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守护人类家园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呦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那大家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吗?没错,是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就是这个结构并不复杂的化合物,却治愈了无数的疟疾患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就在不久前,屠呦呦团队再次放大招,发布了青蒿素在治疗红斑狼疮方面的新进展,为这一不治之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说到这大家可能要问了,这个神奇的青蒿素来自哪里呢?其实,它并不是被科学家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从一种菊科蒿属的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晶体。黄花蒿看起来特别其貌不扬,就像无数长在马路边上的无名小草一样,但正是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生物,却给无数的患者和家庭带来生存的希望。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类发现青蒿素之前,黄花蒿这一物种就已经灭绝了呢?会有多少人为此饱受病痛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事实上,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就进入了第6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平均每天有75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那么30年以后,到21世纪的中叶,地球上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很多物种在人类有能力开发利用之前,就会永远在地球上消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归根结底是在造福人类自己。
  如今,世界各国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992年,中国作为最早的签约国之一,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而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举行,展现了中国政府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决心。那么,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如何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翻越了北京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首先,我们利用“太空照相机”北京2号卫星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地面雷达接收后,将它解译成彩色的遥感影像。在这个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地物特征。利用高清的遥感影像,再结合植被指数的分析,我们在山区和平原区分别定位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然后深入到深山老林之中,通过划定样方、物种记录、树木测量、编号挂牌,对这些典型区域进行实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立400m2的固定监测样地100多处,包括云蒙山保护区,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四座楼和玉渡山地区,以及北京平原区的主要绿地公园、湿地公园等,涵盖了北京市的主要植被类型。
  通过长期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严峻的现象。在百花山,美丽的山地草甸植被出现了严重的物种退化现象。在2003年的调查中,我们记录到草本植物116种,而2017年调查时,这个数字下降到67种,14年间,物种丰富度减少了42%。其中一些比较特殊的物种如笔龙胆、角盘兰等,在2017年的调查中都没有出现。此外,保护物种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比如药用植物刺五加,在市场高价刺激下被过量采挖,破坏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目前已经难以见到。一些兰科的观赏植物由于游客采折、驴友采挖等,已经种群繁衍困难。北京最高峰——灵山风景区,由于植被不断遭到人为破坏,发布了封山公告,暂停对外开放,停止一切旅游活动。
  为了保护首都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的同时,北京市出台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将市域面积的26.1%划为生态红线区,进行强制性的严格保护。在红线区划定以后,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对受保护区域的有效监管,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区域内的人类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对违规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改。要实现这一目的,单单依靠人为的实地巡查等传统的手段,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效果甚微。这时,天眼卫星就成了我们的得力助手。
  首先,我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出建设用地的范围;然后,用生态红线区的范围与它进行叠加,二者重叠的地块便是红线区内的疑似违规建筑;接下来,便可以根据地块的详细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核查。下图遥感影象中的蓝色物体,就是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到的违规建筑,后面绿色的部分则是整改后的情况。利用遥感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对违规建筑后续整改情况的持续跟踪监督,大大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2018年对云蒙山保护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现象。这里的主要植被类型蒙古栎林、山杨林、白桦林、核桃楸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了明显增长,说明经过封闭式的保护,这里的植被已经开始逐渐恢复。