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小学生常常不知道写什么,这也是很多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重视的问题。由于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指导,提升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课外阅读对于作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教師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我们正处于多元化的社会中,语文教学也需要有多元文化的支撑,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作文体现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汲取丰富的养分,提高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视野,只有在知识储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创设课外阅读空间,注重分享阅读心得
  小学生普遍反映写作比较难,主要是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在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不知如何下笔。教师可以将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传授给学生,但是写作内容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积累才能获得。因此,可以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空间,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并将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建立丰盈的写作素材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结合学生兴趣点的主题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选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书籍,阅读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将自己的阅读内容分享给大家,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这样的阅读课程最好每周举办一至两次,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作文素材。
  二、把握基础内容,整合课外阅读材料
  小学生对于阅读的意义理解得不够全面,教师要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要基于现有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结合学生的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思考空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教学要以现有课本为基础,教师要提前熟悉课本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整合阅读材料,并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但是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深入阅读的热情。
  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以冬天的雪为主要场景,教师先要熟悉整篇课文,详细剖析段落内容,课文中的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灵性一般,因此就有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称呼。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引导,用小动物营造热烈的氛围,让学生想象冬天的场景,结合大家喜欢的动物形象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的场景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冬天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完“小动物”和“冬天”这两个要素后再带领学生精细阅读,提升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三、读写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共同融合,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参考角度,因此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单一的阅读,而是要将“阅读”和“写作”相融合,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实现双向驱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例如,《雨点》中将大、小雨点会面进行了拟人的描绘,让读者了解到雨的形成的规律以及从天上坠落到地上的不同形态变化,这种描写方式更接近小学生的思维,既能让学生立刻进入角色,又能在对话中学习到自然知识。同时,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按照课文中的人物形态帮助学生分析,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进行类似的描写,像“小雪花”“小树叶”等,让学生思考,并模仿写作以提高思维能力。写完,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读写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四、加强课后拓展批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但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加强课后阅读的巩固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还能让他们对批注的内容进行二次思考,获得新的感悟。在课前批注和课中批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原本意思千差万别,这都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注重审阅和观察课后学生的阅读批注,看是否与教育目的相契合,并根据学生的批注对今后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整。
  例如,在《纳米机器人就在我身边》的批注中,学生可能会对有关机器人部分展开天马行空的联想,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在课后的二次阅读中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并形成对纳米机器人的全新认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文章中的纳米机器人进行重新解读并批注。这样的课后拓展批注,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查阅资料能力,促进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提升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作文教学需要根据其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阅读教学方法,让其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师需要针对现有教材开发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阅读范围,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学好语文,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但随着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难度不断增大,语文教学不宜再以认字和造句为主,而是要逐渐加强学
期刊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代表。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及素养等,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
期刊
正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把握好细节,能够让作文主题鲜活而生动.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像流水账,叙事平淡,人物形象不丰满,缺少细节描写,影
期刊
作文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反映了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小学生都觉得作文是巨大的障碍,普遍感觉难写。不少教师也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探索,但成效不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注重日常积累、观察生活、培养作文思维,微日记是最好的突破口。那么什么是微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应用呢?笔者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及微日记的特点,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很多人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姑且不论这句话的科学性,但它至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
期刊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1+X”策略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作文教学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也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同仁带来
期刊
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聚焦文本语言,关注表达形式,体验感悟,积累运用,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可以
期刊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表达、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不受任何拘束,可以
期刊
小学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低段以“写话”为主,中段以“写段”为主,高段以“写篇”为主.中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在这一过渡期为学生搭建科学的支架,帮助学生
期刊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告别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有灵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