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对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肺功能水平的影响,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为哮喘患儿的治疗和监测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5~13岁急性轻、中度发作的哮喘患儿68例,于入组次日清晨检测MP-IgG抗体、MP-IgM抗体、或者MP -DNA、血清总IgE,同时进行FeNO和肺功能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MP感染组)36例,哮喘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非MP感染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FeNO和肺功能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MP感染后FeNO和肺功能相关性。

结果

哮喘MP感染组患儿FeNO值较哮喘非MP感染组明显升高,MP感染激素治疗组患儿FeNO水平比非MP感染激素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FVC、FEV1、FEV1/Vcmax、MEF25、MEF5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EF75、P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eNO与肺功能(FVC、FEV1、FEV1/Vcmax、MEF50、MEF25、MEF75、PEF)之间比较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哮喘儿童MP感染后FeNO值明显升高,MP感染后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目前多采用"三项支持,三项对症"等传统治疗措施,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是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来源广
目的探讨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临床表现与高危因素,为新生儿LOS的早期预防与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广东揭阳地区三家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LOS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90例同期在此三家医院住院的未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归纳统计LOS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
目的评估早产新生儿脑氧合(rScO2)和动脉氧合(PaO2)的相关性;通过近红外光谱法(NIRS)测脑氧合,通过动脉血气测动脉氧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4~8月就诊于澳大利亚Randwick NSW皇家妇女医院留置动脉血管导管未满37周胎龄的早产儿。在动脉血气采样之前把NIRS的传感器放在头部前外侧处。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NIRS、血气和其他临床观测数据。结果纳入了22名胎龄24~31周(平均
期刊
新生儿念珠菌定植是新生儿侵入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熟知其定植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新生儿念珠菌定植及评估IC的发病风险。该文对新生儿病房念珠菌定植发生率、定植时间、定植部位、定植菌株、传播方式、危险因素及定植与IC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预防新生儿IC提供依据。
期刊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预后较差的常见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死亡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在急性肾损伤过程中,自噬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被诱导发生。在多种药理干预或自噬相关基因敲除的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自噬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清除损伤的细胞器等相关机制减少细胞凋亡,保护肾脏损伤。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自噬在急性肾损伤中起损害作用。阐明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