此外,在2019年7月,当我们翻越平谷区最高峰进行生态调查时,在大山深处,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国家保护物种黄檗和具有环境指示作用的兰科植物,说明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也开始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是一项需要时间的工作,它不像大气,关闭了污染排放源以后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它不像水,可以通过人工净化措施把污水变成清洁水;它更像一个婴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停止對它的破坏,提供适宜的养分和环境,然后耐心等待它慢慢生长、慢慢恢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为我们所用,一同建设魅力首都、建设美丽中国!再现昔日莺飞草长的美丽景色。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中旬,俄罗斯眼科医师协会主席、医学博士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发出可使不同类别的眼疾患者恢复立体视觉的“电子眼镜”。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子眼镜能够帮助有先天缺陷的儿童恢复立体视力。  此款电子眼镜外形和普通眼镜一样,重量比普通眼镜轻。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使用了3D图像感知技术,眼镜架内置了微处理器,镜片是一个小液晶显示屏,借助弱电流通过微处理器可以控制镜片表面产生的闪烁频率,
期刊
2020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实验室李亚辉团队研究发现一类新型硫试剂,有助于解决传统硫试剂污染严重等问题,为含硫化合物合成提供了新途径。该项研究成果以“钯催化的卤代芳烃与硫醚和硫脂分子间硫基的转移”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化学科学》上。  含硫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医药、农药及高分子材料中,是许多药物分子的核心药效基团,其制备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含硫化合物的制备一般需要硫试剂,但常规
期刊
说到种菜,大家觉得肯定是在田地里或者大棚里;提起农民,那当然也是整天跟土壤打交道啊。可是,从进入百蔬园的那一刻起,这种传统认知就一再被刷新。一进百蔬园主入口,就如同进入仙境一般,雾霭氤氲,雾一般的小水珠们在阳光下欢快地跳着舞,时而跳到蔬菜的叶面上,时而跃到叶尖上、根茎上,晶莹剔透发散着光芒,映衬着五彩斑斓的蔬菜,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如梦似幻。为什么整个园区看不到一个浇水的人,却处处水气缭绕?原来
期刊
虽然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已经炒吵了好几年也没到来,而有人赚了这个“元年”概念的钱,也许有人赔了钱,也有不少的人表达了失望的情绪,但现在的确有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和期待中国的科幻电影了。很多电影人也正在努力要拍摄出中国的科幻“类型”電影。  但是很抱歉,我不认为科幻电影是某种独立存在的“类型”电影。如果对科幻电影的认知和理解一直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恐怕还要再迟到几年。  记得在
期刊
2020年1月6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绿色新型建材泡沫陶瓷,该陶瓷不但能够保温、防潮、隔音,還能防火,在1000℃高温下也不变形。其项目组负责人崔月华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泡沫瓷砖”:看起来和火山石很像,表面粗糙,但重量很轻,每立方厘米仅重0.2g,放在水里能漂浮。在酒精灯500℃高温的灼烧下并未起火,而另一侧温度仅40~50℃。  由于在工艺中加入有机、无机发泡工艺和过程,
期刊
高通量分子育种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分子育种可能还有人听说过,高通量分子育种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是农业加速器,可以提高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那所谓的高通量分子育种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是高通量分子育种  “高通量”其实是一个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而产生的概念。由于育种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育种方式以及普通的分子育种实验室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高通量分子育种应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提前预测吗?面对肺炎信息,为什么你总是很难说服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为什么有些专家的每句话都特别有公信力?为什么武汉政府、武汉红十字会留给公众的印象很难改变?  心理学家用认知偏差来解释上述信息传播中的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在面对纷杂的信息时所作的判断是客观、符合逻辑的。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人们在决策时会出现系统性的思维偏差,越是遇到信息量大、信息意义不明确、需要快
期刊
大家好,我是一位天气预报员。  2019年的天气不太好报。2019年9月,北京持续高温,9月7日,北京出现了36℃以上的高温,这在北京的9月是非常罕见的高温。紧接着,9月9日晚上,北京市大兴区下了6个小时的雨,达到约160mm的降水量,那天算得上特大暴雨。就在那一天,发生了一点小故事。  我媳妇问我下午能出去逛街吗?我心里想,冷空气夜间才到,但冷暖交汇前北京处在暖区,由于前期温度高,北京有暖区暴雨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疫情仍在持续,宅在家中近一个月的朋友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为了及早遏制疫情,全球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也正以“破紀录”的速度加紧疫苗的研发。  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表示,目前该中心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  随后,我国科研团队宣布,最新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已经开始动物实验,距离中国疾
期刊
2020年3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报道层出不穷,各企业纷纷宣布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目前,市面上检测试剂盒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抗原、抗体的免疫学试剂盒。面对这些检测原理各不相同的试剂盒,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一一揭晓。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检测病毒核酸(特异性遗传物质)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