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个学会”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it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经过深入地讨论和思考,学校制定了《小榄镇第一中学践行“五指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方案》(简称“20个学会”),即按照“道德素养、思维能力、体能技能、个性特长、考试成绩”五个方面,分为“学会尊重、学会热爱、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学会读书、学会好奇、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生存、学会练字、学会健体、学会实践、学会挑战、学会参与、学会审美、学会成功、学会动手、学会学习”20个指标,至此,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了途径,丰富了形式,更具体、更有操作性、更利于评价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变革找到了最终的努力方向,学校改革也找到了最适合的着力点。
   如何落实与考评呢?
   首先,解读细则。先是学校召开全校学生会议,将其内涵阐述给学生;班主任明确具体做法后再在班会课上进一步深化;紧接着召开的是家长会,培训家长参与到考评中。
   其次,注重落实。每位同学、老师和家长手上都有一张考评细则,学生了解并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老师和家长则督促,并适时引导学生的行为,做得好的地方可以随时被记入考评的表格里。
   再次,共同考评。看评价细则,我们就知道评价人是多方面的,一是被评价人自己,二是同学,三是老师,四是父母。考评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一些小点,学生可以主动、提前完成,汇总则是在期末。
   最后,考评具体。如“在班级有三位以上志趣相投的同学,生活中有五位以上的知己。”一条,学生需要请同学或是知己,为自己提建议,说缺点,道优点,方能完成。而“不乱花零花钱”,学生需要说明自己的零花钱数量,并请父母证明自己的“不乱花”。
   在这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与学校德育考评工作、学校爱校教育和尊重教育两个主题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为组成部分。
   成效:已形成多赢的局面
   作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行为改革的抓手,“20个学会”的推广,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行为改革快速进行,同时,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行为改革又为以“20个学会”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来看,有以下五个显著收获:
   一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全面而充实。过去学校关心教学成绩过多,学业成绩作为学生极重要的评价指标,现在学校要求在德育、体艺、信息技术、兴趣活动、校本课程等各方面全面进军,在各方面都有了具体的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的教学成绩目标只作为一个小点出现在了学校教学改革目标里面。这就让学校在制定发展目标、教育教学目标上走出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路,以主动适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要求。
   二是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学校“请进来,派出去”,请名师开讲座,请专家具体指导,既从理论,又从实践两方面提高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能力。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就做实践研究,并要求必须将学校实际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让改革从行动上就成为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共识,并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学校教育行为变革奠定了扎实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是“自主课堂”的教学改革顺利在学校开展。可以说,“自主课堂”的教学改革完全就是为了顺应“20个学会”推行所做出的必然举措。学校提出的“20个学会”立足于“道德素养、思维能力、体能技能、个性特长、学习成绩”五个方面,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参与,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强调“知行合一”,强调个人努力与团队合作的统一,强调自省,强调个性特长的发展,强调终身发展。“自主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特别是注重合作学习,正是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上学期,在狮岭镇举行的青年数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上了一节“认识众数”,令人感触颇深。这样一节概念课,我在设计上采用“尝试教学法”思路,独特新颖。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相信大家一定都愿意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是不是?那同学们就要通过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发言来表现自己,看看谁最具有敏锐的洞察和分析决策的能力。下面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今天的第一个问题,请看屏幕:  (课件展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2月10日,重庆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特点,给出了构建这类专家系统的方法.并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型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最后给出了诊断实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有所得。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逐步培养学生质疑兴趣、质疑能力,训练多
期刊
一、探索实施绩效工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1. 我国实施绩效工资的背景   国务院决定,义务教育学校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实施效工资是;有利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 我校探索实施绩效工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
报告13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发病率增加。发病诱因以感染、经物降压过度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AMI多以上腹痛、晕厥、昏迷、偏瘫症状就
根据电子干扰在水面舰艇编队防御中的应用,给出了电子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模型,并结合仿真,分析了电子干扰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随着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创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一、创设数学情境的要求  1. 紧扣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目的是为了快速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创设情境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而且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这一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 具有思考性