们总会选择“回巢”。现在,“回巢”现象已经不被认为是生活失败的象征或是不被社会接受的行为。
  因此,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人口和社会的变革,也是价值转移的结果。当今世界,孩子們已经不再追求挣大钱以证明给父母和周围的人看。他们认为,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也只有在同父母的观点和价值观出现分歧时,他们才想远离父母。当然,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以及大城市里表现得更为明显。显然,成长期还会延长。而且,是否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将越来越不会成为判定人进入成年期的标志。
其他文献
| 被排斥的残障儿童 |  在日本,公园里每天都回荡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但由于大多数公园都是为健康儿童而设计,因此唐氏综合征、小儿麻痹症患儿只能旁观,无法融入其中。比如,若无人协助,残障儿童就无法玩秋千;滑梯的台阶高且狭窄,大人很难将孩子抱上去,更不要说帮助他们玩耍了。受访的残障儿童家庭都因公园这样的设计而感到被排斥在外,对公园越来越有抵触情绪。  如今,一项致力于使残障儿童也能拥有同等玩乐体
我在哥伦比亚当汉语教师志愿者时,曾有过不少心惊肉跳但最终都化险为夷的经历。如今回想起来,其中那次与假警察的相遇最是搞笑,虽然事后有点心有余悸……  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四季如春,鸟语花香,各种名胜古迹蜚声于世,现代摩天大楼与欧式古典建筑混为一体,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花园,被誉为“南美的雅典”。很难想象,如此美丽的国家怎么总是和暴力联系在一起。  正逢12月25日圣诞节,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溜达,四周十
克莉斯汀是南非派恩敦市的女孩,她从小就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她在卧室里摆着的除了芭比娃娃,就是参加各种舞蹈比赛获得的一堆奖杯。后来,已经长到15岁的克莉斯汀发现自己怎么喝水都感觉口渴,而且“老是憋不住要尿尿”,而且胸围从32英寸(81.28厘米)降到了30英寸(76.2厘米)。“医生说,我患上了Ⅰ型糖尿病。”克莉斯汀说。  人体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细胞,由此引起了Ⅰ型糖尿病。胰
大卫是一个士兵,他十分节省,吃穿用度都用部队的,攒下不少津贴,成了战友们眼里的部队“首富”。  虽然大卫积蓄不少,可他不舍得花,到了抠门的地步。相恋多年的女友终于对他有意见了,前几天,女友宣布和大卫分手,并在短信中说:“我要和一位商人结婚了,我们既然走不到一起,请把我的照片还给我吧!”  大卫收到分手短信,很是伤心。消沉了几天后,他突然向战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把你们女朋友的照片统统借我用一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能成为记忆的高人,渴望能过目不忘,少些读书背书之苦,还能自如地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或者才思泉涌,妙笔有神。历史上与现实中一些记忆强人,給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描写了张松与杨修斗智斗勇的故事。当时,杨修向张松介绍,说丞相曹操才华非凡,仿《孙子》十三篇创作了《孟德新书》。张松看了一遍,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和普通单纯的心情低落抑郁不同,它是一种综合症,是许多同时发生的症状的组合,并且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及其家人亲友的生活。  抑郁症发病高度普遍,且病人需要长达数年的治疗,因此它成为慢性负担的概率非常大。在德国,抑郁症病人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他们甚至不得不放弃工作,成为社会福利系统的资助对象。而在中国,抑郁症病患的处境显然更加堪忧,许多患者由于担心来自社会
在孟加拉國的土豆加工、包装工厂里,工人们每天要在25度以上的高温下劳作15个小时,每日清洗约20吨土豆,日工资仅相当于20元人民币。人口众多的孟加拉国是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现已步入十大土豆生产国之列。
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书生: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  侠客:待我名满华夏,许你当歌纵马。  琴师: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  情郎: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紅霞。  农夫: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  (推荐者:解.敏)
八卦一下也无妨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八卦,不用为此而感到愧疚,因为八卦并不是一件完全负面的事,它也是我们用来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茶余饭后、亲友聚会,还是在严肃的职场中,大家都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八卦消息,我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八卦呢?  其实八卦本身并非毫无意义,八卦是人类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正面的八卦消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有效资源,负面的八卦消息可以让我们规避风险,八卦
张三娶了个媳妇,叫翠翠。翠翠在家是独女,受父母娇惯,再加上她手拙,缝衣纳被、做饭炒菜一概不会,但她爱面子,手拙嘴不拙,不论会不会,张口就应承!  这天,张三要下地干活,走时和翠翠商量,想吃手擀面条,问她会不会做。翠翠把小嘴一撇,说:“手擀面有啥难做的?你回来吃现成的得了!”张三听了,乐呵呵地扛着锄头干活去了。  张三一走,翠翠开始犯难,平时光吃面条了,这面条咋擀成的,真没留意过。她和了一团面,却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