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尤其是这些青年学生,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窦娥冤》一课写的是窦娥含冤受刑,发下三桩誓愿并感到天地的故事。在这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悲剧情景中,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于是,课堂上,我播放了剪辑的电影片断:悲怆的音乐,主人公深情而激愤的控诉把学生带到了窦娥受刑的“刑场”中,宛若现场的看众,一个个情绪高涨,那种同情和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一来,学生都思维活跃,主动探究,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同样像《长亭送别》也是具有很强抒情性的戏曲,在讲授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集音、画、像为一体的特点,让学生置身其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此外,在讲授一些感情色彩浓重的文言文如《陈情表》等时也适当地插入一些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人物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一旦学生带着了这份情感就容易入情入镜了。
   二、形象直观,解决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教材中许多作品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文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感到疏远,因而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如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中的“紧”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教学时,我先提问:“紧”字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大”而用“紧”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彤云密布,北风凛冽,夹着如盐粒般的大雪向林冲身上扑来,而林冲则用花枪挑着酒葫芦,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而行,呼啸的北风,令人紧张的音乐,学生不禁为林冲的命运捏了一把汗,录像将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中领悟到“紧”字的妙处:“大”字仅仅只是看到纷扬的大雪;而“紧”字还使整个情节的发展呈现出紧张的氛围。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再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讲述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经过,而林进贾府的路线也正是读者初识贾府的线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然而单凭教师口头上讲述这种抽象的路线很难让学生理清脉络,于是我用多媒体展示出整个贾府的平面图再用动态的线条演示出其行走的路线,这样学生就感到非常直观和形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培养能力,拓展知识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如教《滕王阁序》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1)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
   (2)学到有关描写滕王阁景色的段落时我播放了一段宣传滕王阁的记录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会这段景物描写,去体会景色的优美。
   (3)学生配乐读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填空练习,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加大训练力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其他文献
2004年春节,江苏扬州市一些商场、超市的门前活跃着一群群为人们免费安装自行车塑料前筐的小伙子,场地上挂的横幅、小伙子们穿的背心都写着:“贵妃酒献真情、免费车筐送给您”。一时间,免费安装上这种“贵妃酒,美人美酒”黄色广告车筐的上万辆自行车,骑行在大街小巷,就把“贵妃酒”的广告做到了家家户户,做到了广大居民的头脑之中了。  2005年3月15日,福建南平,一只只印有“喝长富牛奶,看海峡导报”字样的白
中国呼唤创新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科技、教育的竞争将是21世纪不断升温的国际竞争热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